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道湖南美食,叫艾葉餈粑。
記憶裡那道艾葉餈粑是每年的清明節奶奶做的,不放任何餡,揉成圓圓的小糰子,再用新鮮的竹葉蒸熟,我每次都是默默的守在一旁,生怕錯過這一年一次的美味。
冒著熱氣的艾葉粑粑有竹葉的清香和艾葉特有的味道,再裹上白糖,咬在嘴裡滋滋作響,這就是記憶力奶奶做的艾葉餈粑。雖好吃但容易膩,每次最多也就吃上兩個。反而隔天用油煎到微微焦香的艾葉餈粑比較受歡迎。但作為湘妹子,我更愛的還是香辣口味。
長大後粽子和艾葉餈粑都有所改良了,包上了五花肉的餡料,更好吃了。
南方不少地方叫艾葉粿,香甜口感,這次我要來分享香辣味的艾葉餈粑。
艾葉餈粑,是屬於春天的美味,每年三月到五月,是採摘艾葉最好的時候,剛剛發出的新芽,嫩極了。雖在一線城市,但現在不少菜市場也會有這類應季的野菜出售。
原料:艾葉、糯米粉、麵粉、五花肉(或臘肉)、黑豆(或紅豆)、筍乾
第一步:製作麵皮
取艾葉最嫩的心,鹽水浸泡一個小時,再焯水燙熟。燙熟後切碎榨汁,榨汁的時候加少許清水。
取糯米粉和麵粉,比例大概是4:1,加入榨好的艾葉汁,然後和面,麵團儘量不要很軟,太軟不好成形。和成團即可,並不需要過多的揉面。
第二步:製作餡料
提前浸泡幹筍(可以換成蘿蔔乾),或開水煮好,切碎備用。黑豆不需要浸泡,我是直接電飯煲煮了兩次。五花肉炸出油,瘦肉煸炒至香,個人比較不愛吃肥膩的,所以一般會炒的很乾。
熱鍋下油,先放幹筍爆香,再依次放黑豆、五花肉,翻炒三五分鐘然後調料,蔥末、生抽、蠔油、少許鹽,餡就炒好了,喜歡吃辣的記得加辣喲,我這次沒放辣,因為小孩要吃。
第三步:製作艾葉餈粑
麵皮和餡料都做好了,那就開始包吧!不需要擀麵杖!直接用手取適量麵團捏成塊,再放入餡料,包成餃子形狀即可。
接著就可以炸了喲,熱鍋下油,中小火炸~~~如果怕上火那就清蒸喲~~~我一般一次性炸好,吃不完放冰凍,什麼時候想吃了再拿出來蒸熟或煎一下。
好啦,一道美味的艾葉餈粑就做好了,麵皮炸的酥脆,一口咬下去有肉香、筍子的清脆和黑豆的綿糯,簡直是驚人的味道。如果你喜歡吃甜食,那餡料也可以換成你喜歡的任何餡喲,比如花生芝麻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