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主人會疑惑:我的狗狗平常很乖啊,為什麼一見到小朋友就吠?難道狗狗也會對小朋友有偏見?沒有狗狗天生就不喜歡小朋友,「偏見」都是後天形成的。小狗狗為什麼不喜歡小朋友?主要是以下這些原因導致的:
1. 大聲尖叫
很多小朋友都習慣高聲地表達自己,沒有控制音量的意識。如果把這種習慣帶到跟狗狗的相處當中,就很有可能會被狗狗討厭了。畢竟狗狗的聽力是很好的,微弱的聲音在狗狗聽來都非常清晰。小朋友無意識地一聲高呼,小朋友的尖叫狗狗聽起來就像有人拿著擴音喇叭在你耳邊尖叫一樣,會把狗狗嚇得夠嗆。
2. 行動捉摸不定
小朋友總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即興行動會讓狗狗猝不及防。比如小朋友一見到狗狗就朝狗狗衝過來或者猝不及防就去揪狗狗的尾巴,這些行為在狗狗的角度來看都是非常可怕的。狗狗會覺得小朋友想要襲擊它,自然會出現吠叫或者撲咬這些攻擊行為。所以,小朋友跟狗狗的接觸應該儘量在有大人的陪同下進行。
3. 摸狗狗不控制力度
狗狗本身就不習慣陌生人的觸摸,再加上太小的小朋友根本控制不住力度,常常不知輕重地亂揉亂捏狗狗,狗狗當然就不喜歡讓小朋友觸碰啦。因此家長讓自家孩子跟狗狗打交道的時候,最好不要讓小朋友隨便碰陌生的狗狗。實在想要摸狗狗,也要儘量使用手背,輕輕掃過狗狗背部就好了,不要任由小朋友隨意去碰狗狗。
4. 跟狗狗「爭寵」
膽子小的狗狗或者小型犬是特別依賴主人的,它們的心裏面只有主人,同樣也希望主人的心裏面只有它。如果主人家裡迎來了寶寶而主人只關注寶寶忽略了狗狗,狗狗就會覺得寶寶是一個搶走了主人的入侵者,自然會對寶寶擺臉色。
如果在狗狗心中已經形成了「小朋友=不好的存在」這種印象,主人就需要及時進行糾正了。我們可以通過反制約來改善狗狗對小朋友的印象,以「小朋友出現=好事發生」代替「小朋友=不好的存在」主人可以引導小朋友在有大人監控的前提下給狗狗為一點零食或者摸一摸狗狗,主人也可以帶著狗狗去一些小朋友比較多的地方跟它玩耍,讓狗狗將「和小朋友在一起」與「發生好事」產生連結,從而改善狗狗討厭小朋友的情況。
另外,主人可以在狗狗的社會化時期有意識地讓狗狗多接觸小朋友,讓它跟小朋友一起玩耍。通過狗狗與小朋友的互動交流,讓狗狗更習慣跟小朋友的存在,喜歡上跟小朋友玩耍。從小培養狗狗友善對待小朋友的意識可以讓狗狗長大以後對小朋友更加寬容,也更加喜歡小孩子。
除了訓練狗狗以外,成年人還要引導孩子正確接觸狗狗。有孩子的家庭可以考慮飼養的金毛和拉布拉多這種比較友善的狗狗。
狗狗跟小朋友其實可以成為很好的夥伴,前提是我們成年人需要負起教導的責任,既要教育好狗狗,也要管好小朋友。唯有這樣,才能讓狗狗跟小朋友的相處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