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植樹,已經成了清明時節很多家庭爭相選擇的親子活動,哪怕平均下來需要每人100元,也依然很受父母追捧。而在家門口的公園幫孩子認養一棵樹,每年只需要50元,卻少有人參與,很多父母甚至對此全然不知。
觀察
「孩子站在認養的樹前,媽媽給他量身高」
東三環邊的團結湖公園,常年免費開放,工作人員何維康表示,每天有兩萬多人前來遊園,以附近小區居民為主。
園中湖畔垂柳依依,草地上也有不少常青樹木,一些樹上掛著寫有名字的牌子,「這是被認養的樹木,樹上都有我們給認養人製作的專用掛牌。」何維康介紹說,團結湖公園在2004年前後就開展了樹木認養工作,最初都是單位認養。從2007年前後,開始推出個人認養樹木的活動。到了2010年前後,個人認養的數量有所增加,最近四五年,每年都會有二三十棵樹木被認養出去,「來認養的基本都是周邊居民,多數是為孩子認養,以家庭為單位來辦認養手續。」
記者了解到,團結湖公園每年被認養的樹木中,很多都是籤了多年的認養協議。「我們在公園巡視的時候,經常看到認養人過來觀察自家認養的小樹。」何維康告訴記者,很多家庭是在孩子小的時候來認養,之後會帶孩子來看那棵跟他同齡或者當初同高的小樹,「我就曾看見一個孩子站在認養的樹前,媽媽正給他量身高。」
何維康說,認養人所在家庭的老人出於好心,有時還會幫助公園的綠化人員進行剪枝、鬆土等養護工作,但公園並不提倡這樣的做法,「鬆土深度多少、澆水該澆多少、樹形修剪成什麼樣子更好看,這些都比較專業,最好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像大多數公園一樣,在團結湖公園認養一棵樹,每年只需要50元,沒有其他費用,「這50元基本上也就是給認養人做一個掛牌所需的費用。」何維康談道,樹木被認養後,日常管理還都是公園負責,所發生的費用也是公園來承擔,不會給認養人增加任何負擔。
現狀
「290棵樹木待認養,但最終沒有一個人來認養」
團結湖公園2016年列入認養計劃的樹木有100棵,實際認養出去的不過20多棵,而這已經算相對較好的狀況。記者找到一份2016年全市林木認養表,發現很多公園都有林木認養計劃,但與公園聯繫後得知,截至目前,被認養出去的並不多,有的公園甚至一棵樹都沒有被認養出去。
以西便門遺址公園為例,這家開放式的免費公園種有常見的銀杏、油松、國槐和欒樹等,但因夾在立交橋中間,來遊園的人並不多。負責公園綠化的認養聯繫人李海峰表示,林木認養每年都會推出,費用只要50元,認養後會給認養人開具收據,並製作掛牌釘在樹上,寫清認養人名字和認養時間。「後期的養護都是綠化隊負責,保證樹木能夠成活。不像有些植樹活動,管種不管活。」李海峰告訴記者,「每年3月中下旬到4月中旬,不少人打電話來諮詢,但我們介紹完情況後,等到要排日期請他們來現場看看時,好多人就說『有需要再打電話』,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像去年,原本有290棵樹木待認養,但最終也沒有一個人來認養,」市民們認養樹木的意識有了,但付諸行動的還不太多。
相比之下,位於北五環內、京承高速東側的北小河公園的認養成本更低,「常綠樹每年50元一棵,落葉喬木每年只要30元一棵。」北小河公園林木認養聯繫人王新坦言,「只有2008年公園剛推出認養活動的時候,街道辦事處幫我們組織了三四十人來認養。這也是認養人最多的一年,從去年到現在,個人確定認養的只有兩個。」
百善鎮良各莊村南林木認養點去年推出了5000棵樹的認養計劃,最後都是包給專業的綠化公司,「也有人來諮詢過怎麼認養,看過現場後覺得管理上有難度,就放棄了。」認養聯繫人劉金山告訴記者,這一帶的綠化林屬於平原造林計劃,也是綠化的重點地塊,林木在2012年已經種好了,現在主要是養護,認養費用也是每年每棵50元,後期所有的養護工作都由專業人員來完成,「三分種,七分養。施肥、打藥、剪枝都是挺專業的事情,個人要做還是很有難度的。」
誤區
「認養樹木?那都是有錢人才能幹的吧!」
當下正是植樹造林季,各種植樹活動的廣告隨處可見,很多打著親子活動的旗號:每人100元、一價全包;每人98元,種植小樹苗、親近大自然;600元,含樹苗和午餐,爭做環保小達人……
「認養活動其實主要是想培養大家參與綠化、愛護樹木的意識,但大家寧願花更多錢帶孩子去植樹,也不來認養。」面對一冷一熱兩種截然不同的處境,王新百思不得其解。
在玲瓏公園,記者見到推著孩子來遛彎的明明媽媽,她正打算從手機上挑一個親子機構推出的植樹活動。聽記者說起認養樹木的事情後,一臉疑惑,「認養樹木?那都是有錢人才能幹的吧!我也就花個一百多元讓孩子植棵樹算了。」
得知認養樹木只需要50元,而且玲瓏公園就可以認養後,明明媽媽很是詫異:「真的就這麼點錢?公園還包後期養護?」在網上查到相關資料後,明明媽媽感慨,「便宜倒是便宜,在家門口也方便,可就是不能讓孩子體驗一下植樹的快樂。」
跟明明媽媽一樣,很多父母也有著類似的想法:「陪孩子去種樹,中午還能吃個農家飯」、「不親手種,沒樂趣」、「參加植樹活動,不為了植樹,就是個春遊」……對這些家長來說,帶孩子去植樹,本身的目的未必在於綠化,更多的還是一項親子活動,樹木認養費用雖然低,但顯然無法滿足家長們的需求。
而在園林綠化專業人士看來,「植樹秀」背後的現實通常令人擔憂,「大家只想著植樹,卻很少關注樹木的成活率。事實上,哪怕樹坑都提前給挖好,種的深淺程度也會直接影響到樹木的生長情況。很多時候,綠化隊都要等他們走了以後,再把樹挖出來重新種。」
對策
「會讓認養人參與,公園免費提供工具」
針對很多家長的心理,公園方面其實也在嘗試進行改變,從而吸引更多人參與到認養活動中來。
李海峰所在的綠化隊除了負責西便門遺址公園,也負責金融街地區的樹木認養,為了能讓大家認養公園和街邊的銀杏樹,特意給出不少優惠條件,「如果認養了銀杏樹,等到我們集中摘果子的時候,可以給認養人提供一點銀杏果。」
而北小河公園也推出很多配套活動,「我們也會讓認養人參與鬆土、打草、澆水等工作,要是想過來,什麼工具都不用拿,公園可以免費提供水桶、鐵鍁等工具。」
在去年推出的林木認養活動中,四得公園同樣未能實現計劃,甚至沒有接到過來自個人的諮詢電話,「曾經有商戶表達了認養意願,但最終也沒能落實。」對於無人認養的現實,公園的林木認養聯繫人楊朝暉並不氣餒。他告訴記者,公園目前正在跟附近的科研院所合作,引進不少觀賞性植物,以增加樹種的豐富性,吸引遊客參與,「比如銀白楔、暴馬丁香、七葉樹等,耐陰的嶗峪苔草、青峪苔草,還有每年都能開好幾次花的月見草。」
楊朝暉說,公園後期的改造還會聽取和徵求遊客的意見,帶動附近小區居民參與到認養活動中,「新增加的樹種,我們都會加上二維碼,讓遊客們在遊園的時候也能學到知識。」
主筆:周明傑 插圖:宋溪
北京市待認建認養林木綠地信息(部分)
北京植物園 林立 62591283
四得公園 楊朝暉 13810501919
團結湖公園 何維康 18810880315
北小河公園 王新 13811544810
地壇公園 王子龍 64213710-8006
明城牆遺址公園 王竟 65270574
皇城根遺址公園 姜春梅 84134152
青年湖公園 田剛 84116321-8012
人定湖公園 張殿寧 62383196
月壇公園 李凱 13911024756
德勝公園 彭博 68024531
蓮花河公園 彭博 68024531
元土城遺址公園 李金 62374858
玲瓏公園 孫繼東 88110630
北塢公園 孫繼東 88110630
(更多詳情可查閱首都園林綠化政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