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2019年8月17日,一位愛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雪梨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愛國護港」遊行,現場人數超3000人。當時,香港修例風波引發國際社會關注,中國留學生在西方國家組織的多場愛國、愛港遊行,極大地振奮了海內外華人的心。
一年後的8月17日,筆者重訪雪梨遊行的發起者,聽她講講,新聞背後的故事——遭澳國安部門盤問、經歷新冠疫情……
以下為她的口述:
一年前的今天(2019年8月17日),我們在雪梨組織的愛國護港遊行,有3000多人來到現場。我並沒有一一數人頭,怎麼知道真的有3000人呢?其實是澳大利亞的警察告訴我的:「我用我們的AI攝像頭發現,你們今天有3000多個人啊,但是你們申請時只報了200多人。下次如果再有這種事情發生,那處置就不一樣了。」
遊行現場好多人,還有好多國旗。可能澳政府就感覺「有外國勢力入侵」,於是派了類似CIA的職能部門人員,無端找上了門。我說我怎麼相信你是政府人員,他說你上政府網站查我的名字就能找到。我想,那好吧,就相信吧。他就跟我約定某個時間、某個地點見面。我跟一個朋友準時赴約,到了約定地點,卻見不到那個安全部門的人。然後我就收到他們打來的電話——「那個地方不安全,你再走到轉角的咖啡廳坐著等我」。
咖啡廳就坐後,對方來了兩個人,一個人負責發問、另一人負責記錄。他們問了一堆問題, 「遊行背後有沒有人資助啊?」「有沒有中國領事館幫你們策劃呀?」「現場那麼多中國國旗,你們怎麼搞定的?」
「我在拼多多買的。」我回答,「國內買好以後,我帶到澳大利亞。」
我並沒有騙他。
發起遊行時,我在群裡留了個二維碼,希望有人有能力的話,能捐款資助一點兒。我一共收到了幾千元人民幣。我花了其中1000多元,在拼多多上把國旗等全部物品買回來,運到澳大利亞;剩下的錢我都捐款捐掉了。我還把捐款證書的照片給了澳國安人員看。
看完後,對方說:「你也知道,這種事情在澳洲可能會違反『反侵入法』的嘛,你也不想籤證出問題。」接著,對方詢問起我家裡人的身份。
我就感嘆:「你們知道的還挺多!」
對方說:「對。所以你們以後做事要小心一點、安定一點。」
除了安全部門以外,澳大利亞的ABC電視臺、SBS電視臺等媒體紛紛找來,問我一些「顏色革命」之類的問題。差不多過了半年以後,媒體採訪才逐漸消停。
那段時間,我心裡還挺害怕的,陌生人竟然能輕易地找到我,一點個人隱私都沒有。我在YouTube上傳過一段批評「港獨」的匿名視頻,結果遭到「港獨」分子人肉,家庭地址等信息都被掛出來。
學校裡一些有「港獨」思想的香港同學還挺會搬弄是非的。我們有一堂課的主題是「戰爭電影」,我就介紹國內的抗日戰爭題材影片;而有的香港同學卻給老師介紹當時香港街頭暴亂的相關片子,聲稱這種「反抗」也是「戰爭」。課堂老師挺好「騙」的,最後那位香港同學獲得了高分。
去年11月底學校放假,我從澳大利亞回國,然後新冠疫情爆發,新學期開學我無法返校讀書,只能通過網課學習。
中國人覺得為了自己的健康、他人的健康,每個人都要戴好口罩。而西方人不這樣想,覺得強制要求就是侵犯了自己的自由。思想的「境界」存在巨大的差異。
雪梨的疫情不是特別嚴重,我許多朋友還留在那裡。我有個在雪梨唐人街開店的朋友,一周的租金大概是1.5萬澳元,折合人民幣大概7.5萬元——不是一個月,是一周!現在疫情,根本沒什麼顧客光顧,政府只是給了2萬澳元,才夠一周多的租金而已;他唯一的選擇只能是破產。
加拿大、美國等疫情嚴重的地方的朋友,都想著要回國,現在有幾個朋友正在隔離呢。
有的朋友拿了外國護照,現在挺後悔,因為這下真的很難回來了。他們以前的想法是拿了外國護照會有優勢,但現在終於體會到了中國護照的重要性。
誰都想不到,我們親身經歷了時代的大轉折。
延伸閱讀;
人民日報評"帝吧出徵":他們的答案就是中國的明天
年輕人往往在一夜之間長大,這一代年輕人長大的夜,是東方之珠的璀璨蒙塵之夜——
莊嚴的國徽被汙損,鮮豔的五星紅旗被拋入大海,港獨分子賣國求榮,暴徒屢屢挑戰底線,暴亂分子言行醜惡,跳梁小丑譁眾取寵……
億萬中國青年通過報紙、電視、手機看到這一幕幕讓人痛心的畫面,他們有什麼反應?
2019年8月16日的雨夜,澳大利亞墨爾本州立圖書館前。亂港分子聚集於此。中國留學生冒著雨自發趕來,把亂港分子團團圍住,高唱國歌,舉起手機、平板,屏幕上的國旗點亮了雨夜!
面對亂港分子的挑釁,他們為國旗撐起雨傘,高唱《義勇軍進行曲》,齊聲吶喊「祖國萬歲!」此情此景讓人淚目……
2019年8月17日的雪梨街頭,留學生和愛國華人們舉行「愛國護港」和平遊行,年輕的女孩帶領著人群一遍遍練習「撐警隊,懲暴徒」的口號。
揮舞國旗,高喊口號,3000人的遊行隊伍秩序井然,不時有人加入到「向香港暴亂SAY NO」的隊伍之中。
留學生說,「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行動,讓更多不知情以及被誤導的群眾了解我們的想法,支持香港警察,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我們都是一家人!」
在網絡上,當愛國藝人表明立場時,卻遭到港獨分子的侮辱和謾罵。
猖狂的網絡暴徒們可能沒有想到,帶給他們迎頭痛擊的,是「飯圈」柔弱的女孩們。她們用「飯圈」特有的文化回擊暴徒,用共同的愛國之心守護中國每一寸領土——
曾讓「直男」看不慣的發嗲腔,這一刻是那麼可愛,讓吃瓜群眾曾經看不懂那些對idol的愛,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
誰說真愛粉無腦?她們擺事實、講道理,同時有謀略、講策略,那些曾經愛看宮鬥劇的孩子,如今也會把「套路」用在真正的敵人身上——
有這樣的年輕人,還有什麼不可以放心的?
還有帝吧……
也許大家早已記不起李毅這個「護球像亨利」的男人,但在網際網路上成長起來的一代「原住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在貼吧上建造的「羅浮宮」——李毅吧。
當年,年輕的他們喊出「帝吧出徵,片草不生」時,還那樣的青澀;如今面對港獨分子,陪完娃、做完家務,他們自發集結在網絡,再次出徵,一樣的熱血,恍若昨日少年。
出徵不久,境外社交平臺Instagram上,已經變成滿場中國紅——
出徵之前,他們在@帝吧官微談到現在的一代青年,談到理解,談到尊重,談到希望,談自信,在中國網際網路上,一筆一划寫下了成年的宣言——長江後浪推前浪,中國是我們的也是他們的,最終是屬於他們的。如今在中文網絡世界最活躍的人群,不是那些中年或者即將邁入中年的80後、90後,而是這些95後、00後的孩子。他們是中國的現在,更是中國的未來。
成熟、理性、永遠不變的赤誠,從他們的身上能夠清晰地看到中國青年成長的軌跡。曾自嘲為「屌絲」的青年,如今認真努力地生活,逐步成為這個社會的中堅,那些曾經對他們的不理解,如今全部化為他們的寬容、胸懷和廣闊視野。
一夜之間,孩子長大了。飯圈出徵,無人敢再說一聲「惡臭」,她們的寸土必爭,無不散發芬芳!
一夜之間,青年成熟了。帝吧出徵,不再「寸草不生」,他們用嬉笑怒罵,讓這個世界鬱鬱蔥蔥!
共和國發展路上的溝溝壑壑,帶給一代代青年銘記一生的成人禮:每一次的艱難都是全新的挑戰,沒有人能夠去教他們如何解答,而他們的答案,在歷史舞臺上留下了屬於時代的特有風採。今天,留學生、飯圈女孩、帝吧網友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他們敢愛,敢敞開雙臂擁抱所有心懷善意的人;他們敢恨,敢橫眉冷對那些踐踏他們所珍愛的一切的人;他們樂觀自信,用一張張看似不著調的表情包四兩撥千斤;他們是非分明,矛頭始終對準「港獨」和身後的黑手;他們進退有度,知道即便是「廢青」也不過是香港一些受到蠱惑和慫恿的年輕人。而更多的香港青年,和他們一樣,為著生活奔波,為著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奮鬥。
他們今天的答案,就是我們這個國家明天的模樣。
(原標題:澳大利亞警察盤問我哪兒搞來的中國國旗,我說拼多多)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觀察者網) 人民日報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