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兇猛
氣溫升高,狗、貓、老鼠等小動物變得狂躁咬人
6月下旬以來,一直雨水不斷。7月3日,開啟暴曬模式。氣溫驟變,小動物的性情也變得活躍甚至狂躁起來,市民稍不注意,就 可能被它們抓傷或咬傷。
昨日,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近日來,因被狗、貓、老鼠等動物咬傷而接種狂犬疫苗的市民呈增多趨勢。「最近每天接診 此類患者三十多例。」市疾控中心動物咬傷門診負責人尋威悉說。
瀏陽日報記者潘思榮
睡覺被老鼠咬傷
天氣熱了,老鼠、貓、狗等動物變得煩躁不安,市民被動物咬傷的事情接連發生。7月4日晚上10時,家住大瑤鎮的劉先生在睡 夢中被一陣「吱吱」的聲音驚醒,他立刻想到是粘鼠板黏上了老鼠。
劉先生說最近家裡老鼠多了起來,晚上睡覺的時候老是聽到角落裡、天花板上響,很是煩人。無奈,劉先生到商店買了幾張粘 鼠板來對付老鼠。
怕粘住的老鼠掙扎逃走,劉先生拿著家中的火鉗過來欲將老鼠夾住去處理。火鉗夾老鼠的過程中,老鼠扭動身體,眼看著老鼠 馬上要逃走,情急之下的劉先生用手去抓老鼠,沒想到,剛碰到老鼠便被咬了一口,怎麼也不鬆口。
直到劉先生拿著旁邊的木棍敲打,老鼠才鬆口逃走。被咬傷的左手手掌有兩個明顯的齒印,當時進行了簡單清洗,沒有在意。 過了會發現傷口周圍紅腫,輕微疼痛,不敢大意的劉先生來到市疾控中心。
經醫生檢查發現,劉先生傷情較為嚴重,傷口之間有劃傷,周圍有一釐米範圍的紅腫,按壓疼痛,醫生隨即對傷口進行了消毒 處理,給他注射了狂犬疫苗和破傷風抗毒素。
相對於大瑤鎮的劉先生來說,曾女士更是苦不堪言,躺在床上好好的睡覺,卻被老鼠無緣無故咬了一口。
和劉先生同一天來疾控中心就診的曾女士回憶起當時的情形:睡在床上迷迷糊糊,突然覺得大腿處傳來一陣刺痛,曾女士一動 彈,一隻老鼠從她身上爬過。
曾女士嚇得不輕,睡覺還招來老鼠,急忙趕到疾控中心進行相關治療。
寵物也會咬人
「最近一段時間,忙不贏,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市疾控中心動物咬傷門診的醫生微信群中每天都有醫生在裡面交流情況。 近段時間,被動物咬傷的患者突增,每天來注射狂犬疫苗的至少有三十餘人。
傷者被咬傷部位多為裸露在外的手和腿,有的受傷者是在與寵物嬉戲時被咬傷,有的是在給動物餵食時被抓傷,還有的是在晨 練、晚間散步時被咬傷。
不少市民反映,由於氣溫較高,動物易煩躁、衝動,就連平時溫順的寵物也出現攻擊行為。
家住城區的袁小姐家裡養了一條寵物犬,叫「燒麥」,平日裡性情溫順。「我養了三年了,以前從來沒有傷過人,就算牽出去 遛,也不會隨便亂叫。」
更沒想到的是,平時和自己親密的寵物犬竟然會咬人。袁小姐告訴記者,當天她正在訓練它將扔出去的物件撿回來,做得好就 會往狗糧盆子放一塊牛肉粒。
訓練中,當她給狗狗投放食物時,不料被狗狗一口咬住了右手掌。
袁小姐說,被狗狗咬到後,她檢查發現手掌並沒有破皮,稍微有些紅腫,不放心的袁小姐還是來到市疾控中心動物咬傷門診就 診。經醫生診斷,袁小姐的傷口屬於二級暴露,需要接種狂犬疫苗。
□相關提醒
被小動物咬傷或抓傷都應該及時接種狂犬疫苗
尋威悉提醒市民,被狗咬傷,一般人都知道來醫院注射疫苗,而被老鼠咬傷有的人卻不在意,簡單清洗就完事。這是非常危險 的,因為老鼠本身攜帶多種病菌,傳播多種疾病,應該更加重視。
「是被狗咬了才需要接種狂犬疫苗吧?」不少市民疑惑。對此,尋威悉解釋,判斷是否需要接種狂犬疫苗的依據,要看咬傷自 己的是不是哺乳動物。犬、貓、鼠以及刺蝟、蝙蝠、猴子等,屬於哺乳類溫血動物,體內容易寄生狂犬病病毒,被它們咬傷、 抓傷,都需要接種狂犬疫苗。
還有市民疑惑,被小動物咬傷,需接種狂犬疫苗,那麼人體接種狂犬疫苗會不會對身體有害,尋威悉解釋,狂犬疫苗的副作用 一般很小,幾乎是沒有影響。有極少數人在注射後有輕微過敏反應,大多數可以自行緩解。
一旦被貓、狗或老鼠弄傷了,該如何處理呢?尋威悉介紹,傷者應立即用肥皂水等弱鹼性水擦拭傷口,再用清水清洗,該過程 至少要持續15分鐘以上。清洗傷口完畢之後,儘早到市疾控中心動物咬傷門診就診。
□延伸閱讀
走入草叢最好別穿淺口鞋
專家提醒,隨著氣溫升高,蛇也活躍起來。走進菜園、草叢時最好不要穿淺口鞋和短褲。萬一被蛇咬傷,千萬不要驚慌或奔跑 ,否則會加快毒素的吸收和擴散。
專家建議,被咬傷後,最好2至5分鐘內在傷口上方超過一個關節處進行綁紮。綁紮後每隔30分鐘鬆綁—次,每次1至2分鐘,以 免影響血液循環導致組織壞死。然後可用清水或肥皂水衝洗傷口。經簡單處理後,應在一至兩小時內趕到醫院處理,不建議患 者或非專業人士用刀切開傷口排毒。「如果工具沒有經過專業消毒,反而會引起傷口感染;如果切的位置不妥,可能還會造成 大量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