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和尚》(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猴王·花果山》(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1月15日,猴年新年來臨,國家大劇院將奉上兩部精彩兒童劇陪伴小觀眾們歡笑跨年。
其中將於2月3日至5日、10日至13日登臺國家大劇院北京喜劇院的大型奇幻劇《猴王·花果山》應景猴年,看美猴王的成長曆險。而將於2月9日至17日亮相國家大劇院戲劇場的新編兒童劇《三個和尚》,也將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故事以生動幽默的形式加以呈現。
由孫悟空形象生發出來的藝術作品更是數不勝數。即將於農曆猴年新年前後在國家大劇院北京喜劇院上演的、由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全新演繹的大型奇幻劇《猴王·花果山》,就是將孫悟空這一被神化了的英雄人物,還原為令孩子們倍感親近的少年石猴形象。天地混沌,隕石從天而降,小石猴破石而出,石破天驚,打破了花果山往昔的平靜!小石猴馴服馬蜂、遨遊海底、蓬萊學藝,一個個絢麗奇幻的場景引人入勝,小石猴也在一次次挫折後逐漸成長。劇中還特別安排了小石猴在蓬萊仙島上,刻苦習武、詠誦《三字經》的情節,啟發小觀眾們能夠由淺入深地了解到我國的歷史、文化和禮儀,感悟國學智慧。
這部由易立明、石學海聯合執導,中國木偶藝術劇院近50名演員從幕後走到臺前的《猴王·花果山》,從2008年首演至今已上演200餘場,屢獲殊榮,更廣受好評,甚至有小觀眾連看多次。演出融合了木偶、雜技、武術、歌舞等多種藝術表演形式,還營造出雪、霧、水、林等大量景觀變幻和多媒體特技相結合的炫麗舞臺,也將把小觀眾們由現場帶入到神秘奇幻的「花果山」中,跟隨小石猴橫空出世、求學習武、降妖除魔,經歷一場難忘的成長勵志之旅。
從猴年正月初二起,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帶來的新編傳統故事《三個和尚》,即將登臺國家大劇院戲劇場,與小觀眾們共度一個文化新年。《三個和尚》的故事源自於我國古老諺語「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早在1981年,導演徐景達就將這一諺語改編成僅有十幾分鐘的動畫片搬上熒幕,樸拙而不失生動的三個小和尚形象,成為了幾代人難以磨滅的童年記憶。而在2014年,由合作過兒童劇《小布頭奇遇記》的優秀青年編劇慕星和導演毛爾南一同創作了話劇版《三個和尚》,除卻原有的「三個小和尚」,又加入「老和尚」這一角色,延續了故事本身深入淺出的表現形式,豐富人物關係並深化了人物間情感,同時圍繞「老和尚」分別與三個不諳世事的小和尚結緣的故事展開,用一個水桶將毫無定性的小和尚、貪吃懶惰的胖和尚和不思變通的瘦和尚收為門下,以身作則感化他們,讓他們領悟生命的真諦,也讓孩子們更容易懂得團結、互助和「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堪稱中華優秀傳統故事與當代審美的完美結合。
在舞臺呈現方面,演員以肢體動作代替言語敘事,將現代舞和戲曲風格相結合,並加入了武術元素,搭配炫目的多媒體舞臺效果,在中國意境的基調上更大膽添彩。演員們以生動的表演吸引孩子們「入戲」,啟發他們識理。而對成年人,《三個和尚》又意味著回歸本我,拋卻成長過程中被動養成的「貪嗔痴」,以古老的故事裝新酒,是適合全家老少一起觀賞的精彩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