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說:身上有這3個'不起眼'特徵,暗示孩子未來很聰明

2020-12-04 默克會家居

世上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聰明可愛,長大後可以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所以現在的父母們在孩子一出生就試圖開發他們的智力,害怕他們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孩子是否聰明與基因有關,也取決於上帝給的運氣。 有些孩子天生智商高,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非常快。 另外,也有天生情商高,與人交往能力非常強的孩子。

1 .與人交流的措辭高級

看過《爸爸去哪兒》的觀眾應該知道嗯哼的情商極高。 因為不管他是在和自己的父親和母親說話,還是在和陌生人說話,有時跳出來的高級語言都是令人吃驚的。嗯哼到一個陌生環境裡,和各種小朋友與大人相處,他一點都不犯怵。聽他講話就可以看出嗯哼的未來前途不可限量,一定能闖出一番自己的事業來。為什麼一個四歲大的小屁孩,能說出如此多的成語和俗語呢?其實父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霍思燕和杜江,兩人的雙商很高,那麼耳濡目染之中孩子就學會了。

2 .執行力非常強

現代社會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語言巨人,行動矮子。 一個孩子的動手能力很強,如果想什麼就能做的話,他將來的自制力和自律性一定很好。 比如玩積木玩具,可以組裝大積木,證明孩子的執行力非常強。

3.十萬個為什麼,會獨立思考

讀書的時候,老師經常說學生喜歡提問, 提問的孩子有求知慾,所以要獨立思考,知道自己不足後主動問長者。 相反,很多不喜歡在班上舉手提問的同學很多都是對學習一知半解,甚至不懂裝懂。 後者非常可怕。 討厭提問的同學們,成績會長期變差。面對愛問十萬個為什麼的小孩,父母們不能敷衍了事, 這一點必須注意,對待花式問題要謹慎回答。

根據上述三個「不顯眼」的特徵,我們發現孩子有可能不同。 所以在教育方面要更加用心,開發挖掘孩子的無限可能性,加強孩子思維能力的訓練,讓他們從小養成動腦筋的好習慣。這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決定智商、情商的關鍵時期。

那麼怎麼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助力腦部發育呢?

這是一套專為幼小銜接設計,重點培養孩子綜合能力的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冊

全套400道題,夠娃們玩很久;題目中還融入很多圖形、運算、比較、統籌等銜接小學的基礎知識;而且在小朋友靜下心來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專注力等也同步提升。

連線-立體圖形和空間想像

齒輪旋轉-觀察力和推理力

數字運算

不僅豐富好玩,更驚豔的是,它有非常科學的內容編排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而這套書就很好地將孩子們對方向的認識,融入到了遊戲中。比如判斷小機器人的朝向,用東南西北多種方向的訓練,訓練孩子邏輯推理能力

還有分左右的,觀察傳送軸運轉方向的左右變化,推理三隻小刺蝟會掉到到哪個桶裡

甚至是更高難度的,在左右、旋轉方向訓練的基礎之上,又加入了順時針和逆時針的訓練。

通過這樣的遊戲,孩子對方向的認識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他們不但可以準確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還掌握了規律,會在不同情況下運用方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皮亞傑還指出,孩子的學習大都是通過活動完成的,知識起源於孩子與世界之間的活動。

因此,《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簡直是兒童必備書籍

其實教育孩子從來都沒有一個模板,每個孩子的個性都是不一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是要懂得變通,融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去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這樣的教育方式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原價200元,現有優惠活動只需要99.9元,共10冊,算一下每本書都不到10元!

一杯奶茶錢都不到,就能讓孩子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成為大家口中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越聰明的孩子越不好帶,孩子有這4個特徵,你就偷著笑吧
    在生活中有不少老人覺得,孩子小時候難帶,長大之後肯定聰明。其實,孩子是否難帶與聰明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這些家長對所謂難帶、聰明產生了誤解。現在的家庭為了不再讓孩子受苦,都儘可能地為孩子準備好一些,讓孩子享受物質條件的同時,也讓孩子產生了嬌慣的「惡習」。
  • 李玫瑾教授直言:母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需要具備這3個特徵
    不過,家長們千萬不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方面,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不僅要靠學校的教育,更多的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裡說:「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於家庭中。」
  • 李玫瑾教授:寶寶睡覺時有這3個舉動,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更高
    在此期間,由於大腦分泌生長激素,孩子的身體和大腦會在此期間迅速生長。那麼,可以說睡眠時間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李玫瑾教授還說,嬰兒睡覺時的這三個動作意味著大腦發育更快,智商更高。在這裡,家長們可能想知道哪三點暗示著寶寶的大腦正在突飛猛進的發展。哪三點:第一點:睡眠淺,容易醒有些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很容易醒,比如一有外界的噪音就能醒。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父母大都有這3種特徵,怨不得別人
    現代社會裡,情商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情商高的人懂得為人處事,在各方面更容易取得成功,但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往往忽視這一點,一味重視學習成績的好壞,對於情商的教育很少,導致孩子長大進入社會,不懂得正確的與人相處,往往會得罪人。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發表過對於孩子情商的看法,她認為,一個孩子情商的高低,與父母在她3-6歲時的培養有很大關係。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家長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未來更優秀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學會獨立的思考問題以後,當父母或者別人說一些觀點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一部分孩子表達不同想法的方式,就是不說話,不管父母怎樣說,他們就是不說一句話。一部分孩子卻相反,無論跟自己說話的人是長輩還是老師都直接和他們頂嘴。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和父母頂嘴的事情是很常見的,這件事情讓很多父母都覺得傷心。
  • 李玫瑾教授:若孩子有這3個不良行為,該打就得打,不能慣著
    意思是說,從孩子3~7歲時的性格以及行為習慣,就能夠看出孩子長大後大概的心理狀態。我國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認為:7歲是孩子人生的一個重要分界點,孩子的的習慣、語言、才能、思想、態度、情緒等都要在這個階段打好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固,就無法養成健全的人格。
  • 李玫瑾:「窮孩子」身上有3個特徵,一眼就能看出,想瞞都瞞不住
    李玫瑾:「窮孩子」身上有3個特徵,一眼就能看出,想瞞都瞞不住當今社會,大家的生活可以說是越來越好了,尤其對我們的下一代,父母都很省得花錢,基本孩子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但也有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他們養育孩子時,可能會受到很多限制。有些人覺得,家裡窮不可怕,心窮才最可怕,但家庭條件不好真的對孩子沒有一點影響嗎?青少年心理學家李玫瑾就說過,父母經濟條件差,確實會影響孩子的成長,而且窮人家的孩子,身上的特徵一眼就能認出,想瞞都瞞不住!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3種表現,表示智力正在快速發育
    孩子出生後,家長就會把所有精力都放在養育孩子身上,家長們都希望自家孩子智商高、學習好。因為自古以來就我們平民來講學習還是相比之下最簡單、最好走的一條路。他是一塊敲門磚這是鐵的規律。影響孩子智商的因素我前面曾經跟大家分享過,影響寶寶智商高低有幾個重要的因素1.遺傳因素:一般說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會低。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父母,真的怨不得別人
    哈佛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研究表明:情商是決定人是否能成功的關鍵因素。如今,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所以,將精力都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對於情商的教育非常少。智商高的人未來可能會獲得成功,但不會走得很遠,因為沒有情商的人,在為人處事方面往往會很差,很容易得罪人,從而影響了自己的發展。
  • 孩子愛頂嘴,是家長不合格?李玫瑾教授:送你3句話讓娃不再頂嘴
    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欲望,尤其是三歲以後的孩子,每天幾乎都在嘰嘰喳喳的說個沒停。這個時間段的孩子在父母的眼裡非常可愛,因為他們總是會提出各種無釐頭的問題,也會毫不吝嗇地表達出自己對父母的愛意。然而,等孩子上了小學之後父母就會發現,孩子的表達欲望慢慢變成了"頂嘴",父母說一句他們能回十句,這也讓不少家長感到苦惱。
  • 李玫瑾:想孩子現在頂嘴,未來會感激你,不應打罵而是多說3句話
    家長也知道,孩子小不懂事,所以會對孩子行為加以規範,這個過程孩子當然充滿不解,自然會有矛盾,甚至是頂嘴。因為家長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親子矛盾,才將矛盾逐漸升級,激化。甚至影響未來若干年的親子關係。她不希望孩子是另一個自己。這種意識,跟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不謀而合。李玫瑾也在講座中說過:孩子如果頂嘴,家長應該多說3句話,未來孩子才會感激你。
  • 孩子有這3個特徵,可能暗示出現「假機靈」,家長要懂得正確引導
    文丨辣媽育熊娃(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我們在說一個孩子古靈精怪的時候,都是對他的一種褒義,認為他很聰明。每個家長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機靈一些,這樣不僅非常的討喜,並且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當中也會更容易擁有更多的機會。孩子機靈的特徵是可以從小去表現出來的,但是有一些激勵卻並不是真正的激勵,而是假機靈。
  • 孩子的生日都需要過嗎?李玫瑾:這3個生日,父母要做足儀式感
    苗苗和丈夫結婚後,依舊是平淡而忙碌,很少特地去給孩子過生日。轉眼間,孩子已進入青春期,眼看著就要到14周歲的生日了。這時苗苗想起身邊的一位八零後同事,她孩子才9歲,但這位同事每次都會為孩子精心準備禮物過生日,在這位同事的影響下,苗苗也在反思,要不要給自己的孩子過個比較有意義的生日。
  • 李玫瑾教授告訴你:孩子頂嘴時,應該怎麼辦?
    孩子大一點以後,爸爸媽媽最怕的就是遇上孩子頂嘴,家長的權威被挑戰,孩子一句話,能把你肺都頂炸~~~其實孩子頂嘴,並不一無是處,這極有可能是他們一種聰明的體現。但同時家長也不能對孩子頂嘴的行為過於慣著,否則很有可能會讓孩子變得自私自利。
  • 李玫瑾坦言:當孩子開始頂嘴,父母這樣說,孩子以後會更出色
    小時候孩子是因為迫於無奈而且沒有辦法反抗,就會聽從家長的要求,久而久之王女士看到自己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起色,便對自己的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來控制自己的孩子。但是王女士發現當自己的孩子到了12歲之後即便她再提出什麼樣的要求或者說什麼孩子都會頂嘴,也產生了叛逆和逆反心理,這讓王女士非常的困惑,為什麼自己明明是對孩子好而他卻不領情呢?
  • 李玫瑾教授:孩子有這4個行為時,該打就打,長大後不容易改正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假如說,當一個5歲的孩子,和父母鬧彆扭的時候,你說這麼小的孩子和父母鬧矛盾,他最多是在地上爬行不走罷了,但是當他14歲的時候,和父母鬧彆扭,他可能離家出走,然後選擇自殺,到那時候你該怎麼面對這件事情?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你家娃中了嗎
    並且在李玫瑾教授的觀點中,有這些特徵的孩子往往是情商高的表現。9歲前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是情商高的表現:1、孩子喜歡送東西孩子喜歡見面就送東西,這種行為讓很多家長不解,並且孩子送出東西後還挺高興。孩子與同齡人玩耍時也表現得比較大方,好像什麼都可以分享。
  • 李玫瑾坦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不能慣,該打就得打,晚了很難改正
    李玫瑾坦言:孩子有這3種行為不能慣,該打就得打,晚了很難改正我們總是要求孩子學習成績要好,要變得優秀,但對於孩子平常時的一些小毛病,家長卻不以為然,認為孩子還小,這些小毛病長大後就會改正了,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老師曾說過:一味地寵溺孩子,只會害了他們。孩子在3-4歲的時候,會怎麼跟你鬧呢?
  • 李玫瑾教授:家裡再有錢,別給孩子報這3種興趣班,等於浪費錢
    時代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家長早早就開始給孩子打造優勢,比如從小給孩子報七八個興趣班、補習班。不少興趣班也抓住了家長希望孩子更有競爭力這個焦慮的痛點,拼命宣傳,就有越來越多家長報班。有的家長也許本身不是很想報班,但是看到別的家長也報,加上一些培訓機構「販賣焦慮」,讓這部分猶豫不決的家長,果斷給孩子報班,不希望孩子落下。
  • 李玫瑾:孩子愛頂嘴?大多是父母不合格,這3招讓孩子不再頂嘴
    當孩子犯錯遭到家長責罵的時候,有的孩子會悶不作聲,默默聽從父母的教誨;有的孩子則非常不服氣,甚至頂嘴反駁父母。當孩子學會頂嘴反駁父母,家長們想必都非常苦惱,部分脾氣暴躁的家長甚至動手將孩子「揍一頓」。但無論如何,孩子和家長頂嘴這件事,還是值得家長都重視和糾正的,畢竟這關係到孩子的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