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來了,皇明集團的老闆黃鳴在博客裡拿「牛」和企業用人說了次事:「牛的優點很多,缺點也不少,在管理中「棄惡揚善、棄劣揚優」,留下該留的,扔掉該扔的,將會對我們牛年的進步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
黃鳴肯定了「老黃牛」員工的拓荒精神在組織管理和企業創立過程中奠基作用,但也批評「老黃牛」員工「勤勞而不智慧」、「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是企業創新的主要禁錮,甚至盲目執行還可能導致南轅北轍之過。
最後黃鳴總結道:「我們需要『老黃牛』,『老黃牛』是企業裡的財富,但市場逼著我們對『老黃牛』提出更高的要求,牛如果還是那頭沒有進步的田耕牛,那牛的結果將會很悲慘。我們不僅需要拓荒的『老黃牛』,更需要有智慧的『老黃牛』,抬頭看路的『老黃牛』。因為我們已經脫離開農耕時代,進入機械化時代,自動化時代,資訊時代……時代在變,「老黃牛」要與時俱進,牢牢發揚拓荒的精神,在嶄新領域裡創新式開墾!」
理想多美好!現實很殘酷。勤勞又智慧的員工,老闆們都喜歡,可是這樣的員工有多少?能否佔到多數、成為企業的中堅主流?企業發展到了需要「猛牛」員工的階段,又該如何對待創業期孜孜不倦撒下汗水的「老黃牛」?
>>如果「猛牛」員工不多,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