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的目的,不管是想減脂、增肌、塑形,提高心肺功能、免疫力和耐力,提高身體柔韌性、平衡性,還是速度或耐力,器械鍛鍊和有氧運動都是必不可少的內容。
新手剛去健身房時,要做好充分的裝備,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那麼新手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呢,主要要從心理和物質兩方面做好裝備。
首先是最重要的知識、心理準備和觀念的改變,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方面。
1.知識準備,可以分為一些常識和專業知識。
一些常識,比如什麼是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專業知識包含比較多。比如各種器械和有氧運動方面的知識,常見傷病預防、治療、康復和肌肉拉伸方面的知識,簡單的生理解剖知識,常見的體態矯正知識,飲食方面的知識,也包括一些運動裝備方面的知識。
這些知識需要在健身過程中逐步學習,逐步積累,畢竟大多數人之前都沒接觸過相關知識,需要重新學習。而學習是一個很枯燥、乏味,很艱難的過程,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不同,對知識的領悟和掌握程度也會有所不同。但是至少要知道應該掌握哪些基礎知識,如果遇到問題,至少應該知道去哪裡查找這些知識。
網上推薦的健身書籍目錄
獲得知識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書,不管是紙質書,還是電子書都能讓我們掌握相關的知識。而且掌握知識比較系統、全面,網上搜索也是一個很好的獲得知識的途徑,但獲得的知識比較碎片化,不系統,也不全面,一般只能就事論事。
健身方面的電子書
一些知識還會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更新,比如之前曾經建議每天吃不超過2個全蛋,現在則取消了這個限制。對膽固醇的認識也從單純的避免攝入過多的膽固醇變成避免攝入過多的低密度膽固醇,可以適當攝入較多的高密度膽固醇。但是對每天應該吃多少個全蛋,仍然存在爭議。
2.心理的準備。健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絕對不可能一蹴而就。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健身半年到一年,只能算是入門。那些宣稱健身一年就能達成目的的人,我只能說他們是個例,絕對不是大多數。
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不同的人之間直接進行比較,我認為是不客觀和公平。自己和自己去比較,則相對比較客觀。不要羨慕別人,也不要去和別人盲目比較,不要自慚形穢,要退而結網。如果之間練得好,也別得意,別看不起別人。
3.觀念的改變,打破偏見和誤解。不要認為有肌肉的人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不嚴格地說,大腦不發達的人,肌肉也不會發達。女性不要排斥練器械,男性不要排斥練瑜伽,要勇敢地打破這些偏見。瑜伽不是女性的專利,器械區也不是女人的禁區。不要認為別人喝蛋白粉就是「嗑藥」,別以為健身房練出來的肌肉是「死肌肉」……。
其次是物質上的準備,簡單說就是準備好各種運動裝備,包括必要和不必要的各種裝備。
1.跑鞋是最重要的運動裝備。一雙適合的跑鞋對於任何健身者來說都是最重要的裝備,即使不跑步,跑鞋也是最重要的裝備。
如果經常做大重量深蹲和硬拉等鍛鍊,可以選擇一雙適合的深蹲鞋。鞋底較硬,有一定坡度的其它鞋也可以代替深蹲鞋。我就是穿鞋底較硬的跑鞋代替深蹲鞋。
2.運動服裝,運動時大量出汗,純棉服裝並不適合,速乾衣褲才是最佳選擇。是否緊身並不重要,不影響運動就行。女性在鍛鍊時必須選擇適合的運動內衣,尤其是在跑步等劇烈運動時,好的運動內衣會給女性提供更好地保護。
速乾衣
3.其它裝備。除了鞋和衣服之外的裝備,都可以看作是其它裝備。比如背包、水杯、手套、腰帶、護腕、護膝、助力帶、藍牙耳機等。
這些裝備的重要性低於鞋和衣服,有的是必須裝備,有的則是非必須裝備,酌情選擇即可。
做好各項裝備之後,就去健身房好好鍛鍊吧,明天介紹如何制定器械健身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