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是豬八戒肩扛釘耙,周圍是豬子豬孫等憨態可掬、形象逼真。
67歲的丁志銑,家住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荒地鎮,小時候經常看母親剪窗花,一有時間就跟著學。5歲時第一個剪紙得到媽媽的誇獎後,更加喜愛剪紙。
剪紙作品要做到形神兼備,對生活的細微觀察至關重要。為了神似,丁志銑一有時間就盯著豬、雞、馬等反覆觀察,力爭將這些動物的特點牢記於心。還買來一些有關剪紙和人物方面的書,仔細學習,反覆琢磨。以前過年,丁志銑家都是買來大紅紙,幾下就剪出《年年有餘》《牡丹圖》等作品,張貼起來特別喜慶。
今年是豬年,丁志銑想剪出一個有特殊意義的作品。思前想後決定一剪子剪出數十頭豬的群豬鬧春圖。構思成功後,老人拿出剪刀就開始剪。只見一張紅紙,一把剪刀在老人手中來回穿梭,老人用一天的時間,才將一張紅紙變成了活靈活現的一幅圖畫。
「豬八戒在人們心中早已經根深蒂固,我把它放在中間,在其周圍又剪出了大小33頭豬。我把這個剪紙起名《天蓬調兵》,也可以稱作《金豬送福》。」
丁志銑痴迷剪紙,其手工剪紙已被列入葫蘆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多年來,他的剪紙作品入選多個刊物也多次獲獎,更被眾多國內外友人收購收藏。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 記者 胡清 編輯 錢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