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龍一的自由——《末代皇帝》中尋

2020-12-03 闕衍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小編,今天帶給大家的是一片頗為文藝的分享,坂本龍一這個人各位看官可能不太認識,但是他參與配樂的電影《末代皇帝》你們肯定有所了解。希望在看過這篇分享之後,大家可以對電影中的音樂多多加以關注。

坂本龍一,1952年出生在日本東京,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1978年以專輯《Thousand Knives》出道,並和細野晴臣、高橋幸宏一起組成YMO組合。坂本龍一對於整個國家的音樂,電影,廣告等產生了不同凡響的影響力。1984年,他出演並且擔任了電影配樂的《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獲得了英國電影學院獎,並因電影《末代皇帝》的配樂而獲得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及葛萊美獎。2006年,他創建屬於自己的音樂品牌,在音樂神壇上取得了不可動搖的地位。

電影配樂是坂本龍一配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坂本龍一不僅給日本的電影配樂,他還給別的許多國家也配過樂,比如伯納多伯圖魯奇的《末代皇帝》,以及《高跟鞋》、《蛇眼》等。對電影進行配樂會受到電影本身情境、思想的影響和限制,這也是很多電影配樂家配的音樂不能深入觀眾內心的原因之一,但坂本龍一仿佛已突破這種限制,他用自己的方式,將自己的創作風格與影片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讓他的音符在影片中找到他們存在的價值,不會顯得尷尬與突兀,反而取得了非常不錯的表達和表現。坂本龍一的音樂是自由的,但這種自由並不是放蕩不羈的,它是相對的,他在合適的範圍內用自己的天賦和才華演繹著不一樣的精彩。坂本龍一將傳統樂器與新型電子樂器相結合,將東西方音色相結合,為音樂的留白打開了新的思路空間。他認為電影的配樂與我們平常聽到的音樂有著截然不同的關係,電影中一定會有音樂,音樂在電影中是一種微妙的存在。坂本龍一喜歡電影音樂的新穎性,新穎的音樂能帶給電影不一樣的呈現方式。同時他的風格具有跳躍性,他的喜好可以隨時改變,只要他喜歡。所以,坂本龍一音樂的存在是為了激情。苦澀和憂愁。坂本龍一的這種配樂思想,極力的凸顯著自己獨有的創作風格和個性,他不太在乎別人對於自己創作風格的評價,他一直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他具有成為這種獨立藝術家的氣質。他的思想在他人看來可能有些「怪異」,但正是這種「怪異」成就了他。他的創作思潮走在人類的前沿,他不斷探索新的音樂表現方式,超越國界和時代的限制,只為心中對於音樂的熱愛。

坂本龍一說過,直到電影《遮蔽的天空》出現時,他才算是一個真正的電影配樂師,因為他發現了鏡頭節奏與音樂配合的微妙之處。鏡頭緩緩移動,音樂緩緩進行,離人物越近,情緒就越哀傷,音樂的北京效果就在情緒突出中被慢慢淡化,人們甚至已經忘記了有音樂,但是如果沒有音樂,又會很無聊很突兀。這就是電影音樂的魅力。但是,電影在默片時代是沒有配樂的,可是不乏好多好的作品,卓別林電影就是很好的代表。所以哪怕在現在看來音樂是電影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音樂的不適宜不適度會讓電影顯得庸俗而且沒有真正的情感起伏點。所以,只有巧妙運用聲話對立、聲話統一和聲話平行,才能夠讓影片節奏分明,觀眾不枯燥無聊。正如坂本龍一提到,《東京物語》中那十分悲傷的一幕藍天並沒有配樂,但是它仍然是最經典的悲傷鏡頭之一。所以,電影配樂在精不在多,在巧不在繁,能讓觀看者在觀看完影片之後能夠順利的回憶起影片故事的節點,或者當再次聽配樂時能夠在腦海中浮現出電影情節並毫不尷尬,才是真正的好的配樂。

坂本龍一的音樂帶有經典的日本風味,清新透徹又婉轉多變,他的作曲十分注重突破地域觀念的局限,所以除了日本風味,他的音樂也富於多變的異域風情。由於與他合作的很多導演都是西方國家的導演,所以他竭力將地域性弱化,加入許多的西方色彩音調。但不可否認,他的音樂的基調都是清新靈動的日式風格。坂本龍一覺得自身的音樂風格多變,從童年剛開始接觸音樂就發現了,說明他是具有音樂天賦的,而當他將天賦更加突出地發揚起來,那麼世界大師就誕生了。他善於從影片本意出發,貝託魯奇的《末代皇帝》簡直就是一個代表中的精華。拋開獲得奧斯卡最佳配樂獎,當我聽這首曲子的時候,我深深地被震撼到了——哀怨而又莊重,痛苦而又靈動。中西結合的樂音和深淺交替的節奏就是電影所要表達的本意,也是末代皇帝的一生。這種與影片高度相吻合的創作本意,可能也是坂本龍一能夠取得這麼大成就的原因。 坂本龍一與我們距離很遠,但是他的作品我們卻能夠近距離接觸到,通過他的配樂,我們可以了解到什麼是真正的電影配樂,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我們也會對音樂多留意一分,擁有更好的觀影體驗。

下面來推薦一下坂本龍一的電影配樂感興趣的看官可以聽一下。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1983) (獲英國電影學院獎)

Koneko Monogatari(《子貓物語》)(1986)

Royal Space Force: The Wings of Honnêamise(《王立宇宙軍:歐尼亞米斯之翼》(1987)

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1987) (獲奧斯卡、格萊美及金球獎)

The Sheltering Sky(《遮蔽的天空》)(1990) (獲金球獎)

El Mar Mediterrani"(巴塞隆納奧運會開幕式) (1992)

Gohatto(《御法度》)(1999)

Shining Boy & Little Randy(《星星少年》)(2005)

Hara-Kiri: Death of a Samurai(《一命》)(2011)

本篇文章純屬個人見解,不存在惡意的誹謗或者諷刺,如果各位看官有意見或者不同看法,歡迎留言評論,期待和大家討論!

相關焦點

  • 《末代皇帝》很多人活的像狗一樣累,包括末代的皇帝
    坐在電腦前複習了一遍《末代皇帝》,發了一會兒呆...... 一千種人就有一千種生活,就像我不過是在這都市裡每天沉悶的表演者之一。這樣疲憊的人太多了,哪怕是高貴的王…… 很喜歡看電影,各種各樣的。在這逃逸的空間,可以永遠像小時候一樣,無限幻想。坐在電腦椅上看《末代皇帝》,各種精緻的鏡頭躍然而過。這時候如果來上一支煙,一定很是愜意。
  • 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人不愛坂本龍一
    這就是坂本龍一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勞倫斯先生與末代皇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坂本龍一併不喜歡《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太高調了。」無論去到哪裡,都會有人請求他彈奏這首曲子。想要保持透明人狀態的坂本龍一,非常討厭他的高人氣。
  • 揭秘電影《末代皇帝》幕後冷知識
    7.影片中出現的喇嘛,根據他們的習俗,他們禁止被女人碰到,劇組特地為他們聘請了男性服裝師協助他們穿衣。8.影片的製作成本2500萬美元,全部都是由影片的製片人傑瑞米·託馬斯一個人籌來的。9.在影片拍攝時,所有機動車輛禁止駛入紫禁城,所以劇組中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只能在紫禁城中步行或者騎自行車。
  • 坂本龍一:這個文青不簡單
    從古典音樂中走出來的前衛音樂家 在學生時代坂本龍一就已經認定:西洋音樂走到了盡頭,未來是民族音樂和電子音樂的天下。在大學時期,坂本嘗試用電子音樂設備學習古典音樂。這段學習經歷為坂本的古典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
  • 聖誕快樂|「新音樂教父」坂本龍一:音樂即自由(視頻)
    不論是《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還是他在《末代皇帝》中的配樂,他的音樂總是帶著一種樸素的色彩。漫步在林中,坂本龍一仔細傾聽風吹過樹梢,林鳥鳴奏的聲音。「一般人不會把這些聲音當做音樂」,他說,「我很想把這些聲音融入到自己的音樂裡,仿佛樂器和環境音融為一體,那種渾然天成的音樂,我很想聽到。」
  • 此末代皇帝跳崖前藏寶於一地,35字石碑引軒然大波,至今仍是謎團
    它除了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還有著優美的風景,所以當時宋朝末代皇帝趙昰是和趙昺才把行宮修建在這裡。據史書記載:在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五月,趙昰在福州稱帝,人稱宋端宗。但很快他便受到了元兵的追通,無奈之下,他於十一月,和弟弟趙昺以及一干人眾一起逃亡到南澳島,在澳澳前村東面修建了行,兩兄弟就住在行宮之一的太子樓中。
  • 鱷魚:爬行動物的末代皇帝
    這似乎與我們生活中所了解的鱷魚有很大的差異。鱷魚雖叫「魚」,但它是爬行動物,因能像魚一樣在水中自由嬉戲,所以得名「鱷魚」。它是迄今發現的最原始的爬行動物之一,出現於約兩億年前,與恐龍是同時代動物。恐龍稱霸陸地,鱷魚佔據水域,地球一時間成為了爬行動物的「帝國」。在恐龍滅絕6600萬年後的今天,鱷魚仍然堅守著淡水,成為爬行動物中的「末代皇帝」。
  • 印度末代皇帝巴哈杜爾:「你的名字還活著」
    如果說,莫迪的這一連串走訪都是他「佛教外交」和「拉攏緬甸」計劃的一部分,那麼,他前往位於仰光的印度莫臥兒帝國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Bahadur Shah II)的陵墓祭拜,就讓人們感到有些費思量了。
  • 實拍越南末代帝後墓:皇帝墓在巴黎平民墓園,皇后墓碑用漢字書寫
    死後也按照皇帝的規制建立皇陵,至今越南阮朝的皇陵被保存下,成為世界遺產。不過末代皇帝的陵墓卻沒有在越南,因為其退位後就沒有回到越南,而是在法國。圖為越南阮朝皇帝陵。越南阮朝皇陵延續黎朝時期傳統陵園格局,大多數皇陵是神御殿和寢殿與寶城不在同一軸線上,而是左右並列,應該是模仿唐宋帝陵的上下宮制度。
  • 末代皇帝擠公交,一群人突然下跪喊皇上,溥儀說了一句話立刻下車
    愛新覺羅溥儀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雖然在他登基三年後大清就滅亡了,但是他的前半生卻因為皇帝的身份一直給日本人做傀儡,在漂泊半生後溥儀晚年終於能夠回到北京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在公交車上他卻遇到了一些滿清皇族遺老,他們看到溥儀後立刻行跪拜大禮,對著溥儀喊皇上,當時溥儀說了一句話後就立刻下車了。
  • 末代皇帝去世後,被安置在5元錢的骨灰盒中,28年都沒能被下葬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一生三次登基,三次被趕下臺,是王朝的傀儡,多方勢力爭奪下的木偶。 所幸,溥儀的運氣還不錯,他順利活到了新中國成立,接受了社會主義改造之後,溥儀有了全新的生活,重新組建了家庭,有了正當工作。
  • 末代皇后的命運有多悲慘?一生顛沛流離,出軌侍衛,最後屍骨無存
    她於1922年11月30日被末代皇帝溥儀圈定,由故宮東華門坐著皇后專用的「鳳輿」嫁入了紫禁城,成了名義上的皇后。這個時候已經是民國,她這個皇后僅僅是個稱號而已,並無半點實權。爾後,她的一生和溥儀註定交織到了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入宮後的第一夜,溥儀走到儲秀宮門外,被滿屋的紅色壓得喘不過氣來,乾脆打道回府,就宿於養心殿,丟下獨守空房的新娘婉容以淚洗面。
  • 末代皇帝溥儀墓地實拍:墓地旁安葬著他一生最心愛的女人!
    末代皇帝溥儀和皇后婉容1967年10月17日,末代皇帝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北京因病去世,終年67歲。溥儀死後遺體火化,隨後骨灰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1995年1月26日,李淑賢將溥儀的骨灰遷至了華龍陵園,下葬陵園裡一處風景優美的墓穴。
  • 香港辦展覽回顧末代皇帝溥儀「天子變平民」之路
    信息 香港辦展覽回顧末代皇帝溥儀「天子變平民」之路 2016-08-25 21:50: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末代皇帝溥儀臨終前,不停地向妻子大喊要吃紫河車,紫河車是啥?
    1959年12月4日,末代皇帝溥儀被特赦。溥儀曾說過,「有誰也不能有我,我的罪惡嚴重,論表現我也不比別人強。我還不夠特赦條件。」自己能特赦,這是溥儀萬萬沒有想到的。當然,溥儀能夠特赦,是種種因素作用的結果。
  • 印度末代皇帝,不願做英國傀儡,通令全國抗英,兵敗流放緬甸至死
    與清王朝可以稱作清帝國同理,莫臥兒王朝也可以稱作莫臥兒帝國,比較著名的皇帝有被稱作大帝的阿克巴、有修建泰姬陵的痴情皇帝沙賈汗,等等。莫臥兒王朝除了有阿克巴、沙賈汗等著名皇帝,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也是相當著名。巴哈杜爾·沙二世之所以著名,不是因為像阿克巴那樣開創盛世,也不是像沙賈汗那樣留下感人的愛情故事,而是因為他帶領自己的臣民與入侵印度的英國作鬥爭。
  • 末代皇帝溥儀回憶悲慘童年:餓急了吃魚飼料,身體被宮女掏空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是水漲船高,業餘生活也是豐富多彩,能夠生活在這樣一個安和穩定的社會中,也算得上是我們這代人的福氣了。但是也有一些小夥伴受到網劇的影響,羨慕古代人的生活,恨不得穿越到古代中去,利用如今學到的知識,在古代大展宏圖。
  • 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的最後居所,探訪長春偽滿皇宮博物院的前世今生
    長春最值得一去的景點必然是偽滿皇宮博物院,它的具體位置是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光復北路5號,其佔地面積總共有25.0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3.7萬平方米。它屬於宮廷遺址型博物館,在201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屬於國家五A級旅遊景區。
  • 女子想和末代皇帝溥儀搞對象,溥儀說了什麼話?女子直接走人
    在封建王朝的專制下,皇帝的權力是很大的,光從后妃的數量,就可以看出來,後宮佳麗三千可不是吹的,甚至有的皇帝,後宮有幾萬名妃子,有的妃子至死,都沒見過皇帝一面,不過到了末代皇帝這裡,就比較悽慘了。相比來說,溥儀的妃子真是少的可憐,當皇帝的時候,有了婉容和文繡,到了偽滿洲國的時候,還娶了李貴人和譚貴人,當時他手裡,還是有不少錢財的,畢竟從皇宮裡帶出來的文物,一個夠普通老百姓生活一輩子的了。
  • 自由的儀式:坂本龍一的聲影世界
    其後參與《末代皇帝》的配樂真正做到了讓他在國際影壇上名聲大作。三十多年來,坂本龍一的一部分音樂創作都和電影配樂相關,合作過的導演還包括阿莫多瓦,德·帕爾馬,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裡多,山田洋次,三池崇史等等。坂本龍一參與配樂的《末代皇帝》坂本龍一近幾年癌症愈後參與的幾部電影創作都和「生與死」這一主題緊密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