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李菁
2020-01-14 13:34 來源:澎湃新聞
近年來,隨著流浪貓狗數量激增,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受到廣泛關注。
在2020年上海兩會期間,上海市政協委員朱乃楣提交了一份建議加強小區流浪貓狗管理的提案。
朱乃楣認為,流浪貓狗對小區居民的交通、衛生、人身安全構成威脅,流浪貓狗傷人事件頻出,嚴重幹擾居民的日常生活,小區對流浪動物的規範管理迫在眉睫。
貓狗雖然是人類親密的夥伴,但動物情緒並不穩定, 尤其流浪動物缺乏關愛、缺少食物、衛生狀況差,易患各種疾病且攻擊性強。狂犬病的發病率和致死率多年居各類傳染病之首,流浪貓一到發情期,吵鬧異常,有時還會咬斷電線、破壞花草、到處排洩汙染環境。隨著流浪動物的增多,以上情況越來越影響居民正常生活。
朱乃楣分析,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部分愛心人士自發餵養流浪貓狗,造成貓狗成群集聚,加之流浪動物繁衍能力強,促使小區貓狗數量不斷增加,擾民情況加劇。
第二,小區流浪貓狗管理的相關法規政策仍處於空白。流浪貓狗嚴重擾民或致使居民人身受到傷害時,居民即使向社區居委或小區物業反映,後者通常也因無管理權限與職責、或缺少資金,而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居民只能自行處理。
同時,目前社會上也沒有政府主導的流浪動物收容機構,只有自發組織的團體。沒有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沒有合適的場所、沒有穩定的資金來源、沒有足夠的人員,便難以解決目前流浪貓狗激增的現實情況。
為此朱乃楣提出三點建議。
首先是進一步細化小區物業管理規範,由業委會牽頭徵集廣大業主對於小區流浪貓狗的管理建議,形成「物業公共區域安全秩序管理的補充條例」,給予管理資金保障,業委會開展定期監督與業主隨訪,保障規定得到有效落實。
第二,流浪貓狗的生命需要得到尊重,但肆意餵養引發的諸多問題更需關注。小區物業管理中對於「愛心餵養」 這樣的行為應該進行文明勸阻,同時也可由業委會牽頭,組織小區廣大愛心人士共同參與流浪貓狗管理工作,發揮社會力量。
第三,社區街道、居委會應承擔相應的政府管理職責,配合小區物業共同加強管理,建立政府主導的收容場所,用法律明確規定收容範圍、收容場所、認養條件等。比如:規定收容動物的範圍,包括捕捉的流浪動物、動物主人不願繼續飼養的動物、依法留置或沒收的動物以及危難中的動物等。其中,居民無力繼續餵養的貓狗,可以送到規定的收容所,但要收取一定費用。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棄養動物的成本,減少棄養動物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可減輕政府負擔。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上海兩會,流浪貓狗管理
相關推薦
評論(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