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鄧海建
近日,胡先生爆料稱今年和妻兒回老家雲南省鎮雄縣羅坎鎮過年時,遭當地計劃生育小組強行做結紮手術。對此,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到鎮雄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稱按照規定每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孩子,但胡先生曾有過兩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就育有三個子女,違反國家計劃生育的相關規定,對其進行結紮手術符合規定。(2月14日北京青年報)
大過年的,鄉愁沒來得及感受,發愁的「強制結紮」倒叫人印象深刻。
全面二孩年代,全面法治時代,「強制結紮」戲碼仍在基層活生生上演,相關單位單靠「符合規定」的說法恐怕敷衍不過去。上個世紀,在廣袤的中國農村,類似「該扎不扎見了就抓」「該流不流扒屋牽牛」等暴力標語在少數地方普遍存在。那時,為了完成所謂的計生任務,卻忽略了公民的人權和身體健康。類似事情在2017年仍囂張重演,這種穿越感令人錯愕。
2015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重新修改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已規定「育齡夫妻自主選擇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措施」,刪除了原來關於上環、結紮和查環查孕的有關規定及相應處罰。翻遍《雲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也並無半點強制結紮的意思;相反,其第三十二條倒是規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及其技術服務機構負責指導公民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對不符合規定懷孕的,應當及時幫助其採取補救措施。法律是好的,規定是善的,執行時卻是「山大王法則。野蠻執法的時候,良法善治四個字,大概只是一種夢囈。
雲南鎮雄疑似強制結紮事件裡,值得追問的東西太多太多了。比如計生小組的疑似流氓作為,因為據當事人反映,其在被扣押過程中,曾遭到對方的「多次暴力恐嚇」,然後被「強行按上手術臺做了結紮手術」;又比如當地警方的疑似幫兇做派,因為當事人稱,警方告訴胡先生如果不做結紮手術,就要以擾亂辦公場所為由進行15天的治安處理……這些敏感而嚴肅的細節,雖然暫時呈現的是胡先生的「一面之詞」,卻在輿論圈激起萬千漣漪,亟待相關部門審慎調查、如實回應。
國家衛計委曾表示,堅決反對以任何形式的強制措施開展計劃生育工作。而今,「強制結紮」刷出的不是野蠻計生的存在感,而是知法違法、執法違法的粗鄙感。好在雲南衛計委已及時關注,假以時日,真相不難水落石出。而在個案問責之後,更期待這種嚴重傷害公民私權的「強制結紮」鬧劇,早日終結在地方權力的謙抑守法裡。(鄧海建)
[責任編輯: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