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稱霸南亞的印度,為何不敢對尼泊爾下手,原來有這支軍隊存在

2020-12-05 張生全精彩歷史

印度自獨立以來,不斷對周邊國家領土進行整合,吞併錫金、控制不丹,出兵斯裡蘭卡,橫行克什米爾。處處以南亞霸主自居。但是,面對東西南三面均被印度包圍,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尼泊爾,垂涎三尺的印度,卻始終沒有將其吞併。這是為什麼呢?

除了在英國殖民歷史上沒有繼承性,尼泊爾體量較大之外,驍勇善戰的尼泊爾廓爾喀僱傭兵,才是令印度人不敢對尼泊爾懷有非分之想的主要原因。那麼,能使不可一世的印度,都忌憚三分的廓爾喀僱傭兵,究竟有多厲害呢?

(廓爾喀僱傭兵)

廓爾喀僱傭兵,最初起源於尼泊爾加德滿都以西的廓爾喀村,是一個山地民族。過去主要分布在尼泊爾中西部山區的廓爾喀、帕爾帕和加德滿都谷地。是由12世紀從印度遷入的雅利安人與當地人的混血後裔。

廓爾喀人雖然身材不高,但是長年的山地狩獵生活,練就了他們吃苦耐勞、英勇善戰的精神和強壯的體魄。近身肉搏和山地作戰,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廣為流傳的「戈戈裡彎刀」,俗稱「狗腿刀」,不僅是尼泊爾的國刀,更是廓爾喀僱傭兵的標誌性佩帶武器。每一把彎刀的刀背上,都刻有主人的名字,一直陪伴他的一生,是廓爾喀士兵的榮譽象徵。據說,這種彎刀一經拔出就必須見血,可見它的冷酷與可怕。

19世紀初,印度的殖民統治者英國,入侵尼泊爾。以3萬之眾攻打1.2萬尼泊爾廓爾喀士兵。在為時兩年的戰爭中,廓爾喀軍人的驍勇善戰,贏得了英國人的尊重和讚嘆。一位曾經參加過戰爭的英國士兵,在日記中寫道:「這是我此生從未見過的對手,他們鎮定勇敢,從不逃跑,更不畏懼死亡,哪怕戰友的屍體在身邊已堆積如山……」。

就這樣,經過兩年的浴血奮戰後,英國人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

最後,雙方籤訂和平協議。英國人享有招募英勇的廓爾喀人為僱傭兵的特權,尼泊爾仍然保持獨立。從此,廓爾喀僱傭兵的威名走向世界。

(反殖民起義戰爭)

1857年,印度爆發反殖民起義,英國組建的廓爾喀僱傭兵聯隊,在平亂戰鬥中表現英勇,不畏生死,為英國的殖民統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1919年,在抗議英殖民當局暴政的阿姆利則慘案中,廓爾喀僱傭兵在英軍上校戴爾的命令下,用機槍向和平示威的人群掃射長達數十分鐘,造成數千名印度人死於非命。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廓爾喀僱傭兵,英國對南亞的統治,很難延續到20世紀。他們以遠低於英國士兵的薪水,絕對忠誠地為英國徵戰。過去200年間,廓爾喀戰士代表英國,轉戰世界各地。

二戰時,共有20萬廓爾喀僱傭軍參與英軍作戰,4.5萬人戰死。

英國哈裡王子親臨阿富汗戰場時,英國女王指定由廓爾喀士兵隨身保護。

敦刻爾克大撤退和諾曼第反攻登陸時,廓爾喀士兵更是衝鋒在前。

(馬島戰爭)

1982年,英國和阿根廷為了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爆發了馬島戰役,也是由遠徵的廓爾喀僱傭軍團取得了勝利。

另外,朝鮮、馬來西亞都曾留下過廓爾喀人衝鋒陷陣的身影。

正是由於廓爾喀軍團戰鬥中的優異表現,他們受到來自英國王室的數十次接見,並有26人獲得英國軍人的最高獎賞——維多利亞十字勳章。

在殖民歷史上飽受廓爾喀軍團鎮壓殺戮,心有餘悸的印度人,在1947年獨立時,根據英印尼三方《加德滿都協定》,瓜分了80%的廓爾喀僱傭軍團,規模達到18個戰鬥營,成為印軍的作戰王牌部隊。同時,印度還提出和英國同等的待遇,擁有在尼泊爾境內招募廓爾喀人,補充僱傭軍團的權利。

在印度人眼中,廓爾喀人是情感遲鈍、內心冷漠的民族。正如當年的印度陸軍元帥薩姆·馬內克肖說的:假如有人說他不怕死,如果不是在說謊,那他肯定就是一個廓爾喀僱傭兵。

而正是這個原因,才使他們成為忠誠優秀的殺戮工具。他們恪守誠信,忠誠可靠。戰鬥中極為冷靜,從無惻隱之心。這也是印度對廓爾喀士兵既愛又怕的原因。

目前,印度每年從尼泊爾招募的廓爾喀僱傭兵有數千名,總量已達到四萬多人。

多年來,印度在對外的領土擴張整合中,總是把廓爾喀僱傭兵團推到戰爭前沿,為其的南亞霸主夢想開路。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對尼泊爾下手。

因為他們知道,如果軍事入侵或吞併尼泊爾,龐大的印度廓爾喀僱傭兵將會掉轉槍口,把出鞘見血的「戈戈裡彎刀」指向印度。雖然他們為錢而戰,情感冷漠,但對家園對祖國的熱愛,卻從未改變。

(參考史料:《廓爾喀人的徵戰傳奇》)

相關焦點

  • 印度與尼泊爾為何沒有翻臉了呢?別說啥邊境爭端,誰都拿對方沒招
    印度作為南亞的第一大國,對於周邊國家有相當大壓力,尤其是對一些小國完全擁有壓制性優勢。但是在2020年,人們發現印度在對待尼泊爾的態度似乎出現了一些問題。經過對比,不難以發現有點拿尼泊爾沒辦法的樣子,印度不敢以大欺半,收拾尼泊爾嗎?沒錯,這不是什麼理念,而是現實。
  • 印度作為南亞大國,為何總對周邊國家的領土感興趣?
    近期印度相繼與周邊多國發生領土爭端,為了應對周邊局勢發展,印度開始向拉達克和安達曼群島增兵,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氣勢。印度作為一個南亞國家,這些領土爭端基本上都是由印度挑起,那麼印度為何對周邊國家領土這麼感興趣呢?
  • 120架蘇30陳兵克什米爾,5千人佔山頭,印度刺刀懟臉,這仗打定了
    上述發言來自印度官方,雖然發言內容很多,但總結起來只有一句話:「這仗老子我打定了!巴基斯坦接招吧」。而就在印度官方發言同時,印度120架蘇30MKI重型戰鬥機已經抵達前線機場,5000人先鋒部隊跨過控制線搶佔克什米爾山頭。看得出來,印度這次是志在必得。
  • 印度在南亞的黑歷史之:經濟封鎖尼泊爾
    尼泊爾也是被印度封鎖的國家,它的西南東三面與印度接壤,北部與中國接壤。長期以來,尼泊爾的絕大部分物資都要通過印度口岸進口,同時自己的物資也要通過印度出口,如果印度關閉口岸,切斷物資供應,那麼尼泊爾用不了多久就會崩潰。
  • 南亞經濟「寒冬」盤踞:區域大國復甦緩慢 下行風險依舊存在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南亞經濟「寒冬」盤踞本報記者 施普皓2020年,南亞新冠肺炎疫情總體嚴峻,包括印度在內的南亞各國經濟發展均遭受嚴重衝擊。世界銀行近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顯示,2020年,南亞地區經濟估計將萎縮6.7%,2021年預計將增長3.3%。由於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加之失業率上升等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南亞地區的經濟仍處於「寒冬」中。區域大國復甦緩慢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是南亞地區三大主要經濟體,同時也是該地區疫情情況最為嚴峻的3個國家。
  • 南亞霸主不受喜歡,周邊國家都討厭它,實在是太過膨脹!
    南亞最近幾個月攀上了軍事戰火的的焦點榜首,因為其地區內有個叫印度的不斷的在邊境上煽風點火,一次性得罪了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如今邊境線上的局勢劍拔弩張,非常的危急。按照印度的膨脹程度,和周邊國家發生衝突矛盾是必然的事情,由此來看也能夠想像得到印度和周邊國家的關係差到什麼地步,作為一個南亞的軍事大國,卻經常和周邊的小國發生衝突,印度這是想要找存在感嗎?不得不說,南亞的許多國家對印度都沒有什麼好感,它幾乎是得罪了所有的南亞國家,為何印度這麼的招人煩?
  • 印度自稱南亞霸主,為何如此傲嬌,從地圖中了解印度的3大優勢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的鄰國印度,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是南亞印度次大陸上的國家,是大英國協的會員國之一,是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具有絢麗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印度東北部同中國、孟加拉國、尼泊爾和不丹接壤, 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裡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
  • 印度軍方公告發現「雪人」,尼泊爾官方:是熊吧
    本周早些時候,印度軍方在推特上表示其官兵發現了一種傳說中神秘動物的巨大腳印,這種動物經常被稱為「雪人」。但3日尼泊爾官員駁斥了印度軍隊的說法。印度軍隊稱其人員在4月9日發現了「雪人的腳印,而陪同印度軍隊進行這一次登山探險活動的尼泊爾陸軍聯絡官,以及當地搬運工則說,這種腳印經常出現在該地區,來自於一種野生的熊類。印度軍方發現的「雪人腳印」。
  • 尼泊爾:不存在的,我們離不開中國
    我想,這就是旅行的真義吧。俗話說,弱國無外交,這可是我們國家的親身經歷啊!要知道,在上個世界,我們國家在外交上面臨的是何種局面。然而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我們飛速增長的綜合國力,讓大量的國家都與新中國建交,甚至還收穫了不少的兄弟國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巴鐵」——巴基斯坦莫屬了。要知道,當初正是因為巴鐵兄弟站出來為我們發聲,才遭受到了嚴重的打壓,致使現如今的局面。
  • 南亞人吃不上洋蔥了?印度洋蔥價格猛漲,總理也「吃不起」了
    據環球網報導,近日,南亞許多國家,受印度洋蔥出口禁令的影響,全民「一蔥難求」,怨聲載道,天價蔬菜連總理都無法吃到。洋蔥供不應求,價格飛漲,也導致菜市行情大亂。今年9月下旬,印度出臺洋蔥禁令,10月初至今,孟加拉國的洋蔥價格,已從每公斤30塔卡(折合人民幣約2.4元),漲至每公斤260塔卡(折合人民幣約19.2元)。洋蔥,作為南亞國家主要的食用蔬菜之一,從國宴到家常餐桌,都有它的身影。印度咖喱、酸豆湯、孟加拉國的香飯、巴基斯坦的咖喱雞,都是民眾的日常飲食。然而這一切都因為沒有洋蔥,而變得寡淡無味。
  • 去尼泊爾旅遊,街上碰到牛要迴避甚至繞行,導遊:後悔都來不及
    ,就像去印度旅遊,我們不能和帶有鼻扣的女子說話;去泰國旅遊,我們謹記不要去把佛牌帶回來等等,然而這個世界上還有著我們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然而我們周邊的一個國家尼泊爾卻是成為這一兩年來遊客前往的地方,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尼泊爾有一個很不讓人理解的習慣就是,在街上碰到牛就必須迴避甚至繞行,這讓很多遊客剛去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回事,怎麼街上還有牛跑上來呢?
  • 成吉思汗的鐵騎橫掃歐亞大陸,卻為何不敢進攻印度?原因很簡單
    大家都知道,他建立的帝國曾橫跨了歐亞大陸,他還曾親自遠徵歐洲,一直打到了地中海,然而為何成吉思汗沒有想過去徵服南亞的印度呢,畢竟南亞更近。據史料記載,蒙古鐵騎是一直非常能徵善戰的部隊,蒙古騎兵有一個特殊的飲食習慣,這便是只以馬乳為水,宰羊為糧,因此他們出徵的時候,從來都不會帶糧草,隨行的只有馬匹和羊群。
  • 不懼強敵,尼泊爾出奇招:突然切斷上遊水源,印度麻煩大了
    實際上,印度實施這樣的策略,與印度內部的危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目前,印度內部存在著三大危機,其一是貧富差距懸殊;其二,人多地少;其三,印度內部的種族歧視。這三大問題由來已久,非常棘手。尼赫魯為了解決內部問題,採取對外戰爭轉移危機的方式。莫迪似乎也在追隨尼赫魯的策略。
  • 美報告:南亞多國轉而投入中國懷抱,印度失去地區話語權求助美澳
    近段時間來,為了達到限制中國,對中國進行孤立的這一目標,美國可謂是用出了各種手段,不過面對美國在國際層面發出的呼籲,南亞很多國家對此並沒有給出積極回應,紛紛表示會選擇保持中立的態度,畢竟只有這樣才最為符合其本身的利益,倘若完全倒向美國,必定會給這些南亞國家和中國之間的交流產生影響。
  • 看準時機向印度「亮劍」,收復大片爭議領土
    看準時機向印度「亮劍」,收復大片爭議領土眾所周知,印度是位於南亞的大國,但是印度並不僅僅只想要做一個南亞大國,更想要成為全球都有影響力的大國,為此印度常常在印度周邊地區搞一些小動作,特別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我們都知道,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不對付,為此印度和巴基斯坦常常幹架!
  • 尼泊爾學者阿木漢松:釋迦牟尼不是印度人
    與武俠小說中這句話的意思不同的是,釋迦牟尼中的「我」不是他自己的生命,而是他認為眾生都有佛性,都是被自己的心所尊重的,」「我」的意思是看自己的心,不是靠顏色,不是靠聲音。  佛陀的誕生給中國帶來了一種自我安慰的哲學。然而近年來,關於佛陀的誕生地和民族語言家族一直存在爭論。  其中,尼泊爾學者提出釋迦牟尼不僅是中國人,而且是在神農之後。這不是空穴來風。
  • 果然,有人正在幫印度監視中國軍隊
    有印度媒體稱,根據該協議提供的地理空間數據,將使印度飛彈在瞄準方面擁有「致命優勢」。夏普稱,「交換和共享基本信息是開始在同一幅地圖上作戰的良好基礎。」兩國在2002年籤署的一份協議允許共享機密軍事信息;根據2016年的後勤協議,兩國軍方可以使用對方的設施進行維修或補給;2018年籤署的第三份協議讓印度獲得了安全通信設備,使其能夠與美國軍隊進行更緊密的協作。
  • 尼泊爾想談領土問題卻遭無情拒絕,印度這是牛氣啥?
    據尼泊爾政府在出訪前發布的公告,雙方外長將就貿易,能源,合作抗疫和邊境爭端問題展開討論。可是在16日,有消息人士表示印度外長蘇傑生拒絕了討論兩國邊境爭端的問題,搪塞稱這一問題將在稍後再議。
  • 要錢不要命的僱傭兵為何不敢來中國?並非是害怕,這才是真實原因
    誰給的價格高就和誰辦事,這是僱傭兵所共同遵守的一個基本準則。美國僱傭兵界一位很有名氣的人物範邵他說過:「現在只要有人願意付錢給我,我就會替他賣命。我不知道什麼是錯。我可以替裡根效勞,同樣可以為卡扎菲賣命。」
  • 外媒稱尼泊爾佛教復興:有中國人前往只為冥想5分鐘
    在南亞地區,有那麼幾百年的時間,佛教近乎消失,如今一系列國際利益相關團體紛紛投資興建基礎設施,接待未來成群的朝聖者。印度最引以為傲的聖地是菩提伽耶,大家認為佛陀是在那裡悟道的。而尼泊爾,則小心地捍衛著自己對佛陀出生地及其早年生活所在地的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