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木匠、賣鞋到狂犬疫苗,老闆生意堪比茅臺!」
來源 | 投資家(ID:touzijias)作者 | 老高
8月7日,滬深兩市早盤震蕩走弱,午後快速殺跌後稍有回暖,軍工繼續走高,券商、半導體走弱,個股普跌,成交額連續8日破萬億,市場賺錢效應較差。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96%;深證成指跌1.55%;創業板指跌2.29%。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場頗為關注的「疫苗概念」大牛康華生物(300841),狂拉22個漲停後,股價開始狂瀉。8月6日,收報807.3元,8月7日,收報730元,市值438億元。
說起2020年個股表現,幾乎鮮少能有與康華生物匹敵的。自6月16日創業板上市以來,截止8月5日,該公司由發行價84.44元/股,一路躥升到897元/股,不到兩個月時間暴漲962.29%!股價巔峰時,漲幅甚至超過1000%!創下罕見10倍「奇蹟」!
康華生物暴漲期間,有多家券商甚至認為,它將是下一個「茅臺」,進而導致大批股民瘋狂跟進,期望通過康華生物實現「一夜暴富」的夢想!那麼,這家大牛是如何在過去一個多月實現22個漲停,暴漲10倍的呢?康華生物到底是家什麼樣的公司?
一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康華生物全名「成都康華生物製品股份有限公司」,於2004年成立,號稱「國內首家上市銷售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的公司。
「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疫苗」英文縮寫「HDCV」,為美國Wistar研究所首創,將固定毒株(PV、PM、HEP等)在人二倍體細胞株 WI-38(第一個人二倍體細胞株)適應傳代培養,隨後法國Merieux研究所改用胎兒肺細胞株MRC-5培養病毒,以此為基礎生產的狂犬病HDCV於1974年12月在法國被批准應用;緊接著,1980年6月在美國上市。
所謂「HDCV」其實是一種「純化濃縮無佐劑的狂犬病凍幹疫苗」,由於此疫苗被調查顯示很少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無死亡病例,而被全球推崇。
康華生物主營業務便是圍繞「HDCV」展開,包括預防用生物製品的生產、研發、銷售及技術服務等,產品包括「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邁可信」、「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HDCV」,該公司用了10年時間,憑藉兩款疫苗產品,終於在2015年實現業績爆發。
根據康華生物此前發布的財報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0.71億元、0.93億元、2.62億元、5.59億元、5.55億元。
5年時間,公司毛利潤由0.597億元增長到5.19億元,增幅高達769%!同期歸屬淨利潤為1170萬元、666萬元、7446萬元、1.54億元、1.87億元,漲幅達到驚人的1498%!
按照康華生物財報,它們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業績增長,主要源於公司旗下產品「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HDCV」貢獻了超90%收入,在國內「獨享」市場,沒有競品!
也就是說,康華生物是一家名副其實,靠「狗」賺錢的公司!通過售賣狂犬疫苗,公司產品毛利率之高令人難以想像。眾所周知,茅臺毛利率已經非常高了,在93%左右,而康華生物的「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HDCV」2018年、2019年,毛利率分別達到94.79%、94.80%!
如果從公司業績看,取得如此亮眼成績,進而使公司上市後股價一路狂飆,拿下22個漲停,似乎很合乎「常理」。不過,耐人尋味的是,成立如此專業、暴利,賺錢公司的創始人,並非什麼疫苗研發大牛、知名醫學家、專家,而是一個木匠、銷售,靠賣鞋發家的商人......
他的名字叫,王振滔!
二
1965年,王振滔出生在浙江永嘉一個普通家庭,早年外出打拼,幹過3年木匠、5年推銷,攢下一筆3萬元啟動金後,於1988年開始創業,創辦「永嘉奧林鞋廠」。
至於王振滔是如何從木匠、推銷做起皮鞋生意,無人知曉。1990年,王振滔將「永嘉奧林鞋廠」以註冊商標「奧康」,在武漢皮鞋市場中登堂入室,成為當年的一匹黑馬。
生意場上,王振滔展現出了自己過人一面,他很有頭腦,意識到「股份合作」模式利於公司長久發展,說服一幫親戚、朋友,帶著「巨資」以「股份合作」入夥開啟「奧康」第一次生產擴建,公司成立1年,產值便突破100萬元。
隨後一段時間裡,王振滔將「股份合作」模式複製,繼續集資擴廠,他還「說服」外資,建立起,中外合資的奧康鞋業有限公司,「5年推銷」經歷幫助他在生意場上,「遊刃有餘」。
到了1997年,「奧康」已經發展成全國性無區域大型集團公司,年產值達到4億元。幾年時間,產值從100萬元到4億元,王振滔做到了鞋界難以複製的「神話」,是那個時代,該行業的一個「傳說」,1998年,「奧康」不負眾望,登頂中國真皮鞋王寶座!
剛才,作者提到了無數次「奧康」,名字是不是很耳熟?不錯,它就是一句廣告語「穿奧康,走四方」火遍全國,鼎鼎大名的上市公司奧康國際(603001)前身!
通過20多年發展,王振滔將一家小鞋廠發展成大品牌奧康國際,在2012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完成財富逆襲。
按理說,公司上市,有錢了,更應該持續向上。然而,這家公司後面的發展並沒有想像中順利,由於網際網路電商行業對實體造成衝擊,間接導致奧康國際業績疲軟,線下銷售乏力。
還有坊間傳言稱,王振滔自從把公司帶上市,過去十分認可的「股份合作」模式顯露弊端,公司股東大多為他的親戚、朋友,窮日子結伴而行,富日子飄了,內部「矛盾重重」。一個「家族企業」很難避免「拉幫結派」,王振滔隨後通過「杯酒釋兵權」才得以「擺平」。
三
按照此故事發展線路:「王振滔肯定是心灰意冷,不願意消耗過多精力在奧康國際身上,於是乎,他決定全神貫注去幹另一個偉大事業!」
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從時間軸看,他的康華生物成立於2004年,奧康國際是在2012年上市,除了賣鞋,王振滔很早就在布局疫苗生意。如果說,從木匠到賣鞋,這樣的跨度「勉強」能接受,可從賣鞋到疫苗,是一個天上地下,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跨度,簡直匪夷所思。
難不成,他賣鞋的時候,發現狗特別喜歡咬他的鞋,於是想到不從人身上賺錢,從狗身上賺錢?似乎完全不符合邏輯。或許是他曾經和外資接觸做合資公司的時候,結識到國外研究疫苗的相關專家,發現這是一個未來非常賺錢的生意,悄悄成立康華生物?
後面這個猜想或許還能說得通,他的確曾與外資接觸。作者不得不佩服王振滔的運氣與遠見,面對一個自己完全不懂且未知的領域,敢打敢拼,還能成功,一騎絕塵,真是「了不起」。
話歸正傳。不論是康華生物還是奧康國際,不管是「杯酒釋兵權」還是「門外漢玩跨界」,王振滔本人都是這兩家公司的受益人。
康華生物招股書顯示,王振滔持有公司發行前18.37%股權,同時,通過奧康集團間接持有公司發行前21.43%股權,累計控制康華生物發行前超39%股權。此外,他還持有奧康國際15.10%股權,通過兩家公司持股,使他身價逼近200億元,成為超級富豪!
王振滔的成功也在警醒「後浪」:有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運氣比選擇重要......
有一種人生致富經歷叫,「不可思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