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報導
參與:鄭麗慧、張倩
昨天,國際語音識別大牛、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nhs Hopkins University)教授、 語音識別開源工具 Kaldi 之父 Daniel Povey 在 Twitter 上表示,他將很快與小米籤訂一項工作協議,工作地點位於北京。此外,他還表示自己將於 2019 年底之前前往北京工作,且會招聘一個小團隊打造新一代的「PyTorch-y」Kaldi。
今年 5 月份,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生抗議事件發生後,Povey 教授因反對學生抗議遭學校停職,後來他又拒絕了 Facebook,計劃加入中國公司。機器之心獲知,Povey 教授曾於 9 月中旬來到中國,與多家公司進行交流,後來他宣布以兼職顧問的身份加入北京初創公司愛數智慧。從今日的信息來看,Povey 教授最終的去向也將敲定。
Twitter 信息發布後不久,就有人表示想進入小米和這位大牛共事,並問道,「小米收實習生嗎?」「和您共事需要哪些技能?」對此,Povey 回答稱:「我們可能會考慮先僱傭全職員工。一起工作需要的技能不只是 Kaldi,還要有深厚的 C++、Python 功底,而且 Python 方面的知識可能更加重要一些。」
此外,帖子底下還有一些列隊歡迎的中國網友。
這位如此受歡迎的語音識別大牛究竟是何許人?有何過人之處?我們先來看一下他的經歷。
Kaldi 之父——Daniel Povey
Danial Povey 是語音識別領域的專家,他曾主導開發了語音識別工具庫 Kaldi,該工具庫支持多種語音識別的模型的訓練和預測,很多國內外語音技術公司的研發測試都是從 Kaldi 起步的。Kaldi 目前已經擁有 6600+的 Star 量,被認為是業界語音識別框架的基石。它集成了多種語音識別的模型,包括隱馬爾可夫和最新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在語音識別方面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
Danial Povey 本科和博士都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2003 年在劍橋大學拿到博士學位。
畢業之後,他曾先後加入 IBM、微軟等科技巨頭,並於 2012 年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
他從 1999 年起就開始發表關於語音識別和處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在 Google Scholar 上,Povey 的被引用次數超過了 20000 次。
他不僅是語音識別軟體 Kaldi 的主要開發者,還是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可以說是 Kaldi 之父。這篇關於 Kaldi 的論文引用次數就已經達到了 3000 多次。
從以上履歷可以看出,由於在語音識別領域舉足輕重的地位,Povey 一直是各大科技公司和高校的青睞的人才,他的職業生涯似乎也一直是順風順水,直到今年年初捲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生抗議事件。
因捲入學生抗議事件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離職
離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以前,Daniel Povey 一直負責學校(CLSP)語言語音處理中心的工作。
他突然離職的原因也是非常與眾不同:
今年 4 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內出現了學生抗議事件。學生們抗議的目的是要求 JHU 取消最近批准的建立一支私立警察部隊計劃,終止與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部門的合同,目的是「為了保護大學裡的黑人、黃種人、同性戀者以及所有被邊緣化的人。」
學生們舉行了靜坐示威和佔領行政大樓的抗議,開展了長達一個月的靜坐示威,並封鎖了 Garland Hall——用鐵鏈鎖住門,遮住窗戶,導致大學不得不暫停或重新安排財務援助、殘疾人幫助、學術諮詢和學生籤證等服務。
關鍵是,CLSP 的機房就處在被佔領的樓中。因為缺乏維護,機器和數據都面臨被損壞危險。為了保護數據,Povey 選擇闖入機房,在此過程中與學生產生矛盾。
事件之後,校方給予 Povey 行政休假的命令,之後又宣布辭退 Povey。
對於校方的處理方式,Povey 在公開信中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以下為他的公開信內容:
「我將於 8 月 19 日起在西雅圖 Facebook 入職工作。我將繼續與自己的學生和合作者展開遠程合作。我將於本月 31 日正式離職霍普金斯大學。我已經有了備選工作計劃,因而會早點離開霍普金斯大學。」
鑑於這次非比尋常的離職原因,Povey 也在公開信中表達了對校方的不滿,認為校方在處理這件事情上不公平,甚至偏袒了參與抗議的學生團體。
「...... 從本質上來說,我是因為可能發生的事情被解僱的,而那些學生們卻可以不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受到懲罰。」
說不清孰是孰非,總之這件事過後,Povey 正式離開了工作 7 年的霍普金斯大學,轉投業界。
跳槽 Facebook?並沒有
但是 Povey 的跳槽之路略顯坎坷:計劃於 8 月 19 日入職的 Facebook 給他發了一封郵件說到,「通常我們不會聘請在上一份工作中因為安全問題而被解僱的人,但你作為顧問為我們工作的一年期間並沒有引發任何問題,所以我們相信自己可以做出獨立判斷,以決定你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期間的行為是否會影響我們僱傭你的決定。」
安全問題?儘管這份郵件中並未收回對 Povey 的聘用,只是說要接受為期六周的獨立調查,但這種態度激怒了 Povey。
可能是因為對這種「莫須有」的懷疑太過反感,在 Povey 眼裡 Facebook 的態度和 JHU 沒有什麼區別,乾脆拒絕了 offer:
「因此我決定拒絕這一職位邀請,整個事件似曾相識(déjà vu)。」
兜兜轉轉以後,Povey 說自己考慮去中國公司或高校任職,並在 9 月中旬來到中國和多家公司進行了交流。
他選擇了中國
九月底,Daniel Povey 在社交網絡上確認自己已經加入中國創業公司愛數智慧,但並不是全職。
「已有很多報導說我加入愛數智慧,這是事實,但它不是全職工作,只是兼職顧問!我仍然沒有決定我的主要工作。」
於是 Daniel Povey 究竟會選擇哪一家中國公司成為全職僱員,成了圈內熱議的話題。
對於 Povey 入職小米的信息,機器之心也向小米公司做了確認,小米方回復稱「目前還不確定」,但同時也表示,Povey 教授中國行期間確實與小米進行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