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之前網上出了個「四大油王」的組合,剛看到這個名稱的時候,我相信很多網友和我一樣,以為是四位富得流油的石油屆的大佬。
直到我懷著好奇心點開內容後,我覺得我的眼睛看了不該看的東西,有點不乾淨了。
「四大油王」」中的「油」原來是油膩的「油」,主要是指那些覺得自己非常的帥,然後極力去表現自己的帥,但是因為用力過猛,沒有把握好度,從而給人造成十分不適的油膩感的男明星。
而楊爍憑藉自己在電視劇的各種「精彩表演」喜提「第一油王」的稱號。
最近劉濤在一檔綜藝節目中還對楊爍在《歡樂頌2》裡開頭的那一段舞蹈給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說自己當時有點不適感,感覺被「油煎」了一樣。
如今,楊爍在一檔親子綜藝節目中終於擺脫了油膩,當起了霸道總裁,卻不料引來了更多的不滿。
#楊爍教育方式#被5.54億的閱讀量頂上了微博熱搜。
作為一名合格的吃瓜群眾,自然是點進去看看,看完幾個楊爍和兒子的相處片段後,真的忍不住罵髒話了。
我真的覺得楊爍不配做父親,如果他通過這個節目沒有任何改變的話,那可能毀了自己兒子的一輩子。
在節目中,楊爍不斷地恐嚇、責罵、嘲笑自己的兒子。
比如,在最經典的盲選房子環節中,楊爍一開始選了1號房,但兒子楊雨辰想選5號,他說5號是自己的幸運數字。
結果公布的時候,1號房就在眼前,而5號房是最遠的。這時候楊爍就在一旁陰陽怪氣地嘲諷道:「5不是你的幸運數字麼,哼哼,太棒了,棒棒的。」
不僅如此,當兒子因為身體不適出現體力不支,不停地發出很粗的喘氣聲時,連一旁的導演都說可以適當地抱孩子一下,楊爍卻不以為然,嚼著牛肉乾,說這是楊雨辰自己做出的選擇,要學會承擔後果,不管他,讓他自己爬上去。
這樣的經歷在節目中太常見了,比如當楊爍發現兒子走路有點內八,逼他跑回去,伸直腳尖再走一遍。
下車後,兒子和他走了不同的方向,逼他重新走一邊。
到了家門口,如果兒子比自己晚邁進門檻,逼他跑回去再重新來過。
楊雨辰因為一直疊不好褲子又被楊爍怒吼,嚇得完全不敢吭聲。
就連上一屆被稱為「最兇爸爸」的陳小春看到這種場景也不禁感嘆「他好像太兇了吧」!而其他同行的小朋友也稱楊爍為「最兇爸爸」。
楊爍事後解釋說,他表示在家裡,與兒子的關係本來就不好,兒子性格非常內向,從心裡排斥他這個父親,在他身邊呆不過10秒。
所以,現在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把楊雨辰培養成男子漢。
但是很多網友卻不買帳,紛紛在他的微博下留言:對一個7歲的小朋友真的有必要這麼嚴厲嗎?想教東西沒問題,但請你能尊重他,能好好說話嗎?
你兒子是親生的嗎?
對孩子好點,別因為你的過錯,毀了他的一生。
逼得楊爍不得不回應稱:你們的批評教育我會虛心接受。
其實,像楊爍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
很多中國父母都主張「偽挫折」教育,也就是最經典的,我打你是為你好,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無論我對你做什麼都是為了你,都是愛你的一種表現。
他們喜歡在孩子獲獎、表現出色時,淡然一笑;在孩子犯錯時,蔑視一笑;在孩子偷懶時,冷眼一笑。
似乎在他們的字典裡沒有「誇獎」「鼓勵」等正面字眼,只有「你不行」「你很差」「別驕傲」等負面評價。他們習慣用命令式的口氣、嘲笑式的勸告、抱怨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家長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激發孩子的潛能,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不斷難為孩子,人為造成挫折。
這些表達愛的方式對孩子來說不是一種磨練,而是一種心理和身體上的雙重折磨。這些都是假借「為你好」的外衣,實為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它們帶來的不是愈挫愈勇,而是讓孩子在父母冷漠的態度中感受到自己不重要。
當孩子看到其他父母會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表揚,表現不好的時候鼓勵,而自己的父母什麼時候都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永遠感受不到愛,不僅會產生自卑心理,更會對整個人生和世界都產生懷疑。
所以啊,父母清醒一點吧,想讓孩子真的變好,想讓他們知道我們還愛他們,那就用正確的方式表現出來吧,別再遮遮藏藏了,也別再家長式的威嚴對待孩子了。
在成長的多路上多給孩子一點時間,也多給自己一些表現得機會,對孩子說「我愛你」,讓他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愛,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你們對楊爍的教育方式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