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儲大爺,給您拿個白色的啊,深色的黑不隆冬,要不採光更不好了。」一大早,河北區月牙河街丹江裡社區,由退休志願者組成的換紗窗小分隊就來到了殘疾居民儲義淋家中,給老人免費更換新的紗窗。由於老人住在一樓,採光不好,隊長史傑還特意拿了淺色的紗網。
天津北方網訊:「儲大爺,給您拿個白色的啊,深色的黑不隆冬,要不採光更不好了。」一大早,河北區月牙河街丹江裡社區,由退休志願者組成的換紗窗小分隊就來到了殘疾居民儲義淋家中,給老人免費更換新的紗窗。由於老人住在一樓,採光不好,隊長史傑還特意拿了淺色的紗網。
「我們小區裡空巢、獨居老人特別多,老人家的紗窗過了一冬老化嚴重,我們每年從過完年就開始給小區裡的老人換紗窗,今年因為疫情原因,一直到4月份才開始『復工』。眼看著大夏天蚊蟲多起來,最近我們可是忙活壞了。」史傑一邊幹活兒一邊操著地道的天津口音說道。這些天來,這支平均年齡近60歲的小分隊像是按下了快進鍵,忙忙碌碌、加班加點,為的就是把延遲的時間補回來,讓居民放心開窗通風。
「鋪上新紗網,把膠條對齊,再用滾輪碾壓按緊」,看似簡單機械的動作,其實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由於丹江裡社區是個老舊小區,居民用的紗窗好多已經年代久遠,小分隊的志願者們除了更換紗網,還承擔起免費維修紗窗的活兒,再棘手的問題,老哥兒幾個也總能想到解決方案。
「幾位老師傅,這是我剛熬的綠豆湯,這幾天天太熱,趕緊喝點吧。」鄰居黃義榮老人送來綠豆湯,看到記者,黃奶奶就打開了話匣子:「我那個紗窗老化,有一個角都折了,昨天史師傅他們給我換紗網時看見壞角,特地想轍找了塊硬膠皮塞進去,再拿螺絲給擰上,老費勁了。老師傅們年年這麼幹,我們居民從心底為他們點讚。其實他們也不年輕了,還給我們這些人上門服務,我心裡怪不落忍的!」
史傑告訴記者,小分隊裡的董洪澤老人從退休後,近十年一直堅持為困難居民換紗窗,是小分隊的靈魂人物,今年已經70歲了。由於多日連續奮戰,老人的腰傷舊疾復發,缺席了這幾天的活動。換紗窗的過程中,隊員們也總會打電話和老人念叨念叨「復工」的進度。
據介紹,從2009年至今,紗窗小分隊成立已有11年,主要為社區裡的低保、殘疾戶或空巢、獨居老人提供換紗窗等志願服務。這期間,有的志願者病故,有的因身體原因退出,也有新的志願者加入,人員更迭,服務的初心卻始終未變。11年間,「紗窗爺爺」已經累計為社區居民更換紗窗2300多扇。
「我們這老哥兒幾個也總在說,只要我們還能幹得動,就堅持幹下去。可是畢竟我們年齡越來越老,我們更希望隊伍裡能有年輕人的加入,將我們的志願服務精神傳承下去。」史傑說。(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北方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