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降價已成定局:生豬期貨盤中跌超10% 2021年豬價有望快速回落

2021-01-21 新浪財經

原標題:豬肉降價已成定局!生豬期貨盤中跌超10%,2021年豬價有望快速回落

來源:華夏時報網

1月8日,業界翹首以盼的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開盤後主力合約跳水不斷。

業內人士表示,9月份合約將成為主力合約,合約基準價為30680元/噸,從估值的角度看,該價格相對偏高。截至午間收盤,生豬主力合約2109跌幅達10.01%,報收27610元/噸。遠月2111合約跌幅達14.57%,報收25355元/噸。

數據顯示,2021年1月8日,豬價行情遇冷,全國外三元豬價維持在36.43元/公斤,豬價下跌0.19元/公斤。豬價上漲止步,迎來「2連跌」,而且在全國可監測的26省市豬價均出現回落,如今,農曆年關將至,生豬期貨上市,2021年養殖戶又該如何抉擇?

與此同時,隨著生豬產能持續恢復,長周期來看豬價處於下行通道;儘管2021年生豬市場消費將有所回升,但較往年正常水平仍偏弱,預計下半年價格將回落至24-30元/公斤,9月豬價或遠低於當前市場價格。

受此影響,A股豬肉板塊走弱,截至發稿時,金新農(002548.sz)跌幅達4.7%,新五豐(600975.sh)跌幅達4.8%,正邦科技(002157.sz)跌幅達5.53%、唐人神(002567.sz)跌幅達4.92%。

期貨掛牌價近高遠低,養殖企業套保意願強烈

長久以來,我國是全球最大生豬生產國和消費國,養殖規模佔全球的43%,市值約2萬億,涉及千家萬戶、千廠萬企。一直以來,「豬周期」困擾著生豬養殖、貿易、加工企業,特別是近年來,受非洲豬瘟和新冠疫情等影響,生豬價格波動劇烈,產業避險需求強烈。

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何新天表示,養豬業是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目前我國是一個生豬消費大國,但還不是生豬生產強國,而且長期受到重大動物疫病的威脅,面臨嚴峻的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2018年,非洲豬瘟發生對生豬產業產生了嚴重的衝擊,直接影響到經濟社會的穩定。

生豬產業在面臨大的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時,還有很多的中小企業,它們在疫病防控能力,生物安全防護方面暴露出很多的問題。即使是大型的養豬企業,它們也存在高投入和高風險。一旦生產出現周期性的波動,企業將面臨嚴峻的困難。

生豬期貨上市有助於為企業提供新的經營手段和工具,能夠合理的運用期貨工具來很好的規劃自己的生產。「我們希望生豬產業的企業和相關企業能夠積極理性的參與生豬期貨上市,合理的運用期貨工具管控生豬生產的風險,維護生產穩定和市場有效供給。」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生豬期貨,無論是市場投資者,還是想要參與套期保值的養殖企業,對遠期生豬價格趨勢都十分關注。此次掛牌價上,呈現明顯的貼水結構,近高遠低,長期看空生豬價格的態勢明顯。牧原集團董事長秦英林表示,上市生豬期貨是養豬行業發展的需要。

同時,生豬期貨上市也標誌著養豬產業發展進入了市場化的高級階段。生豬期貨專業人才進入生豬行業,能夠早期發現價值,預判價格,引導生產,緩解企業豬周期陣痛,規避生產和經營風險,讓更多的養豬人受益,為養豬行業有序平穩發展做貢獻。同時也能穩定市場供給,讓更多的消費者受益。

1月7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36.68元/公斤。這一現貨價格相對於9月份30680元/噸的期貨掛牌價格,明顯高出不少。而在2020年12月,牧原股份的商品豬的銷售價格為30.15元/公斤。國泰君安生豬產業研究員周小球認為,9月份合約將成為主力合約,合約基準價為30680元/噸,從估值的角度看,該價格相對偏高。預計2021年基準地全年生豬均價為25元/公斤,對於養殖企業而言,套期保值的意願將非常強烈。

芝華數據CEO黃勁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新的期貨品種誰都沒有經驗,主觀預估的掛牌價並不能完全反映市場信息。開盤後,多空博弈產生的成交價大幅偏離掛牌價並不罕見。相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證券市場上,股票上市首日成交價往往與IPO價格相差巨大。因此,這一點無需過度解讀。

根據芝華數據採集的現貨行情數據,今天,河南省生豬現貨價格為17.7-18.1元/斤,對應期貨價格34200-36200。當前的現貨價格真實反映了春節前旺盛的需求與生豬供應缺口之間的矛盾。今年,豬周期進入下行通道,生豬養殖企業擴欄規模相當大。到九月份生豬供應將大幅恢復,而盛夏是豬肉消費淡季。當前的期貨價格客觀地反映了這些信息。

新品種上市一般價格波動都很大,投機交易風險不小。黃勁文建議生豬行業企業充分利用期貨工具對衝豬價風險。產業套保交易,養殖企業適合做空,對衝生豬銷售價格下跌風險,鎖定銷售收入和利潤;肉食加工企業適合做多,對衝豬肉採購價格上漲的風險,控制原料成本。

生豬產能恢復超九成,豬價2021年大趨勢向下

由於豬肉價格與消費物價水平關係密切,做好生豬穩產保供事關國計民生。記者獲悉,農業農村部已提前完成今年生豬存欄目標任務。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國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均已恢復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已有23個省份提前完成產能恢復任務目標,全國生豬存欄最遲至2021年上半年將恢復到常年水平。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來看,全國生豬生產恢復成效超出預期。一大批高水平的規模豬場快速崛起,預計2020年全年生豬養殖規模化率能夠達到57%左右,比2019年提升4個百分點,大大高於常年2個百分點的速度。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2020年8月份至11月份,全國生豬出欄環比、同比均有所增長。但是,2020年1月份至11月份,定點屠宰企業累計屠宰生豬14198萬頭,同比下降了19.6%。雖然供給尚未完全恢復到常年水平,但中央儲備肉投放力度顯著加大。

2020年僅10月份和11月份沒有投放凍豬肉,全年累計投放凍豬肉38次,合計67萬噸。其中,12月30日投放20066噸,成交11241噸。2021年1月7日又投放了2萬噸凍豬肉。近期受消費季節性回升、凍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響,全國豬肉價格明顯上漲。

從周價看,生豬和豬肉集貿市場價格分別從2020年11月份第4周和12月份第1周開始回升,已經分別連續上漲6周和5周。2020年12月份最後一周,全國生豬每公斤均價為34.8元,累計上漲17.8%,同比上漲3%;豬肉價格為每公斤51.65元,累計上漲12.8%,同比微漲0.8%。

不過,據記者了解,近期豬肉價格上漲,除了消費預期提升導致價格上漲的因素外,進口豬肉受阻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從進口周期來看,與國外達成採購協議至凍品進港,時間周期在2-3個月,凍品進口貿易商更多的會根據未來豬肉價格行情來定採購計劃。

一般情況下,進口肉中80%-90%進入中小餐飲渠道,少量進入其他渠道,而今年我國受新冠疫情影響,鮮肉的高價使得冷凍品居民消費渠道佔比提升。但年末凍品頻頻曝出攜帶新冠病毒,國家政策收緊,凍品流通困難,鮮品消費佔比再度回升,這也是2020年末生豬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

對於2021年豬肉價格,芝華數據研究總監袁松卻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現在是下行豬周期,2021年的大趨勢還是往下。不過,考慮到目前豬價還是偏高,說明供需矛盾還是比較緊張,供應的缺口還比較大,所以2021年還是一個補缺口的年份。大概率豬價主要還在成本線以上,而且從2020年母豬存欄的走勢看,下半年增長的較快,那對2021年的供應,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增長,豬價的壓力也更大。

對養殖戶來說,現在要開始考慮成本和效益的問題。未來養殖利潤回歸正常水平,再不能按照不計成本,只要養活就行的思路操作。對於母豬的成本,生產性能,豬場的運營管理,都需要做得更細緻。2021年總體還是有盈利空間,但不計成本的擴張就不合適了。

相關焦點

  • 豬肉降價已成定局!生豬期貨盤中跌超10%,2021年豬價有望快速回落
    數據顯示,2021年1月8日,豬價行情遇冷,全國外三元豬價維持在36.43元/公斤,豬價下跌0.19元/公斤。豬價上漲止步,迎來「2連跌」,而且在全國可監測的26省市豬價均出現回落,如今,農曆年關將至,生豬期貨上市,2021年養殖戶又該如何抉擇?
  • 2萬噸儲備凍肉今天投放,生豬期貨明天上市,高價豬肉還能持續嗎?
    近段時間,不少地區的豬肉價格已經重回30元時代。但元旦過後,豬肉價格上漲的勢頭明顯減弱。1月7日,華商儲備商品管理中心開展2萬噸中央儲備凍豬肉投放競價交易。1月8日,號稱價格穩定器的生豬期貨即將掛牌上市,豬價連漲行情有望止步。據中國養豬網豬價系統監測,1月7日,全國生豬均價為36.75元/公斤,較昨日下跌0.19元,全國各大生豬產區豬價呈現不同回落的行情。
  • 生豬產能觸底反彈 生豬期貨上市首日跌逾13%
    1月8日,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上市首日盤中主力合約跳水不斷。當前,生豬期貨主力合約報26790元/噸,跌幅一度擴大至13%。(來源:同花順)據悉,本次大跌主要是受豬價下行預期的影響。此前市場機構普遍預期,隨著生豬產能持續恢復,長周期來看豬價處於下行通道。
  • 生豬產能恢復,豬價下降成定局,明年雞價、牛價、羊價會怎麼樣呢
    關於2020年的生豬價格走勢,業內一直認為下降已成定局,因為我國生豬產能的恢復實在是太快了。9月底的時候能繁母豬存欄量才達到2017年末的86%,生豬存欄量才達到2017年末的84%,10月底的時候生豬存欄量就達到了2017年末的88%,按照這個速度年底恢復個95%左右,明年第一季度末恢復到正常年份水平就沒有問題。而且此前官方專家也預測明年二季度我國生豬存欄量將恢復到正常水平,隨著生豬產能的恢復,豬價就一定會走下坡路。近期,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也表示明年下半年豬價將會進入下坡路。
  • 8日豬價遇冷,行情「跌滿格」,生豬期貨來襲,養豬還能否賺錢?
    導讀:隨著2萬噸儲備凍肉來襲,豬價階段性承壓,疊加,市場多地豬肉漲至30元一斤,消費者替代性需求進一步顯現,批發市場白條豬走量呈現持續回落的態勢!豬價上漲承壓,多地屠企陸續順勢壓價,據數據統計顯示,2021年元月8日,豬價行情遇冷,全國外三元豬價維持在36.43元/公斤,豬價下跌0.19元/公斤!
  • 養殖戶口述「煩心事」 生豬價格迷局何解
    ● 本報記者 張利靜 馬爽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四河鎮的養殖大戶王有強最近憂心忡忡,養了幾十年豬的他,煩心事正是全國生豬存欄量大幅增加,擔心「量升價跌」的歷史行情重演。 然而,萬眾矚目的生豬價格「晴雨表」——生豬期貨於2021年1月8日掛牌交易。
  • 豬市瘋狂「3連跌」,養豬人忐忑不安,知道早賣了
    近期多省市又迎來嚴寒天氣,給收豬工作增加了不小難度,生豬外調工作也受到明顯限制,北方地區有跌中走穩的跡象,而南方地區對醃臘仍有一定的需求量,但對豬價的支撐在減弱,屠宰企業生豬屠宰下滑,規模養殖場也在繼續下調出欄價,目前或多是中小養殖戶挺價惜售,只是力量有限,難以撐起行市。
  • 廣西這幾個地方豬肉降價了,東興的豬肉行情是……
    今日小編聽到風聲 「 聽說最近豬肉降價了,11月份豬肉價格回落,過年的餃子臘肉有著落了? 」
  • 生豬期貨摸著石頭過河 多家豬企謹慎入場
    1月14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LH2109午盤後快速下挫,報收24890元/噸,跌4.21%,次主力合約LH2111和LH2201盤面價格分別報收22700元/噸和22735元/噸,均低於市場預期值25元/公斤。對此,多位行業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生豬期貨盤面價格持續下跌印證了未來豬價回落的預判,同時也說明國內生豬產能恢復良好。
  • 音頻+文字版【央廣網訪談實錄】馮永輝(1月9日):疊加生豬期貨上市...
    目前已完成生豬期貨合約和規則方案的整體設計,交割倉庫徵集正有序推進,相關業務、技術系統也已準備就緒。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我國生豬產業格局發生諸多變化,產業鏈企業投資成本不斷提高,生產經營面臨各種挑戰。與此同時,新的風險管理需求顯現,企業更加關注規避市場風險,謀求長效穩健發展。在此情況下,未來生豬期貨的上市將為整個生豬行業提供一個重要的避險渠道!
  • 春節能吃上便宜豬肉嗎?
    來源:國是直通車不確定中的確定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最新監測數據,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7日豬肉價格已達到45.92元/公斤,環比漲3.0%,已連續7周反彈上漲,同比上漲4.6%(去年同期為43.9元/公斤)。一邊是我國生豬生產能力持續恢復,一邊是豬肉價格持續反彈上升。我國的豬肉供給情況如何?
  • 1月7日生豬價格,凍豬肉來襲,豬價終於開跌!養殖戶該賣豬了?
    的確,近期豬價上漲又現「捲土重來」之勢,且持續了半個月的時間,有不少人認為本輪豬價上漲有些「不正常」……暴漲的豬價已然「止步」今日豬價再次出現回落態勢,這是否意味著此輪豬價上漲已接近尾聲?今日豬價最高的是海南省,價格為39.11元/公斤。需求回落、凍肉出庫,豬價「聞風下跌」與以往的情況相同,元旦節後各地的醃臘需求高峰逐漸接近尾聲,豬肉消費需求量明顯回落,部分屠企出現虧損,牴觸高價收豬,部分規模豬場為走貨開始降價放量出欄,養殖戶挺價效果減弱,屠企順勢壓價,加上政策性調控來襲,豬價持續上漲動力不足。
  • 2021.01.11豬市:25省下跌,但東北地區有回升跡象,飼料價格大漲
    2021年01月11日(星期一)豬價系統數據監測如下:生豬(品種:外三元)均價為35.79元/公斤,價格較昨日下跌了0.29元/公斤;生豬(品種:內三元)均價為35.53元/公斤,價格較昨日下跌了0.14元/公斤;生豬(品種:土雜豬)均價為35.16元/公斤,下跌了0.05元/公斤。
  • 豬肉10元成做夢:玉米一斤1.3,飼料大漲,專家是做夢嗎?
    而在11月份,豬肉價格大跌12%,市場的豬肉價普遍在20-23元左右,很多人感慨豬肉價格真的要跌了。不過消費者的10元豬肉美夢還是空了,11月下旬,隨著西南地區醃製臘肉的情況多了起來,再加上中南6省宣布禁止調運,從而讓豬價迎來了反彈上漲,到了12月份,僅僅10天豬價就從15元一斤漲到了17元一斤,豬肉批發價也漲了15元每公斤,漲至今天的43元每千克。
  • 招商證券:非洲豬瘟全面復盤與推演,2019年豬價上漲或成定局
    摘要 本文全面復盤非洲豬瘟在我國和全球的基本特徵、傳播特點、應對措施、深遠影響,也對我國生豬流通格局、產銷區價格分化、未來政策走向進行了深入探討。疫病風險是養豬經營者面臨的首要風險,在行業正激烈洗牌的當下,我們提出「2019年豬價上漲或成定局。」
  • 豬肉價格持續回落,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
    受近期豬肉價格下降影響,各家豬企業績波動明顯。新京報記者統計了12家已披露10月生豬銷售簡報的深交所上市豬企發現,其中有7家企業10月銷售收入出現環比下滑。正虹科技以0.67萬頭生豬銷量和0.24億元的銷售收入排名墊底。在價格方面,有6家豬企用數據明確表示,其生豬均價較上月下降兩成左右,而牧原股份雖未披露數據,但也指出「10月商品豬價格整體呈現下滑走勢。」伴隨豬價回落,7家豬企銷售收入環比下降,其中,天邦股份、天康生物下降幅度超過三成。
  • 豬價上漲遇阻,北方暴跌!會跌成「一地豬毛」嗎?12月1日豬價
    今天的生豬整體漲幅也很微小,由昨天的每公斤31.70元上漲到31.79元,只漲了9分錢。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上漲的小船說翻就翻了呢」?12月份會不會跌成「一地豬毛」呢?
  • 國信期貨:再平衡之年 蛋價重心上移
    需求方面,由於疫情影響減弱,整體消費較2020年改善,而生豬產能的恢復可能會帶來一定的逆向替代效應,但預計在上半年豬價的影響還是相對有限,下半年則需要關注豬價是否會超預期下降進而衝擊雞蛋需求。基於存欄減少及需求恢復的預期,預計2021年蛋雞養殖利潤較2020年將有較大的改觀,上半年雖然是傳統淡季,但養殖利潤預計在歷史同期對比中可達到相對較好的水平,而下半年預計在歷史同期對比中處於中位水平。
  • 生豬期貨的推出 有助於平抑「豬周期」影響
    豬肉價格降了,但這輪「豬周期」可能還沒結束4月25日,南京市民老張在某大型超市買菜,肋排49.75元/斤,帶皮去骨後腿肉24.5元/斤。「好像比之前便宜了一點,不過五花還是蠻貴的,準備買點排骨回家燉湯喝。」根據江蘇省發改委通報,4月17日,江蘇生豬平均出場價格為每50公斤1691元,已連續兩個月下跌,比年初下跌了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