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成都市委員會主委、四川大學商學院院長徐玖平
統籌區域發展從來都是一個重大課題。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成都繼國家中心城市後再次成為地區經濟中的重要一極。
今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批覆設立成都東部新區。今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開局之年,成都東部新區的設立意味著什麼?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成都市委員會主委、四川大學商學院院長徐玖平在接受央視網採訪時表示:
第一,意味著戰略設計贏來了歷史的新機遇。城市格局從以前的「兩山夾一城」到「一山帶兩翼」,重構了成都的經濟地理。「東進」戰略對成都的城市發展和「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未來之城」的機遇已經到來。
第二,意味著成都「有為敢有位」,走在前列,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的全局和區域發展的大局,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政治責任,抓住了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為唱好「雙城記」聚勢賦能,思行並進。
第三,意味著成渝經濟圈建設有了新的名片。成都東部新區是成渝相向發展的橋頭堡和戰略要地,是「東進」戰略的升華和提升,新區將打造走向世界的又一張耀眼名片。
去年兩會的時候徐玖平提出了進一步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從目前情況來看,農村金融服務系統日益健全,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生態環境持續改進,為促進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金融「活」起來了,鄉村振興真正「興」起來了。
在關於我國推進部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意義上,徐玖平指出,從戰略定位上看,2017年,「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被正式確認,並作為國家七大戰略之一,首次上升到國家戰略。
從世界經濟發展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普遍存在,成為各國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我國有多個新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正在逐步落實,對區域整體發展和國家發展都是非常有效的,這也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也是我國進一步釋放發展生產力、面向世界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舉措。
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有利於推動各地發揮自身優勢,打破城市邊界交流成本,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提高區域發展總的效率。區域協調發展是調動和激發經濟潛能、拉動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