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看到這則消息時,我們興奮了很久。
在四川三打古拍到的雪豹,填補了雪豹在我國岷山地區分布的空白。
這將幫助研究者利用雪豹的出現點,了解雪豹的生活習性,制定更科學有效的方案來保護雪豹棲息地的生態環境。
而發現這隻雪豹背後的人和故事,也鼓舞著我們。
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保護區、越來越多熱愛自然的人們行動起來,加入野生動物保護行列,一起填補生物多樣性基礎信息的空白。
01三打古拍到雪豹了!
時間回到今年4月,一個平常的工作日,我在電腦上敲著字。突然收到來自三打古保護區的信息:
「拍到雪豹了!!!」
這個消息讓我立馬來了精神。
雪豹背影照 圖源/三打古保護區
三打古保護區在哪?相信很多人都有此疑問。
三打古保護區全稱四川三打古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北面的阿壩州黑水縣,岷山與邛崍山交匯區域。
三打古保護區位置示意圖
同時,這裡也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積最大、年紀最輕、離城市最近的冰川——達古冰川的所在地。
這裡距離成都市300多公裡,雖然沒有高速,但也只要6個小時車程。
達古冰川的景色
三打古保護區範圍內海拔跨度很大:從2800米到4800米,生態系統的垂直分布特別明顯,從針闊混交到針葉林,再到高山草甸,山的一側可以看出很明顯的植被變化。
上圖:海拔4000米處的高山草甸和裸巖
下圖:海拔2800米處的針闊混交林
遠離城市的喧囂,也讓這裡保持了完整的生物鏈。
根據紅外相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三打古保護區內有狼、赤狐、豹貓、黑熊、羚牛、水獺、巖羊、斑羚、川金絲猴、野豬等野生獸類,此外還有多種雉類。
生物鏈如此完整的地區,會不會有雪豹呢?
02 為什麼我們敢在這裡找雪豹?
全國已知雪豹分布點位圖 地圖數據來源見水印
這是通過現有文獻公布的全國雪豹分布已知點位,黃色的點是已知雪豹的分布地,紅色區域為三打古保護區的位置。
看不清?沒關係,放大點看。
三打古保護區周邊雪豹分布點位圖
這是三打古保護區周邊雪豹的分布點位圖。在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三打古保護區附近沒有雪豹發現。與已知發現雪豹的直線距離為145公裡。
那麼,為什麼我們敢在這裡找雪豹?有兩個理由:
一、這裡有大量的巖羊,而巖羊是雪豹的主要食物之一。
成群的巖羊在保護區內經常碰到
二、三打古保護區的海拔落差很大,能從2800米爬升到4800米,在超過4000米後,就是高山草甸區域,裸巖密布,是比較典型的雪豹棲息地。
這裡也是通過模型預測得到的雪豹適宜分布區域。
雪豹適宜分布區預測圖 圖源/肖凌雲
所以在2018年,我們帶著相機就過來了,對這裡的巡護員進行了一系列的培訓。
初期,傳回的照片還是巖羊和羚牛為主,沒有其它新物種的出現,更別說雪豹了。在雪豹團隊的支援下,我們學習了針對雪豹調查的紅外相機安裝技巧。
隨後,我們立即在三打古區域內進行了紅外相機監測區域的調整,再往上放,往4000多米放,往裸巖區域放。
終於,在2020年的春天,傳來了好消息,拍到了雪豹。
發現雪豹的那臺相機安放的位置(註:這個點位的海拔為4300米,處於保護區的核心區範圍內,是很適合雪豹活動的區域。)
03紅外相機背後的人
這次發現,填補了雪豹在岷山地區分布的空白,同時,也鼓勵了其他在岷山尋找雪豹的研究人員。
而這張照片的得來,必須的感謝一個人,那就是三打古保護區的巡護員——列幹多。
列幹多,藏族小夥,是三打古自然保護區的巡護人員,2007年參加保護區的工作。
在接觸紅外相機監測前,他和大部分巡護員一樣,是保護區聘請來進行清理垃圾、規範遊客行為、護林防火巡護等工作的。
列幹多在安裝相機
後來,保護區引進了一批紅外相機,需要人員來負責安裝。作為巡護員裡的積極分子,列幹多第一時間就開始了接觸紅外相機。
那個時候的紅外相機還沒有顯示屏,需要用外接遙控器進行設置,界面還是英文的。
在這種條件下,列幹多和他的夥伴們還是拍攝到了許多的野生動物。
早期使用的相機拍攝到的各種動物(從上至下分別為巖羊、綠尾虹雉、川金絲猴)
在保護區和山水的支持下,列幹多積極學習,迅速掌握了新的設備和技術。
2019年,由於列幹多的優秀表現,三打古保護區決定讓他專門管理紅外相機,上山安裝、回收相機的工作就由列幹多來主要負責了。
這下列幹多就完全放開來做了。一年的時間內,他一個人就安裝了二十多臺紅外相機。
列幹多最想拍的當然是雪豹了。為此,每隔一兩個月,他就會去看一下相機的成果。
他安放的相機裡,拍攝到了許多動物,狼、赤狐、鬣羚、林麝、川金絲猴等,羚牛和巖羊居多。甚至於後來,羚牛和巖羊出現的頻率高到讓每個人都「嫌棄」它們怎麼總出現在相機前。
但相機裡就是沒有雪豹。他一直沒有灰心,騎著自己的那輛摩託,一次次上山,尋找雪豹適合活動的區域和活動的痕跡,一次次安放。
列幹多和他安放的相機的合照
他說,他做的是自己最喜歡的工作,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每次拍攝到那些美麗的動物他都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他還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在一次上山巡護時,他與一隻林麝相遇,距離不到15米,那隻林麝看到他沒有驚慌失措地逃跑,而是與他面對面地對視了一分鐘。
他錄了像,但是從來沒有往外發,一直存在自己的手機裡。
我看了他錄像的內容,他一直在對那隻林麝說,趕緊走,別讓人抓到了。
林麝的活動範圍一般是固定的,如果你在一個地方發現了它,下次再來有很大概率還能看到它。
列幹多也清楚這個情況,所以他發現林麝後也沒有對外聲張,自己默默地拍攝完錄像後存在了自己手機裡,也沒有告訴過其他人他發現的這隻林麝的位置。
對於野生動物的保護,許多人都是默默奉獻著自己的力量的。
特別在那些不被人了解的非熱點區域,他們缺少關注度,也缺乏資金和技術,有的只是一片熱愛大自然的心和熱情。
這些人默默奉獻著。
或許他們使用的方式方法不夠科學,調查的數據暫時不能用於科學分析,但是他們卻可能做到日復一日、堅持不懈,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到最好。
列幹多是幸運的,而且努力也得到了回報,因為他發現了雪豹;三打古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有列幹多這樣的人。
或許,還有更多的人值得這種幸運。
對了,順帶提一句,在發現雪豹後,2020年5月,他負責的紅外相機又成功拍攝到了水獺。
水獺高清無碼正面照
-THE END-
作者介紹
.........更多關於我國的雪豹保護,你還能看.........
我們可能正在過早地樂觀和「消費」雪豹……
被邊緣化的雪豹大國,我們應該怎麼做?
保護雪豹,中國又前進了一步
雲貓 | 雲豹 | 老虎 | 華南虎 | 華北豹 | 豹貓 | 寵物豹貓 | 荒漠貓 | 猞猁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華北豹 | 四川金錢豹 | 荒野 | 西雙版納 | 山西馬坊 | 新龍 | 貓盟 | 長耳鴞 |黃鼠狼| 野豬 | 豹吃牛 | 帶豹回家 | 豹吃人嗎 | 喬治·夏勒 | 個體識別 | 尋豹啟事 | 貓盟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