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劉姓網友問,他找了一份工作,月薪1萬5,可是做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不受領導及同事待見,還經常被客戶刁難。每天上班的心情比上墳還難受,可是看著每月1萬5的工資又不敢辭職,感覺要壓抑了,怎麼呢?
劉兄,你應該不是一個人有這種現象了,在回答問題前,先講講我的故事吧。
2017年,我曾入職一家外企,月薪2萬,職位是軟體工程師。入職第一周,就和領導鬧了點不愉快。
當時,公司的一款產品出現了不開機的現象,沒有任何的LOG,領導讓我查原因。我的第一反應是應該先從硬體查起,畢竟沒LOG表示軟體有可能根本就沒跑起來,先從硬體電源著手,看看復位等信號是否正常。
我把我的想法說了出來,但是領導卻認為我在推卸責任,無論怎麼解釋,他都聽不進去。
就這樣,領導對我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後來查出原因了,是硬體上電時序有問題導致。
這之後,經過幾周的相處,我才發現這個領導不懂技術,而且並不是很信任下屬,每次遇到丁點的問題,總要叫齊人來開會,從軟體、硬體、生產、測試,從來不會漏下一人。
而且,領導很喜歡做表面工作,幾乎每天都要開遠程視頻會議,然後用一堆表格和數據來忽悠外國人老闆。
得不到信任和欣賞,讓我每天上班的心情都很壓抑,並且產生了離職的念頭。
有一次,工廠生產出現了問題,我被他派去現場查找原因,後來我發現,是因為工廠沒有燒錄最新的軟體導致。最新的軟體早已經發布,測試也通過了,為什麼沒有發工廠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了,應該是研發管控出現了問題。
領導了解此事後,讓我把這件事情壓住,不能告訴工廠是研發的問題,否則會丟面子。
這是我第一次知道面子大於實際解決問題。
我對領導失望了,從那之後,我就開始重新投簡歷找工作,終於在不久後,離開了這家外企,再也不用那麼壓抑了。
回到你的問題,你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但是卻因為1萬5的工資捨不得離開,是吧?
其實並不是因為1萬5的工資讓你難下決心,而是你自認為離開了這家公司,再也找不到工資相近的公司了。
那麼,該怎麼做呢?你可以試試以下3個建議:
1、找出壓抑的真正原因
俗話說,要對症下藥,你得先找到上班壓抑的真正原因,是因為工作內容太枯燥?同事相處不愉快?還是外部因素?
如果是因為工作內容和同事相處不愉快的問題,是否可以嘗試在公司內調崗?如果調崗能換個工作內容,能遠離一些同事,可以去嘗試,但是有可能,這會帶來薪水的部分調整,這就得跟領導好好談談了。
但是如果是因為外部因素導致,比如家庭問題,那就得先處理好心情再處理事情,通過談心、旅遊等方式來解決,儘量不要把糟糕心情帶到工作中。
2、1萬5月薪的工作,在一線城市比比皆是,不要覺得自己找不到更好的
1.5萬月薪的工作,在一線城市比比皆是。以下是我在網上找到的在深圳1.5-2萬月薪左右的工作:
軟體類:
銷售類:
市場類:
從以上信息得知,只要自己有能力,完全能找到其它高薪的工作,不要總是覺得只有這家公司出得起這個月薪。
所以,在暫時不離職的情況下,可以嘗試去投遞簡歷尋找新的機會,並且允許自己用一段時間的不確定性,來面對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3、舉一反三,不在同一個坑裡掉兩次
重新再找到工作後,就要吸取原先的教訓了,不要再掉入同一個坑。
這裡所說的坑,指的是影響自己心情的因素,不管是什麼原因,上班都應該是充滿期待的,至少不是壓抑的。
如果從一份工作中不能持續獲得成就感,就容易煩悶,久而久之,就會得到壓抑的結果。
所以,為了不使自己壓抑,核心要素就是要學會從工作中持續獲取成就。
稻盛和夫在他的《活法》這本書書中,把物質分為三種類型:
點火就能燃燒的可燃性物質;點火也不能燃燒的不燃性物質;靠自己就能燃燒的自燃性物質。要想持續獲取成就,在工作中,就要爭取主動去解決問題,主動去學習新知識並且運用在工作中,這就要求我們要做個自燃性物質的員工,少做可燃性物質員工,不做不燃性物質員工。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轉換思想,把被動工作變成主動找事做,每天進步一點點,才能把自己的知識邊界和能力邊界往前一點一點的推進,久而久之,自己就會成就公司不可或缺的大牛,你還會只值這1萬5月薪嗎?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希望能你有幫助。
我是一隻程序猿,研發部軟體負責人,副業賺錢能手,專注寫職場,講述職場真實故事。歡迎關注我 ,一起抱團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