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8月16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天氣炎熱,容易出汗,皮膚乾燥瘙癢。最近,不少成人、兒童的「溼疹」愈發嚴重。「溼疹」發作怎麼辦?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麼?記者就這一話題採訪了廈門市中醫院美容皮膚科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趙文杰,廈門市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鍾連生,請他們為市民支招。
【案例】
17歲就開始長溼疹 十多年來反覆發作
今年30歲的劉明(化名)一直有過敏體質,這個夏天,他和往年一樣,又到廈門市中醫院美容皮膚科「報到」。
劉明從17歲就開始長溼疹,炎熱的夏季,先是手和腳上起了很多紅斑和小水泡,且雙手雙腳對稱分布,逐漸向全身蔓延。最近又是急性期發作,他心急火燎又來看診。他根據個人經驗,早期如不及時治療,慢慢就會進入亞急性期,皮膚瘙癢反覆難愈,最後轉為慢性期,皮膚又厚又硬,像牛皮革一樣,還會形成苔蘚樣改變。通常治療後,病情會好轉,但到了第二年春夏又開始加重,就這樣十多年過去了,病情一直反反覆覆。
【分析】
閩南地區溼熱較盛 過敏體質易發溼疹
廈門市中醫院美容皮膚科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趙文杰每年夏天都會見到特別多像劉明這樣的「老熟人」,他說,夏季是皮膚病高發期,特別是溼疹類,過敏體質的人容易發作。閩南地區屬於亞熱帶氣候,溼熱比較盛,「溼性重濁,其性纏綿」,一旦感染溼邪後就纏綿難愈,每年到相應的節氣,有相應的條件都會發作。
溼疹多發於男性,有飲酒習慣的男性,喝酒後會加重胃腸溼熱,導致溼熱更盛,像劉明的溼疹反覆發作,就與他喜歡喝啤酒、吃燒烤有關。有的人以為冬天喝酒沒關係,其實冬天喝了酒後,溼熱會蘊藏於體內,天氣炎熱就發作。女性如果熬夜、多食冷飲,也會誘發溼疹。
【治療】
溼疹難治難根除 少用激素類的藥
溼疹的治療比較複雜,且很難根除。輕症可以用薏仁、黃豆、冬瓜、木瓜、茯苓、芡實煮湯或者煮粥喝下,如果效果不好要及時就醫。趙文杰指出,過敏體質的人一定要注重預防,自己調養身體,多吃蔬菜水果,少喝酒,少吃肥肉和辛辣食物。
溼疹發作時儘量少用激素類的藥,不要隨便買藥膏,有些藥膏含有激素,塗抹之後會造成不良反應。特別是不要口服或者注射激素類的藥,也不要輕信江湖遊醫或者私人診所配置的不明來源的藥丸等。儘量到正規醫院就診。皮膚病多數難以根治,所以飲食、睡眠、精神調整就格外重要了。
【案例】
三歲娃患特應性皮炎 癢得抓破皮還睡不著
三歲的孩子童童(化名)從小就有「溼疹」,最近又復發加重了,經常抓肘窩和腋窩,孩子癢得難受,有些地方都撓破皮了,晚上哼唧哼唧睡不好。媽媽趕緊帶童童到廈門市兒童醫院皮膚科看診。
皮膚科主任醫師鍾連生經過仔細詢問,了解到童童媽媽有過敏性鼻炎,結合童童皮損的部位,考慮童童的「溼疹」其實是特應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是兒童常見的慢性瘙癢性復發性皮膚病,與孩子的過敏體質或遺傳有關,會反覆發作。2歲以下兒童的特應性皮炎主要好發麵頰部,而2歲以上兒童的好發部位有肘窩、腋窩以及頸部等。
據悉,兒童特應性皮炎發病率較高。鍾連生介紹說,特應性皮炎會隨著年齡增加逐漸好轉,也有少部分人到成年後還會有。
造成孩子夏季特應性皮炎加重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環境因素如夏季花粉多、塵蟎多、氣溫高,另一個是汗液刺激。
【提醒】
皮膚護理保溼很重要 不建議兒童盲目忌口
孩子有特應性皮炎的話,家長應該注意些什麼?鍾連生表示,皮膚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溼。他建議,家長要給特應性皮炎的孩子塗抹「藥」準字號保溼霜,每天至少兩次;讓孩子儘量少出汗,減少汗液刺激;儘可能避免被蚊蟲叮咬,蚊蟲叮咬導致皮膚瘙癢,會引起搔抓行為從而加重病情;另外建議避免使用鹼性肥皂等。
一些孩子確診特應性皮炎後,家長就讓孩子盲目忌口,牛奶、雞蛋、豬肉、魚蝦等高蛋白的食物一律不讓吃,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營養不良。為此,鍾連生建議,如果兩三次吃了某樣食物後均導致病情明顯加重,則建議儘量不吃該種食物,否則不建議盲目忌口。
如果特應性皮炎較為嚴重的話,僅僅塗保溼霜就不夠了,最好送孩子到醫院看診,配合口服抗組胺藥或者外用藥治療。醫生有時會根據病情外用糖皮質激素,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只要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一般不會出現不良反應。
【聲音】
夏季防皮炎痱子 防暑降溫是根本
廈門市中醫院副主任醫師趙文杰介紹,過敏體質的人,夏天還容易因為多汗、捂悶、潮溼而引發皮炎或者痱子。
皮炎主要在手肘、腋窩、腰部等處出現,皮損形態與溼疹類似,多數隨天氣轉涼而消失。如果嚴重,就要到醫院治療。痱子在每一個毛孔的根部會出現一個小紅點、小水泡或者紅色的小丘疹,密密麻麻的。如果較嚴重會引起毛囊發炎而形成膿痱。痱子如果不嚴重,用金銀花水、苦參湯洗一洗,多數就會減輕。對於皮炎和痱子,防暑降溫是解決的根本,要減少捂悶、通風散熱,穿寬鬆衣服,不要在炎熱的環境中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