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偷活:愛畫蟲子的齊白石 心裡住了個小男孩

2021-01-08 網易時尚

十年之前,北京畫院開始用十年時間,給齊白石辦十個展覽。第一個展覽就是草蟲展,叫做「草間偷活」。

在齊白石的草蟲畫和花鳥畫中,經常出現這四個字。

中國歷來本無公民,只有草民。若加上生逢亂世,更是命如草芥。齊白石經歷了中國幾十年的動蕩和戰爭,他一定見過很多毀滅和死亡。

《白石詩草二集·自序》中就說了他在紫荊山下躲避戰亂的情景:

越明年(1918年)戊午,民亂尤燥,四野煙氛,竄無出路。有戚人居紫荊山下,地甚僻,茅屋數間,幸與分居,同為偷活。……綠蟻蒼蠅共食,野狐穴鼠為鄰。如是一年,骨與枯柴同瘦,所有勝於枯柴者,尚多兩目,驚怖四顧,目睛瑩然而能動也。

偷活一年,瘦的和枯柴一樣,與枯柴唯一不同的,是多了兩隻眼睛,看四周的時候,總是帶著驚恐。

1920年,他返回北京,在一方「阿芝」朱文印的邊款上刻下這樣幾個字:「庚申四月,白石自製。時故鄉再四兵災,未知父母何處草間偷活,妻子仍舊紫荊下否?」

世道不好,我的親人啊,你們還卑微的活著嗎?活著就好啊。哪怕是偷活,哪怕如飄萍,也總會有一處寄萍堂來安放我的肉身。

《三體》中,吞食者星球稱人類為「蟲子」,齊白石說,是啊我就是蟲子,讓我偷偷的活下去。

釋迦牟尼喝水前要用紗布過濾,因為「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

佛會愛惜每一隻蟲。

草間偷活 齊白石 鏡芯 紙本 墨筆 40.5cm×20cm 無年款 北京畫院藏

泥土的生命力

中國歷代都不乏擅畫草蟲的名家,工筆如五代黃筌的《寫生珍禽圖》、北宋趙昌的《寫生蛺蝶圖》,南宋佚名畫家的《豆莢蜻蜓》等等等等。他們或擅工筆,或重寫意,但是,在他們的筆下,草蟲僅是花草的點綴而已。

豆莢蜻蜓 南宋 佚名 冊頁 絹本設色 27cm×23cm 無年款 故宮博物院藏

而在齊白石的畫中,草蟲雖與真蟲大小無異,卻成為真正的主角與視覺中心。

有一次,他看婁師白畫螳螂,問他:「你數過螳螂翅上的細筋有多少根?仔細看過螳螂臂上的大刺嗎?」「螳螂捕食全靠兩臂上的刺來鉗住小蟲,但是你這大刺畫的不是地方,它不但不能捕蟲,相反還會刺傷自己的小臂。」

他在《壬戌雜記》記述自己58歲前後畫蟋蟀時說:

餘嘗見兒輩養蟲,小者為蟋蟀。有善鬥者,而無人使,終不見能;有未鬥之先,張牙鼓翅,交口不敢再來者;有一味只能鳴者;有緣其一雌,一怒而鬥者;有鬥後觸髭鬚即捨命而跳逃者。大者乃蟋蟀之類,非蟋蟀種族,既不善鬥,又不能鳴,頭面可憎。有生於庖廚之下者,終身飽食,不出庖廚之門,此大略也。若盡述,非丈二之紙不能畢。

他像觀察孩子一樣去觀察蟋蟀的性格,有好鬥勇武的,有虛張聲勢的,有隻會亂叫的,有為了女娃打架的,還有膽小如鼠,碰一下觸鬚就沒命逃跑的……

他一定不是五十多歲才觀察到這些蟲子的性格的。在他被稱為阿芝的童年,在湖南湘潭那個山清水秀的農村,迎著風奔跑在山間地頭的小男孩,蟲子是他們最好的朋友。

想起我小時候,也在家鄉的山上抓蛐蛐逮螞蚱,終日亂跑,毫無目的,毫無回報。但那些陽光、風、飛鳥和蟲鳴,深深地植入了我的生命,成為基因,讓我現在大都市的生活中,也會偶爾停下蹲在路邊看螞蟻搬家,去撿一朵泡桐樹的落花。

這些基因是泥土裡的,是中國人說的地氣兒。

所以你一定要看到齊白石筆下的地氣兒,那種和泥土的聯繫,那種對一草一木一花一蟲生命的完全尊重。

阿芝這個小男孩,一直住在齊白石心裡。

現存齊白石最早的草蟲作品 為胡沁園夫人所繪《花卉蟋蟀圖》 齊白石 團扇 絹本設色直徑24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絕對技術派

齊白石對蟲子的感情,以及表現出的生命力,讓人展顏感動。但他的技術,則讓人拍案叫絕。他是不折不扣的技術派。

齊白石的忘年交黎錦熙在《齊白石年譜》中這樣回憶:

辛丑(1901)以前,齊白石的畫以工筆為主,草蟲早就傳神。他家一直養草蟲:紡織娘、蚱蜢、蝗蟲之類,還有其他生物,他時常注視其特點,做直接寫生的練習,歷時既久,自然傳神。

另一位朋友龍龔在《白石傳略》中也提到齊白石曾經養過許多昆蟲,且進行了相當多的寫生:

從1909年到1919年十一年,速寫的或工細的畫在毛邊紙上的畫稿,最少也在一千張以上。每個畫稿都不出一張信紙大,有的畫幾隻蟲,有的畫一隻鳥,有的甚至是打亂了的花瓣或折下來的樹葉,每一張都附記月日,作些題識。

若沒有那一千多張的寫生稿,也不會有後來令人驚絕的白石草蟲。

寥寥幾筆就勾勒出的透明感,將薄如蟬翼四個字擺了在畫上。前腿尖端的小刺,觸鬚,仿佛一碰就會動。

蟬 齊白石 30.5cm×30.5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蛾子的翅膀有強烈的毛絨感。齊白石在表現這一點上,用乾濕恰到好處的淡墨,反覆皴染。我不想用栩栩如生這個詞,覺得有點俗,但又想不出另外的什麼詞,真實想法是,忍不住想要摸一下。

而他在畫蜜蜂時,畫出蜂翅的動感,就更加稱奇了。右下這隻蜜蜂的蜂翅的高頻扇動,分別用三筆淡墨皴染出,而細細幾筆勾勒出的蜂腳,正在蹬著空氣用力似的,下一秒就要衝向前方。

齊白石沒有學過西方的素描,仍具有超人的造型能力,可以非常準確地塑造形象,甚至他筆下的草蟲很多也符合西方的透視規律,特別是北京畫院收藏的一隻正面的灶馬(蟲名)。

中國傳統繪畫中很少有表現正透視的形象,僅唐代韓滉《五牛圖》中畫過一頭正面的牛。一隻僅盈寸的灶馬,具有高難度的透視關係,但齊白石卻在紙上將一隻與觀眾直視的灶馬畫活了,似乎稍有動靜,它就會一躍而起,跳到你的面前。

灶馬(局部)齊白石託片紙本設色 33.5cm×31.5cm 無年款北京畫院藏

灶馬的照片

造型能力 結構

北京自然博物館昆蟲分類學教授劉思孔,看了齊白石工蟲畫後說:

畫中的昆蟲,如果細分可能有近百個種類,像他畫的蝗蟲,就有稻蝗、飛蝗、車蝗等。國畫中如此多的蟲子形象,能讓研究昆蟲分類學的人一下子看出畫的是什麼。他畫的菜粉蝶,翅脈非常逼真。畫的螳螂捕螞蚱,螳螂正準備出擊的形態也非常準確。這工夫讓人無比佩服。


齊白石筆下的草蜻蛉與真實的草蜻蛉對比

齊白石筆下的天牛和真實的天牛對比

齊白石筆下的蟈蟈和真實的蟈蟈對比


齊白石筆下的蛾子和真實的蛾子對比

蟬 齊白石 30.5cm×30.5cm 無年款 紙本設色 北京畫院藏

齊白石筆下的蟬與真實的蟬對比

寫生而後寫意,寫意而後複寫生

齊白石的工筆草蟲很珍貴。比如,我們先來看一張著名的潤格。

已出門之畫,回頭補蟲不應。

為啥呢,一隻蜜蜂要十塊錢,不便宜的。

貴有貴的道理,我們看看齊白石弟子胡佩衡回憶齊白石畫草蟲的過程:

畫工筆草蟲先要選稿,從寫生積累的草蟲稿中找出最動人的姿態,然後把無關的部分去舍加工,創造出精練而生動的藝術形象來。

把這形象的輪廓用透明薄紙鉤描下來成定稿。

畫工筆草蟲,先把擬好的草蟲稿子用細骨針將外形壓印在下面紙上。

把稿子放在一旁參考著,用極纖細的小筆,用寫意筆法中鋒畫出。

雖然是在生宣紙上,但能運筆熟練,筆筆自然。細看草蟲「粗中帶細,細裡有寫」,有筋有骨,有皮有肉,非有數十年粗細寫生工夫是畫不到的。

十年功夫,賣十塊錢,還貴嗎?

我是多麼懷念那個十塊錢的時代,哪怕需要攢三個月的工資,至少還有個盼頭。如今,我只能盯著這些寶貝,想著,總有一天吧,總有一天。

齊白石的草蟲畫1920年後大受歡迎,但他已老眼昏花,再畫這種工細作品,有些苦不堪言。更重要的是,這樣細緻的工筆,不能抒發他的本來心性。在《白石詩草》中,他說:「餘平生工致畫未足暢機,不願再為。」

他也時時感到兩種畫法的矛盾,以及達到形神俱似的難度。在1922年的日記中寫道:「大墨筆之畫,難得形似;纖細筆墨之畫,難得神似。此二者餘嘗笑昔人,來者有欲笑我者,恐餘不得見。」

此冊之蟲,為蟲寫工致照者故工,存寫意本者故寫意也。三百石印富翁記。【鈐印】木人(朱文)

後來,他的工蟲畫反覆經過「寫生而後寫意,寫意而後複寫生」的過程,最終達到「形神俱見」的高度,他的工筆草蟲雖極寫實,卻不是死的標本,充滿生機與活力。

最終,他將工蟲與大寫意花卉結合起來,創立了「工蟲花卉」的獨特樣式,一粗一細,一動一靜,結合的讓人心動。

十年之後,北京畫院,從全國各地借來了誕生於白石筆下的這些蟲子,重新辦了一個展覽,叫做「可惜無聲」。「可惜無聲」是齊白石那套曾經賣了九千多萬的工蟲花卉冊頁,龍美術館也慷慨借出了。白石覺得這些畫面真美,唯一可惜的是,沒有聲音。北京畫院的策展人用了很多心思,去好好地展現這些輕盈的小生命,做成這個「薄如蟬翼」的展覽。

每個人都應該去欣賞。去仔細看看吧,那大地裡長出來的,阿芝和他的朋友們的生命。

(來源:民國畫事 作者:畫事君)

本文來源:網易藝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工蟲花卉,形神俱見,草間偷活:齊白石筆下的草蟲世界
    亂世離人,草間偷活面對亂世,命如草芥,齊白石感到深深的無奈與無力。草間偷活的蟲子自然引起他的共鳴,於是將它們繪諸紙上,以寄託亂世之感。對草蟲的關注,也是齊白石對早年鄉村生活的一種留戀。草間偷活,這是齊白石的草蟲畫中常常出現的字樣。這四個字,是身處亂世的自況,也是他對紛亂時世的感慨。齊白石活了近百年,恰恰歷經了中國最動蕩、最混亂的苦難時期。對草蟲的關注,也是齊白石對早年鄉村生活的一種留戀。他的同鄉沈從文在北京生活多年,成為大學教授,依然宣稱:「我是一個鄉下人」。
  • 齊白石:草間生活氣自豪
    畫的分科裡,「草蟲」不見得獨立成一門。北宋末的《宣和畫譜》,把它附在卷二十的蔬果中。幾本較早的唐宋畫史裡,提到畫家的擅長時,倒是可以讀到某某擅「草蟲」的記載。說起草蟲畫,總以詩和畫,詩人吟詠,多識草木蟲魚之性。畫家下筆,力求豪奪造化,思入妙微。正如詩人一般,觸目所及,草間昆蟲雖是小小動物,種類繁多,相貌不同,而其翻飛鳴躍,姿態也具有各色各樣的美感,足以讓畫家描形繪狀。
  • 羅元欣:齊白石畫呆萌小鳥所藏的真意
    磚紋若鳥稿 29cmx21cm 託片 北京畫院藏釋文:己未六月十八日與門人張伯任,在北京法源寺羯磨寮間話,忽見地上磚紋有磨石印之,石漿其色白正似此鳥,餘以此紙就地上畫存其草,真有天然之趣法源寺仍在,物是人非,已經不知道當年齊白石住的是哪一間廟舍了。若鳥的磚紋還在乎?齊白石借住在南城法源寺的廟舍中,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住在這裡了。
  • 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談齊白石:他的字畫像微博(圖)
    他的字畫有點像微博,還留給後人不少謎團;他其實最天真,愛錢愛得很乾淨……上周六,北京畫院副院長,北京畫院美術館、齊白石紀念館館長吳洪亮現身石家莊美術館,圍繞正在該館舉行的「對『畫』大師—齊白石藝術展」,舉辦題為「人生若寄——近觀齊白石藝術」的講座,深入解讀了齊白石其人其畫,記者擷取部分精彩片段與讀者分享。
  • 齊白石一幅3尺小畫為何能值2千萬?專家:因為齊白石放了句狠話
    有畫說|本期導讀在一次極為平常的逛街時,一個年僅36歲的中年男子在首都琉璃廠偶然發現了一幅齊白石的三尺小畫,這幅畫並不算出奇,這個男子差不多算是撿漏的價格買下了這幅三尺小畫。這個男子帶著這幅小畫去到了齊白石家,並將這幅他淘來的畫作拿給齊白石查驗,齊白石看到這幅畫後激動不及連連稱謝,並對這個男子予以重謝從此引為知己。五十七年後,這幅三尺小畫被這個男子的後人賣出了兩千多萬的高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幅三尺小畫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能讓這幅畫如此值錢呢?
  • 除了蝦,齊白石還會畫蒼蠅蛾子蝗蟲蟈蟈花蝴蝶
    如果說,每一個名人都有一個代表作的話,那這個作品就代表著這個人的最高成就,甚至能與之畫上等號。比如說到小燕子,那就是趙薇,說到上海灘,那就想到周潤發,說到阿里巴巴,就能想到馬雲。在繪畫領域也是一樣的,說到《向日葵》就讓人聯想到梵谷,說到《蒙娜麗莎的微笑》就聯想到達文西,說到畫蝦的一把好手,那當然就是中國畫壇大師齊白石啦。齊白石的蝦畫得確實傳神,堪稱一絕,他筆下的蝦透明靈動,不是活蝦勝似活蝦。白石老人的蝦光芒太盛,以至於掩蓋了他另外的繪畫造詣。很多人不知道,齊白石除了蝦,還畫了別的什麼。
  • 齊白石畫的這隻怪鳥 據說賣了4.2億
    上面這隻怪鳥,是齊白石第三次北漂時的一張小畫稿,據說賣了4.2億!有人給它取名叫「趣兒」!齊白石在上面寫道:己未六月十八日與門人張伯任,在北京法源寺羯磨寮間話,忽見地上磚紋有磨石印之,石漿其色白,正似此鳥,餘以此紙就地上畫存其草,真有天然之趣。齊白石所說的法源寺,是他北漂時常常借住的一座廟舍。法源寺位於北京宣武門外教子胡同南端東側,建於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是北京最古老的名剎。
  • 齊白石畫鼠,畫成兔子,為何成天價名畫?專家:看「鼠」字咋寫的
    齊白石每年都會畫一些當年生肖題材的應景畫,在庚子年齊白石當然會畫很多「鼠畫」,他一生經歷過七次鼠年,但留下的「鼠畫」卻當屬一九四八年的那批最有名,其中一幅《豐年多鼠》更成了天價名畫,價值一千零九十二萬位列《鼠畫》第一貴。
  • 齊白石畫2隻小蟲,天牛加蟋蟀價格240萬,敬仰!
    正是因為齊白石作畫具有很率真很隨性的這種藝術風格,所以他的許多小畫非常有故事,有背景中的情趣和趣味。在書畫藝術品收藏市場,我們不但要看齊白石繪畫藝術的精湛技法,還可以通過觀賞這些畫體驗到老一輩藝術家畫隨我心的這種藝術創作境界。正是這種境界的存在,讓齊白石的書畫藝術有了獨樹一幟的人文風格,一幅畫不但有技術,並且有故事,所以必然是收藏和拍賣的關注重點。
  • 齊白石畫的小蟲子,翅膀上的脈絡清晰可見,是一位寫實畫大家!
    在齊白石的傳世作品之中可以看出他的畫是以大寫意為主,很多人對他的寫實畫會感到陌生,甚至認為齊白石不具備寫實基礎,那麼我們可以從他的工筆草蟲畫之中找尋答案。齊白石早年學畫是從自學開始,當時的他還是一位木匠學徒,白天做木匠活,閒下來之後才學畫畫,這個時候的齊白石對筆法,墨法、繪畫技巧也是一知半解,所以說年幼的齊白石在畫壇並沒有什麼名氣。
  • 齊白石畫老鼠真實,比黃永玉的更有味,卻比不過劉繼卣的聰明
    國畫大師齊白石最擅長的就是畫花鳥魚蟲這類小動物們,其實他畫鼠也是蠻有意思的。齊白石畫鼠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也是屬於齊派畫法之中的精神所在,那就是把動物與植物帶入到繪畫的情節之中。 從農村木匠出生的齊白石,畫鼠自然是非常的真實,尤其是他把鼠的那種頑皮與偷摸的形象畫得非常的生動和趣味性
  • 齊白石畫了一隻鳥,網友嘲笑是兒童畫,專家:放大看才是最高境界
    說到畫壇界很有名的人物,大家都會想到齊白石,他這一生都奉獻在了書畫上,自然留下了不少寶貴的作品,而且每一幅價值都很高,他作為一名國畫大師,熱心追求山水畫和花草魚蟲,都畫得栩栩如生,尤其是蝦,已經刻在每一個人的心裡,成為了無人能超越的經典。
  • 齊白石熱衷畫老鼠,背後原來是有原因的!
    齊白石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繪畫大師,他的作品接地氣,只畫他見過的東西,所以為大家喜聞樂見。齊白石先生畫過數不清的老鼠題材作品,足見他對畫老鼠是十分熱衷的,這是為什麼呢?白石老人畫的鼠畫,常有題詩出現,內容詼諧,寓教於樂,發人深思。「蠟燭先明如白晝,不愁人見豈為偷」。這是白石老人在《鼠燭圖》上的題句,在燭光熠熠中,三隻老鼠在吃花生。不是摸黑背人怎麼能算偷呢?題句從老鼠的角度,以鼠喻人,調侃一些人明明做了錯事,還為自己的行為狡辯,讀來令人忍俊不禁。對偷自己畫的人,老人也不客氣,記錄在畫上,謂之「鼠輩」。他還曾畫鼠,諷刺投機鑽營、目光短淺之人,頗堪品味。
  • 齊白石畫5隻老鼠,看著有趣,收藏價值1000萬
    從此再也沒有人懷疑過齊白石的工筆技法,他於是可以專心寫意他所見過的東西,從而創立了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實踐與理論,成為可以畫論春秋傳承的精髓。今天我們不看齊白石前輩大師所畫的工筆作品,主要看一下他畫的一些寫意作品,因為今年是鼠年,所以咱也不說齊白石畫的蝦子了,也不說齊白石畫的牡丹、荷花這三絕了,主要看一下齊白石畫的小老鼠是什麼模樣。
  • 鑑賞|有史以來最愛畫老鼠的畫家是誰
    今天是農曆鼠年正月初一,中國古代繪畫中,以老鼠入畫則極少,存世畫作中最早的一件是傳為元代錢選的《瓜鼠圖》,而說到有史以來最愛畫老鼠的畫家,那大概非齊白石莫屬。我們借齊白石一套畫鼠的作品給大家拜年啦!雖然不屬鼠,並不影響齊白石對老鼠這一繪畫題材情有獨鍾。不知道齊白石何時開始畫鼠,早年幾乎未見畫鼠之作。七七事變後, 齊白石閉門謝客, 拒絕日偽頭目索畫, 也不賣畫, 寧可挨餓也不喪失氣節。他曾在門上貼出13個大字:「白石老人心臟病發作, 停止見客。」據說他曾創作了一幅《群鼠圖》來嘲諷日偽漢奸。在畫上老人寓意深長地寫道:「群鼠群鼠,何多如許!何鬧如許!
  • 這是世界上最貴的小烏龜!345萬!
    上面就是那個賣了345萬的小烏龜! 齊白石不但在筆墨語言上開宗立派,而且對於題材的涉獵也足以睥睨古今了,少見生僻者無不涉及,例如:老鼠、蒼蠅之類。在平凡習見的景物中寄託了老人對自然萬物質樸而深沉的愛戀。草間偷活,筆底生機往往是齊白石繪畫最為打動人的地方。
  • 齊白石傳人-少白湯發周談:為啥齊白石畫的蝦拍賣一百萬元錢一隻
    7年前深圳文博會,齊白石的一幅《龍騰》百蝦圖被現場拍賣出1.2億元錢天價,相當於齊白石每隻畫的蝦拍賣出120萬元錢一隻。這位活了近一個世紀跨三朝的畫家齊白石,為什麼齊白石畫的蝦如今拍賣一百萬元錢一隻?今天請齊白石傳人-少白湯發周先生為大家重點揭秘一下為什麼齊白石畫的蝦拍賣一百萬元錢一隻?
  • 「人罵我,我也罵人」——關於齊白石的諷世畫
    當年的民間藝人做這個小官僚模樣的不倒翁,原不過是借題發揮,開個小小玩笑,齊白石畫完後題上他那兩首詩,完全就成了指桑罵槐。泥做的人偶哪來什麼心肝?但他偏要在這中空的泥偶裡去找心肝,找不到,還要說你除了用那頂官帽炫人,怎麼會有常人的心肝呢? 齊白石最初畫這個題材大約是在1922年到1925年之間,他定居北京最初的幾年中。
  • 齊白石畫小蟲子讓人嘆服,簡直就是活物,專家:放大10倍後看
    對於喜歡畫畫的人來說,相信沒有人是不知道齊白石大師的,齊白石那絕對是近現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國畫大師,他老人家的畫如今被大量的收藏家和商人所喜歡,而且在拍賣會中,齊白石的畫也是屢創新高,其中迄今為止拍出的最貴的齊白石畫,那就是他送給好友的那幅《山水十二條屏》,被拍出了9.315億的天價。
  • 別人畫中的齊白石,宛如一個「老頑童」,讓人樂不可支
    別人畫中的齊白石,宛如一個「老頑童」,讓人樂不可支 文/文涓 他是最著名的繪畫大師之一,他出身貧寒卻生性樂觀,他是木匠出生,卻終成一代國畫大師,這個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齊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