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2010年奧斯卡金獎紀錄片《海豚灣》嗎?相信看過的人都不會忘記其中的一段場景:幾個漁民把遭圍捕的海豚拖上船,小海灣霎時一片血紅,一條危在旦夕的海豚最後一次高高躍起……被拖上船的海豚又被繫上繩子扔進水裡,船隻破浪前行,留下一串血沫……鏡頭拉高,藍天碧海的美景中,那片紅色的海灣鮮豔得無比恐怖……《海豚灣》記錄了日本小鎮「太地町」的漁民捕殺海豚的血腥場面,講述了圍繞海豚建立的殘酷產業鏈。由於無法獲得許可,影片的一些關鍵鏡頭是依靠藏在人造石頭裡的攝影機偷拍的。
4月22日,第46個世界地球日,中華書局出版的紀實作品《海豚灣》在京舉行了新書發布會,作者瑞察·歐貝瑞、漢斯–佩特·羅德出席。瑞察·歐貝瑞(朋友們叫他瑞克)正是紀錄片《海豚灣》的發起人兼主演。
瑞克堪稱傳奇人物,事實上他是因馴養海豚成名的。上世紀六十年代,他擔任美國熱門劇集《飛寶》(Flipper)的海豚馴養師,收入極高,生活豪華。轉折出現在1970年4月22日,第一個世界地球日,瑞克親手馴養的海豚卡西,不堪囚禁,拒絕呼吸(海豚是自主呼吸,不同於人的無意識呼吸),在他懷裡自殺了。「我用了十年時間,幫忙建立海豚館產業。而這四十年來,我傾盡全力要摧毀它。」瑞克感受著被圈養的海豚的痛苦,「決定釋放每一隻能夠釋放的海豚。」他開始與此前的許多朋友為敵,他奔忙於世界各地,抗議、講演、著述、拍片,更要為準備釋放的海豚做解除訓練。
在北京的發布會上,瑞克和他的夥伴們傳遞了幾點信息:
日本太地町捕殺的海豚,大量的被屠宰賣肉,每頭可以賣500美元,其實含汞的海豚肉有毒(受有害物質汙染及食物鏈累積影響),不宜食用。少量漂亮的雌海豚被留下來用於表演,經過訓練的活海豚出口每頭可以賣到15萬美元。
太地町海豚的主要進口國是中國,包括北京動物園海洋館在內的我國許多水族館內遊弋、表演的海豚,都來自那片血紅的小海灣。「所以中國可能恰好擁有制止日本太地町捕殺海豚的金鑰匙。」75歲的瑞克說。
如果你不願為海豚產業鏈買單,至少可以做到
一,不要買票去看海豚表演。
二,不要吃魚翅。因為在有些地方如秘魯,被捕殺的海豚會被切成小片用作鯊魚 的誘餌,而捕鯊為的是獲得魚翅。
所以,如果你承諾不看海豚表演,我們就送你《海豚灣》。
只要你將此微信轉發到朋友圈,並且作出承諾:我不看海豚表演,然後將轉發截圖+姓名+地址+電話發給我們,我們就會從中抽取5位,送出這本《海豚灣》。(回復截止日期:4月26日,贈書信息公布日期:4月27日)
如果你已經看過這本書,依然可以傳給你的朋友,讓更多的人知道,海洋館裡那些「永遠微笑」的海豚,有著多麼痛苦的經歷。
傷心又危險的小丑
每個電視節目到了某個時候就會結束播出,觀眾通常不會知道停播的原因是什麼。但作為馴養師和演員,在廣受歡迎的電視劇《飛寶》裡扮演重要角色的瑞克,知道這個收視率很高的電視劇結束背後的真正原因。「海豚愈來愈粗野地對待我們,和它們一起工作,對我們大家來說,變得愈來愈有壓力。」瑞克說。那些海豚會突然到處浮出水面,沒有預警,就像箭一般衝過攝影師與演員,並用尾鰭拍打水面,發出很響亮的鞭擊聲。「用尾鰭拍打,是海豚很典型的警告行為,就像人類用拳頭敲打桌子一樣。海豚這樣做,雖然不會使人疼痛,但是會嚇到人。」
因為這樣的行為愈來愈常發生,大大妨礙了拍攝工作,到最後連好好工作都不可能。「跟一隻在影片裡被塑造成親切、有耐心、總是樂於助人的『人類之友』一起工作的演員,在鏡頭前,當然不能有煩躁、驚慌失措或者恐懼不安的眼神。不過,這樣的情況卻愈來愈常出現。」瑞克回憶道。此外,雖然攝影小組動用五隻不同的海豚來扮演「飛寶」一角,深信已經為這樣的情況做好萬全的預先防備,卻也沒有帶來任何幫助。
這位當時的《飛寶》馴養師,形容被囚禁的海豚就像無聊得要命、被寵壞了的孩子,它們變得愈來愈粗魯。演員的臉上常表現出恐懼,甚至拒絕和某些海豚一起工作。要在這麼臨時的狀況,弄來能夠擔任「飛寶」一角的新海豚是不可能的:「這五隻飛寶演員,每一隻都為它們的角色做了多年的準備。每一隻都是無可替代的。」瑞克說。
五隻飛寶演員—卡西、佩蒂、「噴射器」、蘇西和絲考緹—當中,佩蒂總是最粗野的那一個,對瑞克也一樣。直到有一天它做得太過火了。「我站在飛寶湖裡,水深直到肚臍,剛剛和佩蒂在進行一個訓練單元。它遊過來,沒有必要地噴水,在潛入水中時用尾鰭拍打我的頭。『嗯,好極了,』我說,『我等的就是這一刻。』」當佩蒂再次遊過來的時候,瑞克握緊拳頭,儘可能用力地將拳頭打在海豚背鰭後方那個部位。「海豚的尾巴幾乎只是由肌肉組成。」瑞克解釋,「也就是說,一拳打下去,一定不會讓佩蒂感到疼痛,但這一拳是個非常清楚的信號。」
佩蒂以一種從來沒見過的方式盯著瑞克瞧。它一直遊到湖的中間,粗暴地轉了個方向,再度遊過來。「它遊得比平常還快?」瑞克感到驚奇。佩蒂如同魚雷一般向他衝過來,背鰭切過水麵如同一把刀。「放馬過來!」瑞克再次握緊拳頭。「然後我只記得空中的一道影子。當我恢復意識之後,居然是腦震蕩,人躺在醫院裡。」
和人類給海豚帶來的痛苦相比,海豚對待人類,總的來說仍舊是非常友善、溫和的。它們被圈養時,通常處在持續與人類接觸的狀態,沒有任何退卻的可能性。訪客和海豚相遇之後離開,海豚在百般無聊的狀態下,只好繼續繞著永無止境的圈子。不自然的生活條件造成的結果是,很多海豚表現出固定不變的行為、罹患慢性疾病如胃潰瘍或感染,或變得具有攻擊性。對於寬吻海豚、虎鯨、長肢領航鯨和其他的海豚物種在面對人類時出現愈來愈長串的攻擊行為,人們不必感到驚訝。它們攻擊馴養師和訪客,這也沒什麼好驚訝的。然而,當海豚在自然獵區受到過度打擾時,也會出現攻擊行為。
「它們用嘴去咬,或是朝馴養師猛地遊過去,來表達它們的憤怒,」瓊森在他的書《馬戲團的魔法?》裡寫道,「就好像它們想要撞傷他似的,不過在最後一秒鐘避開了。」但海豚具有和大象一樣令人難以置信的記憶力,會等待適當的時間點,為一次挨打或一個明顯的不公正行為報仇。
瓊森以瑞士海豚擁有者康尼·嘉瑟(Conny Gasser )的海豚「飛寶」為例。這隻寬吻海豚在巡迴演出期間被它工作過度、易怒的馴養師揍了一拳。「它等了好幾個星期,就為了等一個報仇的最佳時機。後來,在一場表演中,當馴養師為了引發全場的高潮,伏在池子上方、驚險萬分地將身子伸長時,時機來了。這隻海豚應當從水裡跳起來、輕輕將馴養師嘴裡咬著的魚叼走,但『飛寶』不理會節目的標準過程,而是從水裡衝出來—無視魚的存在—直接撞上馴養師的頭部,讓他昏迷不醒。」
在「YouTube」門戶網站搜尋或是瀏覽,也能找到大量內容驚人的報導、圖片和影片。在此只列舉幾個例子:早在一九七○年,美國演員蘇珊·薩蘭登(Susan Sarandon )就曾被海豚攻擊。當時,美國作家、心理學家暨毒品文化教主提莫西·利裡(Timothy Leary )將薩蘭登帶到舊金山一個研究學院的海豚池裡。當她抓著一隻海豚的背鰭、讓它拖著她到處遊時,第二隻海豚大力咬傷了她的手腕,還在她面前從水裡充滿威脅性地立起身來,好像要猛撲向她。根據莎蘭登自己的說法,當時她嚇得半死。
在加州聖地牙哥「海洋世界」樂園裡,一頭名叫「卡沙德卡」(Kasatka )的虎鯨有一次在座無虛席的觀眾前咬住它的馴養師的腳。在將他放開之前,它把馴養師拉進水裡三十秒鐘,之後馬上又把他拉進水裡整整一分鐘。另一個類似的「意外」發生在特內裡費島(加那利群島)上的「鸚鵡公園」(Loro Parque )休閒樂園裡。在這裡,一頭虎鯨在表演開始前,非常猛烈地衝撞一位女馴養師,使她肺部撕裂、臂部雙重骨折,接下來它還將女馴養師拉到水裡,但最後還是鬆開她。 動物保育人士與專家認為,海洋哺乳動物攻擊人類的官方未公布統計數字,遠高於相關休閒樂園經營者所公開承認的數字,也許是有道理的。潛水客莉薩·寇斯特蘿(Lisa Costello )一九九一年於夏威夷近海遇到野生的長肢領航鯨,差一點慘遭滅頂。當時一群長肢領航鯨看來覺得備受人類騷擾,於是一頭長肢領航鯨遊近這名女子,拉著她的腿,將她硬拖到水底差不多十二公尺深的地方。長肢領航鯨在最後一刻將她再度拉回水面。她的伴侶堤普萊(Lee Tepley)將那驚恐的幾秒鐘錄了下來。
一九九四年在巴西,據說一隻海豚甚至將一個折磨它的男人撞傷致死。二○○九年秋天,一位二十七歲的美國女性觀光客和野生海豚一起遊泳,結果也死了。當時她和親戚一起乘船,從船上跳進水裡遊到野生海豚那裡,她的屍體後來在紐西蘭一個名叫馬爾堡(Marlborough )的附近海岸被撈起來。然而,她的死因是否和海豚直接相關,或是有其他原因,至今仍然是個謎。
所以,當太地町也傳出海豚失去控制的轟動事件,實在不足為奇。一名來自岡山市的三十七歲婦女控告當地的一乃湯飯店,要求賠償損失。原因是當她在飯店的遊泳池裡遊泳時,裡面三隻海豚中的一隻衝撞她的背部,造成胸部和背部骨折、肋骨斷掉、胸膛被壓傷、淤傷、驚嚇,還有長達六個月的醫療過程。
瑞克意識到,自己在早期那幾年,助長了一個將最有吸引力的野生生物降級為小丑和精神殘廢者的產業,所以他變身為一個拯救海豚而不知疲倦的角色。那些年,當他還很積極地獵捕海豚時,「邁阿密海洋館」不只捕捉海豚給自己,也為全世界想要「飛寶」的各種不同機構捕捉海豚。
瑞克悲傷地用雙手託著頭,看著遠方說:「海豚被送到集市、展覽會、動物園、解剖實驗室或巡迴演出的馬戲團。肆無忌憚的主辦者利用海豚,吸引顧客來超市購物,也在加油站旁展出它們,或是在運動表演時,將它們放在極小的吹氣遊泳池裡,作為吉祥物來展示。『蘇西』被賣給一個歐洲的活動主辦單位,他們將『蘇西』放在一個拖車裡,帶著它在各鄉鎮城市間趕場,也在政治活動上展示『蘇西』。一些海豚甚至被當成「家畜」,在遊泳池的氯水裡度過—想當然只是極短暫的—一生。」
如今,這種陋習在現代工業化國家—也許除了在日本—雖然成了歷史,但仍不能令監禁豢養海豚變得人道。因為當一條相關法律要進行修訂時,一般情況下,只是做些不痛不癢的表面修飾而已,英國作家瓊森如此表示。他說:「就像馬戲團裡動物受威脅這回事,沒有什麼比法律要求表演應該儘可能『富有教育意義』更虛偽的了。戴聖誕老人帽子或過大眼鏡的海豚、人們用馬桶刷幫它刷牙的海豚、表演『生日快樂歌』尖聲高叫版本以助興的海豚—這些都是普遍流行的『有教育意義』的表演。這些表演說明的,與其說是什麼和海豚天性相關的東西,還不如說它闡明了人類,以及人類與大自然的疏離。」
小知識
1,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統計,自然生長的海豚可以活到30多歲,被關起來飼養的海豚平均壽命為5.3歲。
2,伯爾尼大學教授喬治歐·皮雷瑞研究發現,被拘禁豢養的鯨目動物(包括海豚),隨著被圈養的時間變長,將不再發出用來溝通和定位的聲吶音波。他表示,一如其他被抓來飼養的野生動物,人們也發現海豚的大腦縮小了40%。
3,海豚的微笑,是大自然最大的騙局。因為獨特的生理構造,讓它們看上去總是在微笑——即便面對人類的屠殺。
卡佛丨五十度灰丨單身禮讚丨博物丨兩代人的疼痛丨金庸養成記丨工人詩歌丨許立志丨馬普爾小姐 丨契訶夫 丨餘華丨進化論丨老物件丨好好吃丨殺父仇人丨神封面丨堅不可摧丨毛選丨劉慈欣丨典籍博物館丨學術出版丨莫迪亞諾丨閱讀療法丨賈平凹丨楊絳丨非虛構寫作丨萊蒙託夫丨有聲書丨藍博洲丨周國平丨李約瑟丨上官鼎丨北島丨奈保爾丨波斯札記丨蔡志忠丨六個字母的解法丨劉禾丨耶路撒冷異鄉人丨粉絲出版學丨徐則臣丨燕京學堂丨陳希我丨杜甫丨季塔連科丨王世襄丨寒門出貴子丨瘂弦丨自出版丨圖書奧斯卡丨人美社丨李零丨中國古登堡丨納尼亞傳奇丨史達林丨奧威爾丨莎士比亞丨車諾比丨網絡文學丨單向街丨誠品書店丨獨立書店丨愛麗絲丨歸來丨騰衝之圍丨安部公房丨藍天野丨食指 | 武媚娘
當代法國丨博物丨寒假閱讀丨推理丨明清小說丨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