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換季的季節,上周除了上班,基本都在給孩子買衣服。挑來挑去眼睛都花了,還沒有挑定。好不容易最後下單了,一收到貨傻眼了。不是小了就是厚了,款式好像也不太合適。
回想寶寶出生9個多月以來,我買衣服可是踩了不少坑。有的很貴可是沒有怎麼穿,有些當時覺得還行,事後想來還有進步空間。
到底怎麼給孩子買衣服呢?
款式
小孩的衣服有很多款式,如果你有一個女寶寶,可能很早就像買美美的裙子了。經過我這9個多月的實踐,事實證明最好的還是連體衣。
首先看看連體衣長啥樣?
對的,就是這個衣服,可謂是1歲以內的寶寶必備。得出這個結論,我可是走了不少彎路。比如,月子裡就給孩子買了兩個上衣,因為當時閨蜜說下面有紙尿褲。可是家裡有空調啊!褲子還是要有的,再比如,回娘家時我媽媽給孩子買了上下分的一套衣服,結果發現一抱就露肚子。一點兒也不友好。
連體衣有厚有薄,怎麼選呢?參照大人的衣服層數,只減不增,要不然可能會熱痱子。比如夏天家裡有空調25度,可以買短袖的純棉的連體衣。外出的話,可以買帶網眼的包屁連體衣。在冷一點,就是長的連體衣,厚度遞增。要穿兩件衣服的時候,記得裡面穿一個薄的,外面再加。
記得12月份的北京,那會兒天已經很冷了,還沒有暖氣。我們給寶寶穿上了小棉襖,是扣子的。那會兒不知道給寶寶裡面再穿一個薄的連體,娃稍微一動,還能看到裡面的肉肉。有一天在小區小花園,有個寶媽推薦了一個護肚子的小背心,我立馬就買了。事實證明,最後也基本沒有穿。
除了要牢記買連體衣以外,還有以下需要注意:毛衣外套慎買!上下分體慎買!外套連體最好不是扣子了!裙子慎買!連體褲襪慎買!套頭的慎買!裝飾(蕾絲、珍珠、系帶、拉鏈等)太多的慎買!
大小
我一直覺得孩子的衣服大小太好把控了,實在不行買大一點咯,總是可以穿上了。我後來發現並非如此。
先科普下孩子衣服的尺碼劃分。52、59、66、73、80、90......這是以孩子的身高來定的。一般月子裡就是52和59的衣服,這時候孩子長得最快,千萬別買多了!有的孩子出生就穿59的了,所以我寶寶出生的時候我直接囤的是59的。66以後就會長得比較慢,如果你孕期實在是手癢,就囤66的。當然,要結合氣溫哈,別厚薄又不行。
連體衣可以買大一碼。記得孩子快3個月時,由於準備回老家,我開始了一次買買買。那時候孩子剛好能穿59碼的,所以我買了兩件連體。事實證明我錯了,連體衣買剛剛好就是浪費,回家一試,躺著美美的,一抱腿就漏出來了。可憐我每件都花了100多。分體的要買剛剛好,尤其是外套。最近一次買衣服,想著孩子能坐能站了,想買個分體的外套。因為孩子剛剛好73釐米,想著連體80正好,所以也買了80的,收到我就後悔了,外套因為版型本來就大,所以再買大一號,簡直沒法穿,只好存到這個秋天了。裙子可以買大一點。有了小女孩,有時候實在是忍不住不給她穿裙子。我快過年的時候就手癢地給她買了個80的紅裙子。好在裙子的大小沒那麼重要,大不了把袖子挽起來。我1月份買的裙子,4月份了現在還在穿。估計可以秋天再穿下下。哈,前提是在北方啊,有暖氣。購買方式
這個通俗來講,就是怎麼買?實體店還是網上購物?如何性價比高地購物?結合我親身經驗,覺得以下幾點比較實用。
不要囤不要囤!家庭新成員的來臨,肯定想買買買。可是買衣服這件事情還是慎重點的好,一般兩套就夠,最多3套。要不然真的就是浪費。想想大人穿來穿去也就兩三套衣服,多了無暇顧及啊,何況蹭蹭長高高的孩子啊!這是一個極簡法則。有時候實在是商家多買打折的話,也要記得兩件一個碼+大1碼一件。我曾經用這個法則在一家店裡買了3件連體,可謂是穿的最久的了。要買就買好的!好怎麼定義?就是質量好不奢侈。價格100塊左右一件連體衣差不多。我家是女寶寶,我常買的商家有:戴維貝拉(款式好看,價格稍貴,買的時候要考慮孩子的舒適度,不要光顧著好看)、好孩子(質量很好,但價格也比較貴)、麗家寶貝和樂友(這兩個北京的商場裡一般都有,充個會員比較值,會有一些活動,但是款式不是很好看)、優衣庫和HM(這兩個比較平價,質量的話,個人認為前者比後者好。)實體和網購如何選?在疫情來臨之前,我一直是力推實體店的。最好是帶著孩子一起買。孩子的衣服厚度、大小、款式稍有出入就不太順心,比大人的衣服更需要實體店購入。可是現在非常時期,我只好網購。淘寶的話到的比較慢,京東一般到貨較快。最近開發出一個新的,就是麗家寶貝和樂友可以下單後,周圍店1小時內送貨,感覺挺好。固定商家。因為不同商家的衣服大小和風格不太一樣,所以有時候會有出入。很重要的一點是,選擇好了商家後,質量一般不會太差。我上面分享的幾個商家,質量都還不錯。我基本很少在不知名的淘寶店裡給寶寶買衣服,因為布料對於孩子來說是最最重要的。寫在最後:寶寶9個多月了,回頭整理,發現踩過的坑還真是不少。原來給寶寶買衣服也是一門學問呀!你有什麼困惑和經驗?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