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搞明白,題中提到的普通人是指完全不玩體育的人還是只是沒有練過武術的人,這一點很重要,對比對象搞清楚了,對比結果才會更加清晰。
本人也算得上是一名武術愛好者,業餘的,從初中時期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斷斷續續也折騰了些時光,學無所成,也就僅僅業餘而己。說句實在話,但凡練武術或者搏擊格鬥的人,都有一顆爭強好勝的心,特別是年輕時,青年熱血,容易與人起爭執,喜歡用拳頭說話,本人自然也不外乎,所以幾十年來,對於街頭打架略有些小心得。我就以我的角度來討論下這個問題。
練武之人,千練萬練,其實在真正實戰中所用的比王八拳好不了多少,招式全忘了,都是直接簡單的直拳擺拳,踢,踹,躲閃。而且效果特別好。既然實戰中用不上格鬥招式那還練過毛線?別急,話不能這樣說的。雖說平時所練的套路或招式實戰中用不上,但在長期的訓練中,個人還是有收穫的,收穫了體能,收穫了平衡感,收穫了敏捷度,收穫了覺察力,收穫了拳腳的力度硬度和身體各部的適應性和柔韌性,也收穫了心態精神上的自信,整個的身體素質是一個完全沒練過體育項目的人所不能比擬的。回到題目上,練過的跟普通人的PK,戰鬥力如何,我分以下兩種情況回答。
第一種普通人,我自定義為完全沒練過武術或格鬥以及其它體育項目的普通人。練過的人跟這種普通人PK,在身高體重赤手空拳狀態下,我認為是大概率完爆對方。普通人沒練過,也少進行體育運動,體能,身體各部分肌肉的適應性,心態,速度,敏捷度都處於下風。不知讀者中有沒有這一部分中的,如果有,肯定有過這樣的體驗:無意中要與人爭鬥,身體會發抖,心跳加速,腦袋發熱空白,動起手來身體礓硬,動作慢,動作揮展的幅度甚至比平時能做到的更小,即使沒有大的激烈的搏鬥僅僅只是推搡或來上幾拳,事後也會覺得腰肌背肌壁肌酸痛或腳筋抽痛。這就是高下之分,你打人無力,心態緊張影響了你的觀察和判斷,你躲閃不及對方,速度不及對方,力量不如對方,結果只有一個,就是這個定義的普通人只有挨揍的份。另外小概率的結果,凡事都有例外,那種情況另外說。
另二種普通人,我自定義為沒有練過武術或格鬥但卻經常進行其它體育運動的普通人。如打籃球的,打排球的,遊泳的,踢足球的,玩橄欖球的等等等等。對於跟這一部分普通人的PK,我認為兩者應是五五分帳,各自有五成勝算。為什麼呢?
我認為,天下所有各種體育運動,都是殊途同歸,最終都是煅練提高了運動者的體能體質,肌體適應性,肌體功能,心理素質等,無論你是練哪種項目的,當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跟格鬥者相比,其實都是站在同一水平線的。所以練其它體育運動跟練武確實沒有誰高誰低之分,有的只是個人的水平高低而已。練武之人,如果不是天下第一的絕頂高手,你試試去挑戰頂級的其他項目運動員,你有必勝的把握嗎?橄欖球運動員會把你撞散架,排球手的手不比鐵砂掌差,足球運動員分分鐘可把你踢廢,舉重運動員輕易就能把你過頭摔…...。作為一個普通的習武之人,如果你要PK的是其它運動項目的普通的習練者,同樣你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完勝對方,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對方的實力已達怎樣的水平,可能你會贏,也可能會,輸!
一個聰明又囂張的習武者不會隨便跟人幹架的,他會打量和評估對方的實力,會從體態,肌肉,精神,語態去評估對方。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絕頂高手,他也不知道對方是否是哪一路的高手,萬一碰上實力比自己更強的呢,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自己能惹的。
我自小練傳統武術,後來也練過自由搏擊(專業訓練),屬於天賦不差並訓練刻苦的人,當年在某一區域內也被人吹得神乎其神,其實自己知道盛名難副,以我的實戰經驗來說,在年齡,身高,體型等大致相等的前提下,對付普通一人肯定是沒問題,兩人可應付過去,三人絕對不敵。傳武也好,搏擊也罷,無非都是最大限度的提高人的反應速度,身體忍耐力及爆發力,並自然會在鍛鍊及實戰過程中積累相當的經驗,練過的人在實戰中氣勢與心態會有絕對優勢,這點十分重要。
我曾經學過傳統武術套路和散手,也經常同人切磋,單挑從無敗績一度小有名氣,自己也信心爆棚驕傲自滿。有一日私下與兩個最好的朋友切磋,兩位朋友沒正式系統的學習過搏擊,但是幫當地大佬跑腿經常與人鬥毆。首先一個一個來單挑,我非常輕鬆擊敗他們,然後我一人同時與他兩人相搏,結果我被秒殺。當時我只來得及打了一直拳,和一上膝就被擊倒,根本防守不過來。此次讓我真正認識了自己,這次切磋他們也守口如瓶沒有跟別人說過,但是我從此告別家鄉了。
傳統武術最初練的都是基本功,沒個三、五年不行。還要有悟性,沒有悟性也白練。如果練好基本功又有好師傅傳一些真著,打架的時候能佔點便宜,起碼不會吃大虧。而打架主要靠的是狠、準、快,先下手為強。另外,力量也很重要。所謂的拳不打力,力不打功。要練成真功夫傳統武術需要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