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小黑,喜歡我的文章的小夥伴,記得點讚加關注哦~如果有一天地球變成這樣,到處乾旱、疫病蔓延、漫天黃沙,連人類最後的糧食也面臨著被沙塵暴席捲而造成顆粒無收的危險。是不是到了地球末日?在科幻電影星際穿越裡,出現的這個景象就讓人很恐慌。自然環境持續惡化,絕大部分的物種都滅絕了,即便人類製造出超高智能的機器人卻依舊無法恢復生機勃勃的地球家園。別以為這是危言聳聽,也別覺得科幻電影和現實距離很遙遠。
事實上,在地球46億年的生命演化史上,曾經歷過五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最近的一次發生在大約6600萬年以前,我們的生態系統遭受了雙重打擊,空氣中瀰漫著由大規模的火山噴髮帶來的二氧化碳,同時一顆直徑為十公裡的小行星以超過40倍音速的集高速度划過天空。隨後狠狠的一頭撞向地面,現在科學家們通過模擬猜測已經可以大致勾勒出這次災難的諸多細節。撞擊產生的爆炸威力與100萬億噸tnt炸藥的爆炸量相當,大約相當於二戰期間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爆炸威力的70億倍,高達100到300米的巨大海嘯衝向墨西哥灣沿海地區。
在海底砸出一個深達500米的撞擊坑,最後撞擊箭射到空中的數以噸計的巖石碎屑開始下落,將少數倖存下來的生命全部掩埋。大氣中的塵埃嚴重地影響了許多植物的光合作用,食草動物沒有了食物,捕食它們食肉動物們也沒有了食物。在很短的時間裡餓死了很多動物,包括許多巨型恐龍、飛翼龍、甲殼類軟體動物,和那些巨大的海洋爬行動物。從撞擊發生的那一刻直到此後的幾十萬甚至百萬年裡,這場浩劫幾乎抹去了地球上大約四分之三的動物和植物物種,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恐龍。
儘管實際上它們中的很多後來以鳥類的形式倖存了下來,雖然我們說生死交替是世間萬物的規律,環境一直變化挑戰著一些物種的生存極限,同時也為其他物種創造新的機遇。但最新研究表明,地球正處於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中,並且這次大滅絕的速度遠超以往任何一個時期。如果說前五次大滅絕源自隕石、撞擊海平面降低、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那麼目前正在進行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則是由人類導演。這場危機有多嚴峻,給你一組數字你就能感受到。
20%的世界人口消耗著80%的地球資源,全球40%的耕地質量在下降,每年有1300萬公頃的林地被毀滅,當今物種消失的速度估計比自然滅絕率高出1000到10000倍,並且今後每年仍將有0.01%至0.1%的物種從自然界消失,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小,好像不會造成什麼問題。如果我們將地球現存的物種估算為一億種,那就意味著每年會有一萬至十萬種生物從世界上消失。多麼可愛的小生靈,你還沒見過它們,它們就消失了。消失了又會怎麼樣呢?
沒有了這些罕見的物種,動物種類減少到只剩養殖的豬、牛、羊、雞和動物園裡的那些動物,難道我們就不能舒舒服服地過日子了嗎?為什麼人類必須關注一些特別的鳥類或者生活在遙遠亞馬遜叢林的昆蟲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毋庸置疑。人類確實必須關注這些生物,可換一個問題來說,源自生物的多樣性有多重要。要解答這個疑問,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什麼是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這個詞到底指什麼?和人類有什麼關係?顧名思義,生物多樣性不就是指多種多樣的動植物嘛。
這個說法對,但也不完全對。簡單來說生物多樣性就是地球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包括生態系統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多樣性。這三種特徵之間聯繫得越緊密,生態網就會越密集,並且恢復能力越強、所以生物多樣性不單純指物種數量多。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喜歡小編的文章可以點讚加關注,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