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出現反鹼是很常見的現象,完全不用著急。
金剛反鹼一般有兩個原因:
一、在清理金剛時泡水太久,會殘留一部分水鹼,當然這個的量應該極小,而且比較容易處理。
二、就是金剛自身,因為核中的水分蒸發,核質中的一些物質析出,看上去像是反鹼。這個就比較多,而且多刷,過段時間後又會出現。
反鹼,實際上分為三大類:
一、灰塵。成分非常複雜,包括碎果肉屑,各種不溶難溶於水的礦物質鹽和一些有機物等。
這一層是被稱為「反鹼」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反鹼的主要難點。這一層是最容易清理的反鹼物,特徵是用手一蹭就掉,用小牙刷就可以清理。
二、絨毛。其實也不能算是絨毛,應該說是金剛籽表面造成散射的部分。用鋼絲刷可以刷掉。
但是並不是特別容易清理,因為鋼絲刷也不能有效拋光,反而會造成細小的磨損,讓表面更加凸凹不平,這個一般只能用剪斷毛的小牙刷去刷。
三、 金剛本色。這個是反鹼的最大難點,是沒有辦法用刷的方式去清除的。
因為它一直長到芯兒裡,大家都知道金剛瓣上的凹痕裡都是白黃色的,那個就是金剛的本色,是刷不掉的。
這東西是金剛上最軟的部分,是金剛籽在發芽的時候頂開果殼預留的碎裂處。所以大家會發現這裡往往是最容易開裂的,就是這個原因。
金剛菩提反鹼的處理方法
遇到反鹼最好的方法就是刷,多刷,多盤。
告訴大家一個小竅門,當金剛菩提子出現反鹼後,我們刷之前,可以將金剛在頭上、臉上或手中蘸一些身體分泌的油份,然後再刷,效果很明顯。也可以用刷子在手中、臉上蘸些油來刷金剛,反覆幾次就可以清理乾淨反鹼,這個是真實實驗出來的。
處理反鹼拒絕上油,反鹼見到油份後會變淡,當時刷的時候可以馬上看不到了,但是後期包漿的過程中,你可能沒有注意,吸附在金剛表面及紋理深處黑乎乎的刷不掉的東西,就是反鹼後期的表現,所以,玩金剛,拒絕上油,道理大家都懂。
處理反鹼過程中用刷子的方式非常重要
其實很多人不太會用刷子,他們總是一來一回長長地蹭。這種方式的刷毛並不能進入金剛的深層,大多數都只是被凹槽擋住了。
正確的刷法是:將刷子先推向一個方 向,讓刷毛進入正確的角度,之後快速回退,讓刷毛直接插進凹槽處。
一個比較好的方式是快速連續進行上述動作,讓刷子在小範圍畫弧形也可以達到這種效果,但是力度肯定不足。
結語
盤玩金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只要用心慢慢盤,總會玩出一串漂亮的金剛。
在盤玩過程中你是否為盤玩的工具刷子而煩惱,木木在這裡推存一款好用不貴的刷子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