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
1、廣西這座小島被稱為中國的斯裡蘭卡,居住著我國唯一的海洋民族
京族,是我國唯一的一個海洋民族。京族早在百越時代就已經存在了,他們世代靠海吃海,以海洋為生。東興市的巫頭島、萬尾島、山心島被稱為京族三島,曾經只是海水衝積而成的沙島,只在海水退潮之後才能與大陸相接,京族人遷徙得越來越多之後,便進行了圍海造田,如今,從陸地上便可以直接來到三島。其實,京族人一開始被人稱為「安南人」後來被叫為「越族」,因為覺得「越族」不太好聽,不足以表達他們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習性,1958年廣西自治區成立後,改「越族」為「京族」,並一直延續至今。金灘,不僅居住著成群的京族人,也是遊客最愛來旅遊的地方。唱歌被京族人稱為唱哈,包括他們的獨弦琴也是通過唱哈來演奏的。《過橋風吹》被當地人稱為《撒謊歌》,是一曲極富京族民族特色的民歌,講述的是京族姑娘和小夥兒一見鍾情,小夥子把手上戴的家傳銀戒指送給了姑娘,姑娘把頭上佩戴的禮帽送給了小夥子,回到家後,各自的家人問禮帽怎麼不見了?金灘被稱為中國的「斯裡蘭卡」,除了美麗的細膩、乾淨、平緩的沙灘外,這裡還流傳著京族人古老的捕撈方式:高蹺捕撈。
2、廣西私藏了個奇山神湖,比桂林山水漂亮多了,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它
不知從什麼時候,旅遊的浪潮越掀越大。畢竟人們喜歡往熱鬧處趕,並不是因為真正地喜愛熱門景點,只是習慣了隨波逐流。人們只知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可知道就在廣西有一東湖,足以媲美它。提起廣西,所想到的是否只有這名滿天下的桂林?其實啊,在這個處處可見少數民族的廣西,有一文化古城凌雲縣,東湖便在這裡。很多來過浩坤湖的遊客都表示這裡比桂林山水好看多了,因為遊客少,沒有被過多的汙染開發,所以風景是很原始的!浩坤湖古稱東湖,位於百色至凌雲公路邊,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浩坤湖更是不可多得的山水景點,駕一葉扁舟,行走於那一望無際的碧綠的湖面,唱起響徹雲霄的山歌,不時還傳來聲聲迴響。浩坤湖名字的由來更是貼近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因為廣西多為壯族人,當地的狀音稱東湖為浩坤湖,浩坤又有著天地浩瀚之意,「浩坤湖」得以由來。如今卻鮮有人問津,定是城市太繁華遺忘了這山水之色。這真材實料便是這片綠瑩瑩的湖水和獨立於湖水之上的島嶼,以及造型獨特的奇山怪石。浩坤湖發源於青龍山的澄碧河,是珠江源之一。
3、廣西這個村子500元一噸甘蔗,出門靠擺渡年收入4000,真窮也真美
進入廣西崇左後基本一路都是甘蔗林,幾乎鋪了近100公裡,青綠的甘蔗林夾雜在綿延起伏的山脈裡,顯得格外幽深------崇左的甘蔗林幾乎支撐了南寧白糖業的半壁江山。要進入到白雪屯真心不容易。白雪屯位於廣西崇左上金鄉卷逢村,處於「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龍州遺產區中部。白雪屯自有名字以來便與世隔絕,因背依青山,三面環水,要進入村子,只有一條路可走:擺渡。除了村民的小漁船偶爾在水面上打打漁之外,還有了專門用來運送人和車的擺渡船。雖然只有短短10幾分鐘的船程,但離開了船,外人是無法進入到這個村子裡面來的。村子裡種滿了甘蔗,青乎乎的,高條條的,密集集的,隨便一個角度都能拍出安然寧靜的模樣。泥壞、青瓦的房子,在大山的掩映下,一片片匯聚在甘蔗林中,像一個道場。村民只管種,等到甘蔗成熟,自會有人上門來收、來運,一噸可以收入500元錢。甘蔗長在地裡,也許每一天都能從地底下伸長出幾分,但村民平日並不怎麼搭理它。潔白的桄欖粉用開水衝開,便成為潔白的透明的糊糊,既能養胃,也能賣到60元一斤,收入比種甘蔗好多了。
4、直擊緝毒抓捕現場!廣西靈川警方摧毀一販毒團夥,繳獲毒品7公斤
近日,廣西桂林靈川縣警方發現一名男子與轄區多名吸毒人員來往密切。民警進一步研判分析,順藤摸瓜,經過連續21個小時的抓捕行動將「毒梟」捉拿歸案。該案共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繳獲毒品7公斤。民警進一步摸排調查發現,二人與外號叫「表哥」「小表弟」的涉毒人員有聯繫,銷售給靈川縣境內吸毒人員的毒品極有可能就是從他們手上出貨。至此,一條以「表哥」為中心的販毒鏈逐漸浮出水面。民警決定,對劉某住處進行伏擊守候。負責抓捕的指揮員根據現場情況下達指令。隨後,兩個抓捕組一邊跟蹤蔣某的車子,一邊尋找抓捕時機。民警判斷毒品交易已完成,決定對路虎車進行跟蹤,在遠離毒品交易現場實施抓捕,以免驚動販毒團夥。一時間險象環生,民警卻毫不畏懼,用警棍將車窗擊破,成功將車上兩人抓獲,當場搜出疑似毒品氯胺酮120餘克。如何實施抓捕,繳獲毒品?民警立即展開抓捕,驚慌失措的劉某和閻某立即將手裡塑膠袋丟入花圃,拔腿就跑,被民警撲倒在地,當場查獲疑似毒品氯胺酮約5000克。民警將包裹打開,裡面是疑似毒品氯胺酮,重達2公斤。
5、廣西靈山不靠海,但海鮮價格堪比北海,市場與需求決定商販賣什麼
自駕遊到了廣西,在北海待了幾天,主要是看看這裡大海,還有海鮮市場,感覺這裡雖然靠海,但吃海鮮並不便宜,除非到菜市場轉轉才能找回一點海濱城市的感覺,而在餐館吃海鮮,無論是市區還是銀灘都不便宜。但是後來到了山區的靈山縣城,發現這裡市場也有海鮮攤位,而且賣的海鮮價格同北海菜市場差不多,有些甚至還要低一些。如螃蟹,這裡賣的最好最大最貴的是70元一市斤,北海菜市場基本也是這個價,甚至還要高一點。而這種活蝦,只要28元一斤,老闆娘一再勸我買一些,活蹦亂跳的,北海菜市場裡看到同樣的蝦都比這個貴。魷魚,又大又新鮮的是30元一斤,堪比北海了。這個袋子裡裝的是大海龜,也是要30元一斤。這種海龜沒有吃過,具體就不懂了。靈山菜市場裡的海鮮與魚類還是很多的,但比起北海菜市場,海鮮的品種還是要單一和低檔一些,這可能是當地人的消費與購買力決定的。這裡不是旅遊區,外來人口少,消費指數相對低一些,所以物價也實在和低廉,也讓我們看到百姓生活的更真實一面,市場與需求才是決定價格主要因素,也決定了商販賣什麼,很喜歡靈山的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