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龍貓》時隔30年後重映,自上周內地公映起,票房已破億。
在影院重溫這部電影的時候,裡面妹妹小梅的行為勾起了我的童年回憶。
我從小在農村長大,那個時候還沒有這麼多的車,所以即使在村莊附近到處亂跑家裡人也不會特別擔心。我家鄉的風景特別好看,是電影裡面的那種有山有水有成片的稻田和小溪流的地方。每次放學的時候,就和同村其他小夥一起上山撿果子,摘蘑菇,爬樹掏鳥窩。夏天的時候,如果在田野邊小水灘發現剛出生的小蝌蚪的話,也會像小梅妹妹一樣,伸手去撈著試試。然後看著小蝌蚪四處逃竄就覺得特別好玩,然後繼續攪渾水潭裡的水直到自己覺得玩盡興了。月色好的夏夜裡,會躺在陽臺上,聽著田野裡青蛙的叫聲,吹著晚風,然後聽爸爸媽媽聊著家長裡短漸漸入眠。
在我小的時候爸爸媽媽比較忙,他們要出門的時候就會讓我乖乖待在隔壁爺爺奶奶家裡。那時候最羨慕的就是同村哥哥姐姐們可以去上學。在我看來,去上學就意味著長大了,是個小大人了,所以有時候我會吵著讓媽媽給我買個小書包,我也要去上學。那時候媽媽總是很溫柔的告訴我,等我再長大一點點我就可以和哥哥姐姐們一樣去上學了。大部分的時間,我都是和其他同齡小朋友玩過家家,假裝自己去上學了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次秋收的季節,因為大家都要忙著去收稻子,所以沒有人能照顧我。那個時候還小,就吵著鬧著要和哥哥姐姐一起去學校玩。因為是農忙的季節,老師也理解這樣的情況,同意讓我進教室,但是不能發出聲音影響學生們學習。記得剛進教室的時候有一種特別神聖的感覺,筆直坐好不敢動。但是,這樣的情況沒持續多久我就開始難受了。所以就在一個鄰居姐姐的作業本上亂寫亂畫。就像小梅在畫那副龍貓一樣。
慢慢長大之後,物質條件比以前更好了。車也多了,路也寬了,同樣的,地也沒有人種了。所以在長大之後,就很少和小時候一樣沿著田野自由自在的亂跑了。只有極少數的時候,回家時能伴著星光,聽著蛙鳴,感受一番小時候的情趣。
現在,出來工作之後就更少有機會回到老家了。每次回家看著越來越寬的馬路,越來越高的樓,似乎已經忘記了之前那個帶給我很多童年美好記憶的家鄉了。再看《龍貓》的時候,被電影裡的田野風光所吸引,不禁回憶起童年時候的快樂時光,感謝《龍貓》讓我們重拾美好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