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策劃]人形町探訪——發現推理天王東野圭吾
新華悅讀出品:人形町探訪 責編:劉凝
(圖文節選自《日本橋人形町:發現推理天王東野圭吾》,作者:史詩。)
2010年夏天,我曾在東京住過幾天,早就知道日本橋人形町的名字,真正讓我有衝動去尋訪這條老街的理由,則是在讀完東野圭吾的《新參者》之後。2013年8月,當《新參者》的後續《麒麟之翼》紅遍日本,刑警加賀恭一郎在人形町續寫傳奇時,我再次來到東京,為了還原小說裡的每個畫面,我直奔人形町。
《新參者》、《麒麟之翼》分別於2011年9月和2013年8月由新經典文化出版。
左:《麒麟之翼》電影海報。 右:高速公路跨在日本橋上方,麒麟展翅欲飛。
「那名男子從日本橋巡警派出所旁經過時,將近晚上九點。在那之前,一名巡查剛剛從派出所走出來,他環視了一下周圍,恰好看到男子的背影。日本橋的中部有一根雕刻著兩座麒麟像的裝飾立柱。現在,那名男子正靠在柱子的底座上。巡查的目光停在男子的胸膛上。那裡插著一把什麼東西,男子的襯衫已經被染成了黑紅色。」
七福神巡禮之之小網神社
在日本,推理小說是最重要的大眾文學形式之一。而日本當今公認最傑出的推理小說天王,正是東野圭吾。東野圭吾出道27年,以作品高產著稱。無論什麼樣的作家,一旦寫多了,就很容易會有劣作出現。但東野圭吾是個例外。他手中的素材似乎永無窮盡,涉及社會各個方面,部部精彩。
七福神巡禮之末廣神社
熟悉日本文學與影視的人都知道,日本作家和導演在創作時,偏愛在作品中明確地告知故事發生地的地名、街道名,乃至每一家店鋪的名字。即使使用化名,在現實中也都有對應之地。東野圭吾的《新參者》與《麒麟之翼》即是如此。
七福神巡禮之笠間稻荷神社
與其他推理小說名家相比,東野圭吾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更多地選擇創作獨立的故事,而非固定使用某一個偵探或警察。但「加賀探案集」是個例外。從上個世紀80年代創作該系列的第一部《畢業》開始,加賀恭一郎這個形象漸漸與東野圭吾一起走向成熟。
七福神巡禮之水天宮
這裡祭祀的是七福神之一的弁財天,但是更出名的卻是能夠保佑安產的「子保犬」銅像。銅像周圍有代表屬相的半球,據說撫摸銅像會帶來好運。也有很多人撫摸小狗的頭,以祈求孕婦母子平安。《新參者》中,四十多歲的女性三井峰子遇害,她生前就曾經滿懷期待地撫摸過小狗的頭。刑警加賀發現死者生前可能與附近一下鐘錶店的老闆在某地相遇,於是前往鐘錶店調查,結果發現鐘錶店老闆日常的遛狗路線近期在悄然改變。鐘錶店老闆的狗將刑警加賀引向另一隻狗,最終揭開了隱藏在水天宮裡讓人眼角溼潤的秘密。無論是遇害的三井峰子還是鐘錶店老闆,都曾在水天宮的「子保犬」銅像前駐足,為他們心中不能言說的愛而祈禱。
這裡就是人形町通,人形町地區的「中央大道」。
甘酒橫丁與「人形町通」大街十字交叉,是人形町最熱鬧、最有趣的地方。不同於銀座的高端和新宿的前衛,甘酒橫丁是一條任何人都可以很快融入其中的舒適街道。從甘酒橫丁路口出發,沿路向西南漫步,最先發現的便是《新參者》和《麒麟之翼》裡都出現過的老字號咖啡館「吃茶去快生軒」。
七福神巡禮之茶之木神社
東野圭吾經過實地走訪後寫下這兩部作品,因此刑警加賀在小說中拜訪的每一條街、每一家店鋪都有原型。再加上在人形町實景拍攝的《新參者》的電視劇版和《麒麟之翼》的電影版大獲成功,著名演員阿部寬完美演繹加賀恭一郎,使得無論是讀者還是影迷,都對這個位於東京市中心卻樸素無聞的地區,一下子有了發自內心的好感。
人形町通兩側的裝飾座鐘透著江戶時代以來的市井風情。
這裡距離交通樞紐東京站和繁華的銀座並不遠,但走出地鐵站,舒服的市井氛圍撲面而來。便利店、居酒屋、平價餐館……一家挨著一家。道路兩旁也有不少高樓大廈、公司酒店,但沒有任何嚴肅壓抑之感,更沒有新宿或澀谷的喧囂和浮躁。在日本橋人形町,東京仿佛轉了個身,忽然顯示出它親近、質樸的一面。作者在此行走、寫作,讀者在此閱讀、行走,這樣的輪迴終於在日本橋人形町得以發生。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