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2020成績單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克服疫情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年賀詞中表示:「我到13個省區市考察時欣喜看到,大家認真細緻落實防疫措施,爭分奪秒復工復產,全力以赴創新創造,神州大地自信自強、充滿韌勁,一派只爭朝夕、生機勃勃的景象。」
新年到來之際,讓我們重訪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地方,見證基層奮鬥者的幸福生活,記錄他們繼續奮鬥、勇往直前的拼搏身影。
——編 者
上岸漁民張志平——繼續奮鬥,勇往直前
本報記者 姚雪青
57歲的張志平,是江蘇南通崇川區狼山派出所駐同心社區戶口協管員。「家門口上班,每個月工資5000多元。」他笑呵呵地說,「這樣的好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通市考察,來到五山地區濱江片區,聽取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保護、實施長江水域禁捕退捕等情況介紹。總書記來到家門口,讓上岸漁民張志平十分激動。
曾在長江捕魚20多年的他,形容那是個「苦生活、髒生活」:河道中密密麻麻擠著漁船,垃圾直接丟在長江裡,柴油、菜葉、塑料瓶就漂在水面上。
後來,當地開展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保護,統一部署環境治理、漁民上岸工作。「政府不僅給搬家費,還幫我介紹了工作,收入翻倍,幹活更帶勁!」張志平說,這幾年他用自己的經歷鼓勵身邊的漁民上岸,還為上岸漁民辦理居住證,有的在開發區工廠工作,還有的從「捕魚人」成了「護魚人」。
同心社區距離長江不過1公裡。他前不久回去看了看,江裡江邊都乾乾淨淨。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指出,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我們上岸漁民也要加把勁、加油幹,我還要繼續奮鬥!」張志平說。
科技工作者郝鵬——全力以赴創新創造
本報記者 申智林
頭戴鴨舌帽,身穿天藍色工裝,見到郝鵬時,他正在生產線上與同事交流技術細節。
從2003年進入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程機械,17年裡,郝鵬一直在推進挖掘機國產化,開展挖掘機高效節能、智能化理論研究及其成果產業化。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河智能的生產車間,察看裝備製造流程,了解技術研發、生產製造情況,對他們的創新精神表示讚賞。作為公司研發骨幹,郝鵬備受鼓舞。
在一臺液壓混合動力挖掘機前,郝鵬介紹,得益於他和團隊研發的能量回收再利用系統,同等能耗下,這臺挖掘機比其他同類挖掘機的作業效率提升22%以上。按年作業5000小時計算,累計可節省油費開支30萬元左右。
研發過程沒少下功夫,團隊也曾在「旋轉能量回收」問題前卡了殼。「那時候晚上想到一個方法,連夜都要趕到辦公室或者試驗平臺驗證。」半年多全身心投入,郝鵬和他的團隊最終找到合適參數。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裡為科研人員點讚,」 郝鵬十分激動:「大國工業,科技先行,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要全力以赴創新創造,不畏艱辛,繼續開拓進取,在裝備製造領域書寫更精彩的奮鬥篇章。」
縫紉女工張運弟——咬定青山不放鬆
本報記者 高 炳
初見張運弟,這名40歲的縫紉女工言談不多,略顯靦腆。待她坐在縫紉機旁,卻像變了個人——順著機器節奏,適時轉動布料,織出一排排細密針腳,動作爽利又幹練。
隆冬時節,陝西省平利縣老縣鎮,秦巴山深處的康士利工藝製品廠熱火朝天。張運弟的工位在車間最前排,桌上布料已堆成小山,「不怕活苦累,就怕沒奔頭。眼下這好光景,哪敢想呦!」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老縣鎮錦屏社區考察,對當地「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的發展思路給予肯定。每每想起當時情景,張運弟都激動不已。
張運弟的老家山大溝深,偏僻滯塞。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一家人搬進了山下的錦屏社區。新樓房、亮堂堂,向窗外望去,一家家新居白牆黛瓦,窗明几淨。
2018年,社區開工廠,張運弟又趕緊報名。「最開始縫的針腳歪歪扭扭。」可她不認輸,下了班也坐在工位上反覆揣摩,「用心幹、肯賣力,沒有邁不過去的坎兒。」一晃兩年,張運弟已成為熟練工,每月能掙2000多元。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指出,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新年新起點,我要苦練技、多賺錢,用奮鬥迎接好日子。」張運弟說。
社區工作者侯兵——腳踏實地加油幹
本報記者 王昊男
摔傷還未好利索,侯兵就迫不及待上了班。「在家歇著不如在單位踏實。」盯著電腦屏幕,她一臉認真的表情。
2020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朝陽區安貞街道安華裡社區,了解基層一線疫情聯防聯控情況。總書記的到來,讓安華裡社區黨委書記侯兵倍感振奮,「社區雖小,事情不少,老百姓的身邊事,等不得也靠不得,既要勤琢磨,更得踏實肯幹。」
安華裡社區老年人口多。為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社區專門組織居民成立了DV協會,邀請專業老師授課。此外,網上購物、微信使用等都安排了班次。
社區辦班雖好,資金、人員、空間都是問題。侯兵在實踐中總結出「階梯式工作法」:聚、育、促、聯、統。「聚人心、培育骨幹組織、促進專業化運行、聯建聯治聯動、發揮黨委統領作用。」
通過整合各方力量,安華裡社區先後建起了「幼兒小樂園」「春志維修隊」「紅娘小組」等各領域的志願隊伍,招募註冊志願者300餘人。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裡特別提到了社區工作者。」侯兵十分激動:「作為一名基層社區工作者,我將繼續和社區團隊一起,全力以赴只爭朝夕,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做好群眾的貼心人。」
非遺項目傳承人金子松——徵途漫漫,惟有奮鬥
本報記者 姜曉丹
潮州木雕以精雕細刻著稱,其製作要經過打坯、修光、上漆、貼金等多道工序,十分考驗耐心。作為潮州木雕傳承人,金子松在這個行業一幹就是47年。
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潮州考察,在廣濟樓展廳,總書記察看潮州非遺文化作品,觀看非遺項目傳承人代表的現場製作演示,並同他們親切交流。能為總書記做演示並得到稱讚,金子松十分激動。
從早年間成立工作室,為傳統的木雕、古建築文化服務,到接受客戶定製、作品走出國門,金子松對潮州木雕的熱愛從未改變。至今仍堅持每天工作8小時。
這些年,我國越來越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金子松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更大了。他開設傳承基地,精選作品供大眾參觀,還將多年的積累與沉澱著作出版。「希望能夠盡我所能,將木雕技藝傳承下去。」
在金子松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如今,關注潮州木雕的人越來越多,來基地參觀的人一撥接一撥,很多年輕人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都在跟著學。金子松能感覺到,大家對這些傳統技藝的認可度越來越高。
「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裡強調,徵途漫漫,惟有奮鬥。我們非遺就是要靠一代代手藝人接續奮鬥,讓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金子松說。
數據整理:李卓爾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商務部、生態環境部等
版式設計:張芳曼
新媒體統籌:劉莉莉 羅 彥 鞏育華 張 曄 婁霄霄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