首個「中國醫師節」·名醫巡禮|山西省眼科醫院眼底...

2020-12-04 澎湃新聞

本文原標題:《首個「中國醫師節」·名醫巡禮|山西省眼科醫院眼底病科副主任師燕芸》

(原載2018年4月12日《山西日報·醫衛版》)

省眼科醫院醫生師燕芸是山西省開展老年性黃斑變性治療第一人,她用精湛醫術,幫助無數患者減輕痛苦。今年她獲得2017年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最美眼科醫生獎和山西省「三八」紅旗手殊榮

患者寥寥到一號難求

由於患者太多,師燕芸延時看診到午後。3月27日,她耐心診療完最後一個患者時,已是中午1點多,一個小時後,下午門診又要開始了。

師燕芸是山西省眼科醫院眼底病科副主任醫師,因為面診詳細,解答耐心,許多患者非她的號不掛,69歲的秦大娘就是其中之一。幾年前,秦大娘一隻眼睛發生黃斑變性,視物模糊。「當時師大夫建議我儘快治療,最大限度保存現有視力,可我沒聽,認為這個病治不了。」她說,直到半年前一隻眼睛徹底看不見,另一隻也出現問題時才慌了,趕緊來求治。

「經過半年多治療,單眼患者視力保持良好。」師燕芸說,以前很多患者包括醫生都對黃斑變性認知錯誤,認為得了此病就等於判了死刑,是不可治療的。

「現在我就聽師大夫的,周圍有鄰居親友患了這病,我就現身說法,讓他們早點重視起來。」秦大娘儼然是師燕芸的「粉絲」。

師燕芸的號很難掛。可誰能想到,幾年前當她赴英國維多利亞醫院眼科研修歸來,在醫院首次開展黃斑變性治療時,艱難異常,第一個月只有3個患者同意接受治療。「有時已經約好治療的病人,到時人卻沒影了。當時很痛苦,不明白患者為什麼不接受她帶回來的先進治療方式。」後來得知,病人覺得她年輕,治療又是新開展的,不放心,所以重新找別的醫生了。

師燕芸較真了。只有讓患者了解她、了解黃斑變性是可治的,才能改變現狀。她工作愈發認真,對患者及家屬詳細解釋,多次舉辦不同規模的科普講座,深入社區和老年患者中……經過不懈的努力,患者和社會認知度明顯提高,現在她和同事每月治療患者數量近200名,使大量的患者保住了視力。

精進醫術為造福患者

患者信任,除了師燕芸精湛的醫術,更源於她一切為患者著想的態度。

去年年底,有個上高三的女孩找她看病。女孩視力出現模糊,幾年來好多醫院診斷結果都是視神經萎縮,因病程較長,也沒做進一步檢查。師燕芸見到患者後,除了詢問病情、治療情況,還給予細緻檢查。

「我高度懷疑是顱內有問題,安排患者做了核磁檢查,結果發現是顱內佔位。」師燕芸說,顱內佔位也就是老百姓講的腦內長了腫瘤,而腫瘤的生長又影響到了眼睛的神經。

「孩子經過及時手術控制住了病情,她家人都非常感謝我。手術雖然不是我做的,但卻是我這個眼科醫生發現了孩子腦內有腫瘤,救了孩子一命。」師燕芸說,作為醫生一定要細緻、認真,不放過任何細節,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否則也許給病人帶來的就是終身遺憾。」

師燕芸1991年考入山西醫科大學,畢業後到省眼科醫院工作。每每看到患者病情好轉時,心中就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喜悅。為了精進醫術,造福更多病人,她在工作的同時,從沒停下學習的腳步。2003年她獲得山西醫科大學眼科學碩士學位,2007年公派到英國維多利亞醫院眼科研修,專攻黃斑病變。在英國學習時,師燕芸成績優異,導師想讓她留下幫助自己,但她不忘初心,覺得國家培養她,就是讓她將先進的醫術和理念帶回去,讓更多人受益。一回國,她馬上投入到工作中,將自己所學廣泛推廣,雷射和眼部藥物注射等技術的運用,在我省首開先河。2014年她獲眼科學博士學位,上學期間師從我國葡萄膜疾病大家楊培增教授,研究攻克另外一個眼科難治性疾病——葡萄膜炎。

師燕芸積極參加各種學術交流,利用報刊、書籍及網際網路等不斷充實自己,擴展視野,提升業務。在新的工作領域認真鑽研,申請並承擔「山西省歸國留學基金項目」「山西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及「白求恩中青年眼科科研項目」。

科普講座圓了教師夢

師燕芸從小的理想是當一名教師,希望能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現在,她作為一名眼科醫生,依然熱衷傳播知識,所不同的是現在傳播的是健康知識。

她積極參與各級單位組織的慈善及公益事業,除了定期在醫院作科普講座,還進社區普及眼底病知識,傳遞黃斑變性可醫可治理念,被評為山西省青年醫師科普能手;她還利用醫師網絡平臺,用業餘時間為廣大患者答疑解惑,讓患者不出家門就能獲得健康指導,得到患者好評,網絡排名一直位於全國前列。

「除了患者,醫生也要不斷進步,改變自己的認知。」師燕芸說,幾年前,許多眼科醫生都認為黃斑變性不可治。她利用省內及國內大會進行專題及疑難病例發言機會,闡述自己獨到見解,得到省內及國內同行的認可。2016年,她獲山西省衛生計生委首批「高端領軍人才」稱號,還是眼底病科惟一的國家級眼科專業學組委員。

手把手教學、面對面傳授,更能傳道授業解惑,師燕芸希望把自己所學知識都教授給低年資醫生。她積極參加醫院的教學工作,開展教學查房及教學專題講座,對年輕醫生提出的問題有問必答,毫無保留。她曾經的學員、來自阿富汗的SharifSulimanzai還時常來信,請教在眼底病診治方面碰到的難題。雖然遠隔重洋,但通過網絡觀看圖片和詢問病情,師燕芸把自己的診斷和見解告訴對方,幫其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棘手問題,救助了國外患者。通過努力,她在山西醫科大學教師基本功大賽及山西醫科大學教師雙語教學競賽中,她連續獲得2015年度、2016年度一等獎,教學能力得到了專家的肯定。

考慮到以一個人的力量面對眾多需要幫助的患者,無異於杯水車薪,師燕芸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分批次帶領科室骨幹,攜技術、設備下基層,在各縣、鄉多次舉辦高水平、多層次的黃斑變性和葡萄膜炎知識培訓講座,將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傳授下去,為基層醫院培養了一批優秀眼科專業人才。幾年來,經過她和同事們共同努力,山西省內眼底病診斷和診療水平達國內前列。

今年1月和3月,她分別獲得2017年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最美眼科醫生獎和山西省「三八」紅旗手殊榮。

師燕芸博士獲中國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

「『TheBestYou』最美公益心最美眼科醫生」獎

師燕芸醫師獲「山西省三八紅旗手」

師燕芸醫師出診時間:

周一上午、周二全天、周三下午

來源:山西省眼科醫院宣傳部

相關焦點

  • 首個「中國醫師節」· 專家巡禮|山西省眼科醫院眼...
    本文原標題:《首個「中國醫師節」· 專家巡禮|山西省眼科醫院眼底病科副主任鄭東萍》(原載2012年9月1日《山西青年報》「醫德」專版)作為醫生,鄭東萍把病人當做自己的老師,兢兢業業,克服難題,為患者的眼健康不懈努力。
  • 大鵬新區眼科名醫為新生兒視力保駕護航
    深圳晚報訊 (記者 餘俊傑 通訊員 劉玲玲 陳曉斌) 近日,大鵬新區婦幼保健院眼科名醫工作室進行新生兒眼底篩查時,發現一名2個月大的嬰兒左眼患視網膜斑狀物(性質待排),為避免到上級醫院因排期耽誤病情,使患兒贏得最佳治療時機,該院立即與深圳市眼科醫院取得聯繫,通過綠色轉診通道將患兒轉院救治,挽救了其視力。
  • 山西省湖南商會&太原愛爾眼科醫院「結親」啦
    為更好的服務會員企業,進一步實現」資源共享、共謀發展「的目標,4月21日,山西省湖南商會(中國晉商俱樂部聯合發起機構)與常務副會長企業—太原愛爾眼科醫院籤署親情協議,太原愛爾眼科醫院成為山西省湖南商會眼健康定點醫療機構。
  • 眼底病專家李雙農教授出任愛爾眼科山西省區副總院長
    日前,國內著名眼底病專家李雙農教授出任愛爾眼科山西省區副總院長。這也是山西愛爾眼科實施人才引進戰略的又一重要成果。李雙農教授曾在省級三甲醫院從事眼科臨床與教學工作30餘年,擅長葡萄膜炎,黃斑病變,神經眼科等疾病的診治,對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外傷、複雜視網膜脫離等嚴重致盲性眼病的手術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迄今已實施各類手術上萬例。在出任愛爾眼科山西省區副總院長一職之前,李雙農教授是深圳愛爾眼科醫院院長。
  • 獻禮首個「中國醫師節」,河南醫護人員化身演員開始了「一段特殊...
    徵集工作結束後,由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組成的評審組對徵集到的作品進行評審,評選出優秀作品134部、優秀單項5個、優秀組織單位12個。由河南省省立醫院自導自演的公益短片《我不是神醫》榮獲一等獎。此短片創作靈感來源於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國戰略」,以醫生的視角,串聯起一個個典型故事,從細微之處呈現加班、熬夜、應酬等不良生活習慣所造成的種種危害,警示人們醫生並不是「神」,向公眾傳遞「守護健康,從我做起」的理念,感人肺腑、發人深省。【獻禮首個「中國醫師節」,醫護人員化身「演員」拍公益短片】2018年8月19日,是首個「中國醫師節」。
  • 山西省眼科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目」浴陽光 守護青少年清晰世界...
    山西省眼科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 「目」浴陽光 守護青少年清晰世界   本報記者 田璐 通訊員 姚霞     近年來,我國近視人群出現了低齡化、度數高的特點,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達
  • 朝陽醫訊:北京五洲婦兒醫院舉行第三個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
    2020年8月19日是第三個中國醫師節。當天下午,北京五洲婦兒醫院舉行第三個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院領導與全體醫師歡聚一堂,共同度過屬於醫師們自己的節日。從今年年初以來,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醫務人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徵,義無反顧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頑強拼搏、日夜奮戰,為抗擊疫情付出了艱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貢獻。
  • 眼科AI 的裡程碑 | 全面解讀業內首個基於眼底照相的 AI 篩查系統...
    大會以「Eye+AI」為主題,由廣東省醫師協會眼科分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智能醫學專委全國智能眼科學組主辦,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廣東省醫師協會眼科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會、廣東省眼科診斷與治療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大會同期進行了基於眼底照相的DR篩查AI系統應用指南的發布推廣儀式。
  • 山西省眼科醫院原院長、著名眼科專家沙洛教授逝世 享年93歲
    沙洛教授(1927-2020)山西省眼科醫院原院長、山西省眼科醫院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共黨員、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沙洛教授一生精通醫術、教書育人、善於科研,擅長管理,為我省眼科事業的進步、山西省眼科醫院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彰顯了一名眼科醫生、學者、大家的卓越典範,是山西眼科的一面旗幟。沙洛教授1927年出生於河南省衛輝縣,1951年畢業於山西大學醫學院(山西醫科大學前身),後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攻讀碩士研究生。
  • 今年的「中國醫師節」他們這樣過……
    今年的「中國醫師節」他們這樣過…… 2020-08-17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華廈眼科落戶深圳,足不出「市」看國際名醫
    「一切以病人為中心」    深圳市衛計委專職副書記廖澍華表示,不管是國家還是各級政府都大力支持社會辦醫,深圳華廈眼科醫院的成立將為深圳市醫療帶來先進的管理理念。他指出,深圳華廈眼科醫院是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眼健康辦的一件實事,同時也對深圳華廈眼科醫院的發展寄予厚望,期望在集團的帶領下越來越好。
  • 山西省眼科醫院圓滿完成首批中華護理學會眼科專科護士京外臨床...
    11月13日,山西省眼科醫院作為中華護理學會眼科專科護士京外臨床教學建設基地順利完成了首批5位學員為期一個月的臨床教學任務。 ??本期培訓於10月19日開班,培訓以《中華護理學會眼科專科護士培訓臨床實踐手冊》為大綱,緊密圍繞崗前培訓、護理質量管理、專科護理技術、師資力量、科研教學、院內感染等方面進行。學員分別在門診、病房、手術室、綜合檢查科等進行了四周的臨床實踐學習。
  • 四川現代醫院高新院區向第三屆「中國醫師節」獻禮!
    2020年8月19日是我國第三個醫師節。為進一步弘揚「抗疫精神」,彰顯醫務工作者護佑人民健康的職責使命,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大力弘揚、主動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結合醫院「創建三甲」工作要求,進一步普及全院心肺復甦操作知識,提高醫院整體急救水平,我院舉辦了心肺復甦技能競賽。 醫院採取以醫療、護理、行政後勤為單位,相關職能部門推薦選手組隊參賽的形式進行。
  • ...平安好醫生組建首個「網際網路眼科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
    2020年11月8日,「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暨「網際網路眼科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儀式在上海金茂大廈隆重舉行。儀式上,「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正式成立,該中心是平安好醫生旗下的首個網際網路醫療專科中心,通過匯聚全國各地頂尖眼科名醫專家資源,打造國家級的眼科專科醫療中心。
  • 山西省眼科醫院獲批「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山西省分...
    山西省眼科醫院被正式授予「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山西省分中心」。孫斌院長參加大會接受授牌,並擔任山西省分中心主任。這標誌著眼科醫院在眼科疾病診療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獲得了業界的肯定,也意味著該醫院將在眼科疾病領域的綜合管理、規範診療工作開啟新篇章。 ??
  • 山西省眼科醫院部署近期疫情防控工作
    10月13日,省眼科醫院召開黨委擴大會議,傳達貫徹落實省衛健委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精神,分析研究當前疫情形勢,安排部署醫院下一步的防控工作。會議由黨委書記閻明廣主持,院領導班子成員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 中國醫師節 | 廣州市總工會開展醫師節慰問一線醫師活動
    為慶祝第三個中國醫師節,今日(18日),廣州市總工會開展醫師節慰問一線醫師活動,相關負責同志分別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等單位,通過參加紀念大會、到崗位走訪慰問、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向辛勤工作在一線的醫師送上節日的關愛。
  • 暑期「看眼睛」的學生扎堆 山西省眼科醫院推出就診攻略
    暑假期間是山西省眼科醫院門診高峰期。為了縮短患者的候診時間,方便廣大學生快速便捷就診,省眼科醫院工作人員梳理了一套暑期「看眼睛」就診攻略。  門診採取「全預約」因為疫情防控要求,今年門診看病採取全預約新模式。
  • 武漢市中心醫院又一眼科醫生殉職,為什麼又是眼科?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謝立科教授指出,一般眼科醫生在為患者檢查或是做手術時,都會離患者比較近,因為手術都是在顯微鏡下進行的,醫生的鼻子嘴巴正好都是在患者上方,患者呼出來的氣體會直接飄出來,病毒濃度自然會比較高。
  • 山西眼科醫生再次斬獲國際大獎
    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上千名眼屈光手術領域的眼科專家參與,共同分享臨床手術經驗,討論新技術應用。來自山西省太原愛爾眼科醫院的陳鵬醫生獲「ICL手術量超1000臺」、「TICL手術量超500臺」兩項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