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種變異了?廣東一釣友釣到8斤重的羅非魚,魚頭快比手掌大,體長近50公分!
文/釣魚七天樂
羅非魚,在釣魚人的印象中,是一種非常貪吃,但體型又很小的魚。因此,釣友們對其是又愛又恨。恨的是它們經常像餓狼一樣搶食,讓人無法安心作釣;愛的是如果實在沒魚可釣,去拉拉羅非也算一件愜意的事情。
這種事情,就讓廣東潮州的一位釣友給碰上了!這位釣友近日釣獲的一條巨型羅非魚,體重達到8斤,體長近50公分。把手放上去一比,這條大魚的魚頭,甚至比手掌還大,連碩大的抄網,都快要放不下了。
真能長!這可是一條罕見的羅非魚!與平時見到的密密麻麻的小羅非相比,它實在是太大了,以至於有網友認為它是不是變異了!
在野外可見不到這麼大的羅非魚,否則南方的釣友也不可能對這種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感到十分苦惱:什麼地方都是這種魚,魚餌剛扔下水,就被吃光,有時候甚至連空鉤都釣得上來。
可見小小的羅非魚在南方水域,已經到了泛濫的境地。
但這條能長到8斤重的羅非魚,到底來自哪裡?是不是入侵物種變異了?
從外形上來,這條大羅非好像長得有些「細皮嫩肉」,不像是在野生環境下生存的。經了解,這可能是一條從養殖魚塘中逃脫出來的羅非魚,到了野外環境中,被釣友意外給釣了起來。
否則,在野外它不可能長到這麼大!而這種人工餵養的羅非,體重往往也能夠達到十多斤。
在不少人的印象裡,羅非魚是一種生命力十分頑強的魚類,雜食性,能夠吃水底的各種廢棄物,甚至是排洩物。在各種汙水口、排水溝中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因此,也有人將其稱作是「垃圾魚」,認為它們不乾淨。
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羅非魚乾不乾淨,不在於它們是入侵物種,也不在於它們愛吃髒東西,而在於它們生存的環境。人工養殖的羅非魚,只要水體環境沒有問題,其實並不髒,營養還比較豐富。如果製成烤魚,吃起來還是非常美味,在不少地方也是價格不菲。
甚至在國外,羅非魚還是比較受歡迎的水產品!相比於本土鯽魚來說,它們刺少,味道也不錯,養殖成本也不高,因此受到一些養殖戶的青睞。
但對於野外環境中出現這種巨型羅非魚,有網友還是比較擔憂,它們的出現,很可能進一步加劇其「入侵」的步伐,給本土物種帶來災難。
超強的繁殖能力和適應能力,讓它們在南方水域中「所向無敵」,一旦種群迅速擴大,水體中的食物都被其吃光,土著魚類的食物來源自然會大大減少,生存空間也會被迅速壯大的「羅非家族」給搶佔,從而導致生態失衡。
對羅非魚來說,生命力頑強不是它們的錯,錯就錯在它們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當初,這種魚作為一種經濟魚類,被人們從遙遠的非洲引進來飼養,沒想到到了自然環境中,由於沒有天敵制衡,導致它們一度泛濫成災,成為一名的「入侵者」!
不過,好在這種魚不耐低溫,冬季水溫低於10度以下的話就可能被凍死,因此在我國北方地區很難見到它們的身影。如果連低溫也能適應的話,它們怕是要在南、北方的河流中,成為另一種可怕的「亞洲鯉魚」!
雖然羅非魚數量極多,對釣友們來說也算得上是一個噩夢。但在釣不到魚的時候,去嘗試一下「釣羅非」也未嘗不是一個選擇,就像北方的釣友們「拉白條」一樣,換上小鉤細線,半天時間釣上一大桶羅非魚,也算是為平衡生態做了貢獻。
對於廣東釣友釣到這條8斤重巨型羅非魚,有網友稱:趕快拿回家吃掉吧!別讓它們再泛濫下去!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釣魚七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