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間設計裝修#
今天的文章大概是一篇有味道的文章,因為我想講講如廁用具的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起因是之前有人問我,馬桶感覺用不習慣,想拆了換蹲便。想想估計很多人在馬桶和蹲廁上糾結,所以乾脆寫篇文章,講講如廁用具。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馬桶還是蹲便器?牆排式馬桶怎麼樣?怎麼挑選?安裝要注意什麼?我們今天一起來看一看。
文末有總結,沒空細看的朋友直接滑到文末領取重點內容喔~
分享開始之前,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現在推出0元線上設計活動,戳下圖直接報名,或者私信戶型圖給我,還可以享受優先設計,快來參與吧
(▲點擊圖片報名享受線上免費設計,直接給我留言發送戶型圖,可以優先享受設計)
蹲廁還是馬桶?
數據那麼多,最終還是靠習慣
裝如廁用具時,最先進入腦子的,一定是蹲廁還是馬桶這個問題。先告訴大家結論:除了有老人及行動不便者的家庭強烈建議裝馬桶之外,其他真的看使用習慣,馬桶蹲便都可。
1.馬桶
老人及行動不便者一定要裝馬桶,旁邊最好來個扶手。蹲坑使用時容易血壓高,不建議老人做很多蹲起的動作。
大部分對馬桶的意見,在於上廁所方式不符合自己習慣。其實說來也是,蹲廁的體位和馬桶根本就是兩種。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 左邊馬桶體位,右邊蹲廁體位,可以明顯看出蹲廁拉粑粑會更順暢,也相對更好用力。
出於對蹲廁拉粑粑順暢度的迷戀,不少人很不適應馬桶(品如的爸爸就巨討厭馬桶,討厭到喜歡去公廁的蹲便上廁所……)。更不用說設計不合理的馬桶存水存在濺水問題了。
已經裝了馬桶但還想要這種舒服的姿勢怎麼辦?撇開花裡胡哨的懸空坐、站在馬桶圈上不談,腳凳倒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 不違和還挺好看,甚至有種渾然天成的配套感。
但上圖這種腳凳的作用有多少很難說,因為簡單抬腳是不行的,至少要讓馬桶上方的你恢復成蹲姿才有用。其原理大概是這樣:
▲ 雖然形成了和蹲廁一樣的姿勢,但是這樣可能讓pp陷進馬桶圈,拉粑粑似乎更尷尬了……對此,我只能說,江湖傳聞鋪4張紙巾在馬桶底部的水上有奇效。
家裡男性使用馬桶習慣不好的話也很讓人頭疼。不愛翻馬桶圈還尿到馬桶圈上,真是分分鐘讓人想暴走。
請廣大男士積極翻馬桶圈好嗎?
至於說馬桶很多人共用很髒的,這個僅限於公共衛生間,家裡人基本不大出現這個問題。
除了給老人使用外,馬桶的細菌飛濺率低於蹲便——和大家想的不一樣,衝廁所的時候馬桶比蹲便器乾淨,如果把馬桶蓋合上就更乾淨了。
想要日式的那種智能馬桶蓋就只能選馬桶,選不了蹲便;馬桶對「有痔人士」更友好;坐著上廁所比蹲著更容易刷手機……
就算坐著也別花太長時間上廁所,小心變成「有痔人士」。
1.蹲便器
個人覺得除使用體驗外,蹲便器最方便的地方就是方便清潔。特別是對於沒有乾濕分離的家庭,拿個花灑對著腳踏的地方衝一衝,立刻就乾淨了,馬桶就算沒有乾濕分離,清潔也得考慮馬桶圈等等問題。
別說養寵物不能裝蹲便器,容易掉坑裡這種無論對馬桶還是蹲便器,概率都是一樣的。雖說蹲便器不用爬上去而馬桶要爬,但你家貓在意那點高度?
實在不行可以這樣: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對於愛刷手機的大家來說,蹲便器可以讓你蹲到腳麻然後提醒你要起來了。可以坐很久的馬桶就沒有這種提醒功能……
擔心美觀問題的純屬多餘,看看下面兩張圖,蹲便器和馬桶會讓空間看起來差別很大嗎?不見得吧。
所以蹲便器就很好?那肯定不是。首先是之前提到的衝廁所飛濺問題,蹲便器簡直是個大坑,可以自行查詢相關實驗(飛濺物甚至能飛到你的牙刷杯上……)
二是蹲便器的墊高問題。無沉箱的衛生間在裝蹲便器的時候要把地面墊高。這就很難受了,平時還好,起夜的時候被絆倒摔一跤怎麼辦?
三是反味及東西掉落的問題。馬桶自帶存水彎,反味的可能性不大,蹲便器就難說了。手機掉到馬桶裡,忍者噁心撿起來搶救問題不大,手機掉到蹲便器,基本無了……
▲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我第一部手機就是這麼沒了……
確定要哪個之後
我來告訴你怎麼挑
1.蹲便器怎麼挑
1、不推薦直通式,推薦帶存水彎的
直通式就是那種手機掉進去拿不出來的蹲便器。好處是不易堵塞,堵塞也容易通。壞處是容易反味,一般只裝在公共廁所。
▲ 直通式
▲ 存水彎式
2、算上踏板,長度不小於540mm,寬度不小於420mm
寬度是為了蹲著舒服,特別是踏板突出地面的那種,窄了沒地方蹲。長度主要是怕女生噓噓的時候會濺出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 這種無踏板的參考長度就好。
3、坑距定款式,商家一般會教你買哪款
就是根據有無存水彎、坑在前面還是在後面這兩個標準分出來的4款蹲便器,商家會根據你家的坑距推薦你安裝哪款。
說到坑距,上次說了,是指牆壁到排汙管中心點的距離。
別問了!是中心點!不是管的邊緣!
4、瓷器的質量品牌的都差不多
那種眼看手摸鑑定瓷器質量的說實話在品牌店看不出太大區別。能拿出來賣的肯定都符合使用標準,所以進品牌店挑款式就行了……
2.馬桶怎麼挑
1、先確定好種類,牆排、智能馬桶還是普通馬桶
這三者並非同一緯度的分類,只是這三者的裝法略有不同所以才拿出來說。
牆排需要一個假牆,可以裝懸空馬桶,好看易清潔,但需要假牆排水系統。智能馬桶需要留個位置插電,因為是用電的。普通馬桶就是一般馬桶裝法。
▲ 壁掛馬桶+嵌入式水箱
▲ 智能馬桶
2、一般推薦選虹吸
之前阿尚說智能馬桶的時候提到過,虹吸比直衝噪音小,防臭性能好。
3、管徑45mm以上,衝汙能力強
管徑指的是馬桶排汙下去的那個管。數據上建議是不低於45mm,但有個更直觀的檢測方式,把手掌塞進去,塞得進去的基本夠衝下去。
大概像這樣,但是塞半個手掌就行了,別全塞進去,搞出事故。
4、水件釉面質量,基本能看出
釉面光滑,水件靈敏(水件就是水箱裡的那些東西),這是高質量馬桶的基礎。眼看手摸的方法基本就可以,但品牌的一般不會出現大硬傷。
5、品牌,是個坑!
品牌馬桶確實不會出現大硬傷,但馬桶的品牌有點奇特,一不小心會掉坑裡。比如說馬可波羅,馬可波羅夠大牌,但他是做瓷磚的!現在不做馬桶!看到馬可波羅的馬桶,那是個雜牌,要細心挑!
某寶搜出來的馬桶,很多這種打擦邊球的雜牌……
想要get好用的衛生間?現在推出0元線上設計活動,戳下圖直接報名,或者私信戶型圖給我,還可以享受優先設計,快來參與吧
(▲點擊圖片報名享受線上免費設計,直接給我留言發送戶型圖,可以優先享受設計)
你不一定自己裝
但至少得知道要注意啥
1.蹲便器
有空間的情況下,蹲便器別裝在淋浴房。一是旁邊的垃圾桶容易被打溼,二是容易踩空,東西容易掉進便池。
有存水灣的蹲便器管道不用再裝存水彎,沒有存水彎的直通式,管道要裝存水彎。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安裝位要用混和砂漿填充,不能直接用水泥。水泥膨脹會擠壞蹲便器內壁,使其破損。而且和水泥漿接觸的面,一般會抹黃油或者瀝青做保護。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安裝完要做放水測試,觀察是否會漏水。一般來說蹲便器裝完後才會貼瓷磚,一般瓷磚和蹲便器平齊。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2.馬桶
牆排的壁掛式馬桶水箱要內嵌,除此外其他的馬桶安裝沒啥大的區別。這種水箱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和牆面的固定,離牆近用角碼,離牆遠後面裝鐵條。
▲ 這種就是壁龕式水箱,上面多出個平臺放薰香之類。
和蹲便器不同,馬桶一般是等瓷磚鋪完後再安裝。除非要裝位移器,那得在鋪瓷磚前,但一般不建議裝位移器,會影響排汙效率。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安裝工具一般有三通、扳手、生料帶、角閥、防黴玻璃膠和法蘭圈,打磨排汙管的話,還需要有打磨器。
之前提醒過,法蘭圈是裝在馬桶上,而不是地上的。裝角閥的時候會用到生料帶,纏緊才不漏水。
▲ 法蘭圈
▲ 安裝角閥
馬桶安裝完最好靜置3天,等材料完全凝固定型,測試排汙時可以用紙巾來看效果。
最後總結一下:
1.一般情況下推薦馬桶,省去老人及行動不便者蹲起的麻煩,但實在習慣蹲廁的還是買蹲便器。
2.蹲便器推薦買帶存水彎的,長度不小於540mm,寬度不小於420mm(含踏板)。
3.馬桶選虹吸式,管徑不小於45mm,可用手掌檢驗。
4.馬桶的品牌注意一定是馬桶的品牌!不是別的什麼品牌打擦邊球!
5.安裝可看可不看,想看在上面,不總結了。
阿尚說:馬桶一般在水電改造前,就是衛生間裝修前就得看好款式——智能馬桶需要水電改造時留一個插座,排水管注意要不要馬桶位移器,做沉箱前也要確定。但不用那麼早就買回來,看好款式,知道數據就行啦~
關於馬桶和蹲便器大家還有啥不明白的嗎,咱們評論區見吧~
最近我們開啟線上設計啦!足不出戶,就能給你設計新家!安全又高效!
將戶型圖私信給我,還能優先設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