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家肯定用過這種魚缸養魚,然後哭唧唧地後悔了。成品套缸是一個坑,準確來說,是它和現在主流觀賞魚搭配起來,真的是坑。水族店主流觀賞魚是錦鯉魚,草金魚,鸚鵡魚,地圖魚等等,當然還有其他如孔雀魚,瑪麗魚,米奇魚,斑馬魚,曼龍魚等中小型熱帶魚。可是一旦你用了那種成品套缸,加上前面說的金魚,鸚鵡魚這些,等待你的是,魚缸水質渾濁和味道刺鼻。基本上這種魚缸屬於千萬魚友的哭訴系列。
成品套缸如何坑?
我說成品套缸是個坑,這句話並不是絕對,因為這種魚缸養中小型熱帶魚還算是可以的,可問題在於,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就這樣一個認知誤區。以為魚越大越好,越大越貴,於是乎你寧願花個一兩百塊,甚至更高的價格去買一個成品套缸,因為它幫你把過濾和燈這些都配好了,你不用自己再去配。可是卻忘了,這樣的搭配很死板不靈活,無法自行根據實際養魚情況來調整,所以當成品套缸遇上代謝量很大的金魚鸚鵡魚這些觀賞魚的時候,原本脆弱的過濾系統是無法承載這樣的負荷的,所以水質渾濁甚至發出刺鼻的味道,就經常發生了。
為什麼成品套缸盛行?
兩個主要原因讓成品套缸盛行,一是滿足了人性懶的一面,啥都給你設計好了,你聽上去就感覺非常不錯,似乎買回去裝滿水就可以直接養魚了,開始幻象簡單而又美好的養魚情形。另一方面的原因則是利潤空間高,懂行的朋友都知道,成品套缸的過濾和燈的配置是很低端的,成本也不高,而且魚缸用的玻璃也是比較普通的,成本極低,可是這樣的組合一出現,銷售的噱頭就有了,因為一次性全部在裡頭了,所以商家會更好賣,而且利潤空間也比單品玻璃魚缸更大,所以商家也更願意去推銷。
如果從營銷的角度上來說,成品套缸無疑是比較成功的,可是如果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用過之後基本不會再復購了吧?你見過哪位真正的觀賞魚愛好者,家裡放著好幾個成品套缸的呢?極少,甚至沒有。真正會養魚的人,都用一口超白玻璃魚缸,然後再自己配過濾配等,所以看到成品套缸養魚的朋友,基本可以推測屬於新手,或者是簡單把魚缸當做一個擺設而已。
成品套缸還能怎麼補救?
可是事物總有兩面性,若只看一面那就是偏見了。成品套缸雖然諸多弊端,可是我們也應該辯證地看待它的一些有點。首先它確實對於養魚新手來說,是個非常方便省時省力的物品。那麼如果已經買了成品套缸的朋友,我建議養魚就養中小型熱帶魚就可以了。孔雀魚不建議,因為水泵的水流比較大,孔雀魚吃不消,瑪麗魚和米奇魚還好一些。最好是養曼龍魚,珍珠馬甲,麗麗魚這種小型熱帶魚,可是身板又比較強的。
另外,為了彌補成品套缸過濾薄弱的缺點,建議大家在魚缸底部鋪陶粒作為培養硝化細菌等益生菌的基床。這個我親測過,效果極佳,大概用細顆粒的陶粒,鋪個2-4公分厚即可,同時你還可以簡單栽種2-3棵水草作為點綴,建議栽種水蘭,非常好養。
底砂一鋪,水草一種,沉木一放,你整個魚缸的檔次就上來了,加上底砂的基床幫你淨化水質,你魚缸上面的過濾槽壓力就減少了很多,水質也就能保持清澈乾淨。最後養魚的密度不要太大,這樣即便是成品套缸,觀賞效果也是很好的。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