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瓶山發現大群灰頭鶇灰翅鶇
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常德晚報訊(記者 曾玲 通訊員 白林壯 文/圖)昨日,記者從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區工作人員在海拔1000米的原始森林中一次性發現40多隻灰頭鶇和灰翅鶇的聚群,這樣40多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的大群體在壺瓶山出現較為罕見。
灰頭鶇和灰翅鶇兩種鳥在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僅棲息在相對局限的高海拔地帶,灰翅鶇更為偏好原始森林生活環境,故遇見率均不高。除繁殖期外,在一年的多數時間,這兩種鳥極少發出叫聲,且活動方式較為隱蔽,人們對這兩種鳥在壺瓶山的居留類型和生活史仍不清楚。今年2月,工作人員步行十多公裡到核心區原始林區域聯合巡護時,在陰坡位置意外遇到一個由鶇科鳥類組成的大群體。經過約5分鐘的觀察,工作人員確定這是由灰翅鶇和灰頭鶇構成的群體,且不少於40隻。
「這兩種鳥都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灰頭鶇的頭、頸和上胸為褐灰色,兩翅和尾為黑色,上、下體羽為慄棕色,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灰翅鶇體型略大,虹膜為褐色,嘴為橘黃色,腳為暗褐色,喜食無脊椎動物、漿果。」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該保護區封山禁伐,植被漸趨豐富,加上遊客較少,景區對野外捕獵嚴格管制,這是該種鳥類大型群體出現的重要原因。據了解,在保護區以往的巡護和鳥類監測工作中,工作人員曾發現過光背地鶇和虎斑地鶇組成的20隻左右的群體,此次40多隻的大群在壺瓶山出現較為罕見。
相關連結
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