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萬德乾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又有國際時尚奢侈大牌入駐天貓,7月26日美國休閒品牌Abercrombie & Fitch(A&F)宣布獨家入駐天貓;兩天後,酩悅軒尼詩入駐天貓,至此,LVMH集團五大事業部已全部聚齊天貓平臺。
為什麼要說「又」呢?因為這已是數不清有多個國際大牌入駐到天貓平臺的又一例。扛起阿里巴巴新零售重任的天貓,2014年以來,已成為全球各大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平臺。
天貓作為一個線上平臺,並非傳統的國際大牌入華渠道,能夠擔此「重任」的原因是什麼?
1、天貓日益成為大品牌「第二官網」
按照天貓的定義,現在的天貓,是一個全方位賦能品牌商的新零售平臺。《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此前已在德國超市巨頭ALDI入華、博世正式牽手天貓等多篇報導中,詳述天貓如何在個案中,賦能到這些國際大品牌商。
天貓就像這些國際大品牌入華的得力經紀人,全方位的商務助手,是這些國際大牌打入中國市場,開闢業務增量,沉澱品牌價值,更好把握中國市場動向的唯一選擇。而不僅僅是一個擁有廣泛用戶流量的線上交易平臺。
這也是A&F和酩悅軒尼詩看中天貓的地方,國際大牌進入中國市場,選擇天貓是最保險的選擇。而從兩家品牌當下狀況來看,雖然彼此並無任何品牌關聯或業務交集。然而,彼此幾乎同時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官方直營旗艦店,卻又有頗為類似的需求。
現在的國際大牌,在歐美本土市場,有些玩不轉。A&F全球新到任的CEO Fran Horowitz就承認,受商業地產供應過剩的衝擊,全美不少連鎖類品牌,面臨關店調整的境況。像A&F這類青少年品牌,處境卻尤為艱難。A&F的數個競爭對手,不少已申請破產。
而LVMH集團感到的變化,則是奢侈品在這幾年的銷量,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奢侈品巨頭們,也要適當放低姿態,和消費者保持更近一點的溝通距離。
中國市場給了這些國際巨頭很好的增量信心。2014年開始,A&F在中國推出實體門店。雖然目前在華只有10家實體店,業務發展卻只增不減,勢頭良好。而在美國,A&F今年正關閉了60家門店。
LVMH方面,據最新財報顯示,自今年初到現在,LVMH集團股價累計增幅已超過20%,市值也破歷史紀錄,高達1106億歐元,得益於中國地區業績的強勁表現,LVMH集團期內在除日本外的亞太地區銷售額增長最為顯著,漲幅高達29%。
如果說全球增長看中國,而中國市場增量,在這些跨國大品牌看來,則在天貓。天貓,正日益成為國際高端奢侈品牌的「第二官網」。
天貓為這些奢侈品品牌,提供的是全方位的賦能支持。大數據作為全面性的基礎分析參照,作為選品、商品運營、需求反饋等各方面的底層支持。阿里生態鏈上的物流、支付以及營銷工具,作為品牌體驗和商品流通的綜合配套措施。
這是天貓從電商時代,跨入新零售時代的重大轉型。從時間順序來講,天貓這個阿里集團主要攜手國內外大品牌的平臺,已經跨國兩次發展階段。
2012年1月11日,天貓從淘寶商城更名過來,彼時的天貓,主旨是更好集合國內外大品牌,時尚、性感、潮流和品質。
2017年5月23日,天貓再次升級品牌,slogan更名為「理想生活上天貓」。希望從一個賣貨平臺的形象,逐漸升級成為理解方式的倡導者形象。
現在的天貓,最大的不一樣,在於作為一個落地阿里系資源的應用平臺,全方位導入各項資源,幫助品牌商找對精準的顧客,滿足顧客個性化需求。
比如,A&F集團旗下年輕品牌Hollister已經和天貓合作3年,雙方配合良好,業績卓越,複合增長接近3位數。
2、大品牌玩轉天貓關鍵點
以前專注線下的品牌商,商品與顧客的互動,主要圍繞門店展開。品牌與顧客的關係,主要圍繞廣告推進。而天貓賦能品牌商的玩法,則是平臺圍繞顧客展開,讓平臺上的品牌,精準匹配每一個合適的人群。讓消費者感受到,一個綜合化購物平臺如何滿足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
從中可以發現,能在天貓快速適應成長的國際大牌,通常均有如下幾個特點:
1、產品和品牌過硬,如果兩者不能兼顧,優先體現產品品質的過硬和差異性;
2、自身電商化程度很高,內部已完成適配電商業務的系統流程和管理機制。包括圍繞產品的開發生產機制,圍繞管理的內部利益分配機制,圍繞品牌的線上線下體驗一體化機制等。
3、如果線下實體店業務做得很好,通常在天貓上反而能形成正向的品牌疊加效應,同樣取得很好的市場效果,比如同為服飾類的跨國品牌優衣庫。
阿里倡導,天貓落地執行的新零售,一言以蔽之,就是任何品牌商及零售實體單位,不斷提高其綜合網際網路化指數。天貓營銷平臺總經理家洛就表示:隨著電商化進程的進一步提升,廣泛的消費者並不一定在線下體驗所有的消費,而隨著線下渠道的進一步複雜化,線下渠道的進一步的高成本化,對於很多品牌來說如何向中國市場做進一步的下層滲透,則變得複雜又困難。
大品牌要做的,就是如何藉助天貓平臺資源優勢和用戶特性,從產品品質和差異化體驗上,去適配更廣泛的人群,並回饋加持到自身品牌。
比如拿酩悅軒尼詩來說,雙方正式牽手合作的當天,酩悅軒尼詩向現場嘉賓推薦的一款200毫升迷你香檳歡樂暢享裝(6瓶售價599元人民幣),這是酩悅軒尼詩首次為天貓特製的一款香檳酒,從外觀設計、款式打造、消費場景構造到容量選擇,都是一款全新的產品系列,非常符合新零售概念的所需,即產品的開發和生產,要隨著場景和人群的改變去改變。
「這個酒為什麼200毫升?酩悅軒尼詩和天貓雙方團隊,有大量涉及到人群,消費場景和價格戰略的溝通」。天貓營銷平臺總經理家洛強調到。
調整了實體店產品定位和營銷策略的A&F,提前在中國布局的實體門店,為這個125年的品牌,提前三年在中國沉澱下一批鐵桿粉絲。當天貓線上開設旗艦店的消息公布之後,從天貓A&F官店預定量的數據(大約單品在500件以上)來看,線下門店積累的粉絲,向天貓平臺的導入效應非常成功。
這也是天貓樂見的品牌商發展模式,天貓和品牌商的線下實體門店,並不是零和競爭關係,而是充分利用實體店在產品展示、顧客體驗、品牌沉澱及綜合售後的獨特優勢,為品牌方的線上線下一體化業務轉型,提供正向激勵效應。
不過,站在A&F的角度,入駐天貓,也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獲得業績保險閥門。A&F所屬的服飾大類,從來都是天貓乃至淘寶的第一品類,是各大服飾品牌,無論是時尚快品牌,國際大牌,還是類似韓都衣舍這些淘系品牌,角逐最為激烈的戰場。
擁有一批鐵桿粉絲的A&F,在天貓的業績增量,肯定不能僅滿足於那批鐵桿粉絲。是否像那些天貓上成功的服飾品牌那樣,根據當季潮流和消費者喜好,對產品從開發到設計的及時反饋與調整,就像酩悅軒尼詩為天貓特別定製的200毫升香檳款式一樣。或許就是A&F這家百年服飾巨頭在入駐天貓後,下步要考慮的重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