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
碘伏又稱聚維酮碘(優碘),是一種廣譜抗菌劑(抗菌範圍廣泛,抗菌譜大),對細菌、真菌、原生動物和病毒具有殺滅作用。用於局部傷口感染的預防和治療,可應用於輕微割傷、擦傷、燙傷、水泡。
醫用碘伏常見的濃度是1%,用於皮膚的消毒治療可直接塗擦,稀釋兩倍可用於口腔炎漱口。
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刺激性小,一般適用對象是較小較淺的傷口,可以直接消毒黏膜,堪稱居家旅行常備良藥。(低濃度碘伏是淡棕色溶液,不易汙染衣物哦)
要注意的是,碘伏是外用藥,禁止口服。禁止與紅汞等拮抗藥物(能與受體結合,具有較強的親和力而無內在活性的藥物)同用。碘伏應在室溫下避光保存。
小編的急救包中備有下面的這種一次性碘伏棉棒和一次性碘伏棉片,攜帶和使用都特別的方便,記得常備哦。
一次性碘伏棒
一次性碘伏棉片
碘酊(ding)
碘酊又稱碘酒,通常由2%-7%的碘單質與碘化鉀或碘化鈉溶於酒精和水的混合溶液組成,為酒精溶液,刺激性強,只能用於完整皮膚消毒(不能用於破皮傷口)。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碘酊後要記得脫碘。碘酊可以灼燒皮膚,所以碘酊塗擦後,要稍等1分鐘在用濃度為75%的酒精脫碘,消毒效果比較好,但是注意脫碘的時候一定要用酒精全面塗擦碘酊的地方,否則遺漏了容易燒傷皮膚。碘伏是不用脫碘的哦。
同樣使用碘酊時,不可同時使用紅藥水,否則會產生劇毒的碘化汞。
碘酊
醫用酒精
家庭常用的是濃度為75%的酒精,可用於日常消毒,但是刺激性較強,最好只用於完整皮膚消毒。其實,濃度75%的酒精比濃度95%的酒精消毒殺菌效果佳。濃度95%的酒精,濃度太高,反而馬上使細菌表面的蛋白質凝固,形成一層硬膜,這層硬膜對細菌反而起到保護作用,防止酒精進一步滲入,所以濃度95%的酒精消毒殺菌效果,反而不及濃度75%的酒精。
除了可以對皮膚的消毒,還可以可用於餐具、兒童玩具、奶嘴等消毒,我們平常手機貼膜擦拭清洗手機屏幕時使用的也是濃度為75%的酒精,不要很方便哦。
一次性酒精棉片
醫用雙氧水
醫用雙氧水,一般指低濃度(如3%)的過氧化氫溶液,主要用於殺菌及外用的醫療用途,例如作為傷口消毒(可適用於較深的割傷、有破傷風風險的傷口)。其擦拭創傷面,會有灼燒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要記得清水清洗一下就可以了,過3—5分鐘就恢復原來的膚色。
醫用雙氧水還經常會作為衝洗藥物而應用於口腔醫學。由於口腔內,絕大部分的感染是來自於厭氧菌,因此,雙氧水由於它的產氧作用,在口腔臨床醫學上的運用是十分廣泛的。
醫用雙氧水
紅汞
紅汞是含螢光素母體的有機汞二鈉鹽,其結晶有綠色金屬光澤,可用作殺菌劑,其2%溶液稱為紅藥水。紅藥水是一種過去常用的消毒劑,現在已經逐漸面臨淘汰,不推薦使用。它含有汞離子,汞可透過破損的皮膚被吸收,使用過量可能造成汞中毒。而且,它的穿透性較弱,消毒效果也並不理想。並且當作用於傷口時,它的深紅色顏色導致無法辨認出傷口是否有紅斑或發炎,難以判斷傷口是否已感染。
紫汞
紫汞又稱紫藥水、龍膽紫、甲紫,是甲紫的2%的酒精溶液,呈紫色。在小型傷口上外塗的外用藥品,由於其顏色的濃烈及脫色的難度,注重外表的人一般也不會將它應用在易見的皮膚上。擁有潛在的致癌性,故此現今不少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已不選用紫藥水,不推薦使用。
特別注意:紫汞、紅汞不得與碘酊、碘酒同時使用。用什麼紫汞、紅汞,還是買點碘伏備著吧。
家庭小藥箱和戶外急救包中還是多備點碘伏棒、碘伏棉片和酒精棉片吧。
歡迎指正討論。
歡迎掃碼關注。
歡迎轉發,公號轉發,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