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撲殺駱駝時,原產地早已沒有野生駱駝的身影

2021-01-09 網易

  南澳大利亞州當局1月14日證實,在為期5天的撲殺行動中,當地已射殺了超過5000頭野生駱駝。

  

  作為孤懸海外的大陸,澳大利亞原本並沒有駱駝分布。在19世紀40年代,澳洲腹地的建設者們從西亞和印度引進了一批單峰駱駝用來給鐵路工程運輸材料,在工程結束後,許多駱駝被隨意放生在野外,毫無意外的適應了當地環境,形成了所謂的澳大利亞野單峰駱駝種群。

  

  野生駱駝在澳大利亞的分布。圖片:Dr-Victor-von-Doom / wikimedia commons

  時至今日,澳大利亞內陸生活著約120萬頭野單峰駱駝,儘管每年都會捕殺數萬頭用以出口,卻依然無法遏制它們種群擴大的勢頭:幾乎每9年,這些曾為澳大利亞開發貢獻力量的巨獸就要翻上一番,和野兔一樣,駱駝已經成了澳大利亞人的不得不面臨的生態難題

  

  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單峰駱駝,這裡的駱駝重新野化,也是全球唯一的野生單峰駱駝種群。圖片:Jjron / wikimedia commons

  「沙漠之舟」只有它

  即便是啟蒙期的孩童,也聽說過各種有關駱駝堅韌生命力的故事:傳說,它們高聳的駝峰裡貯存著足夠的營養,長久不吃不喝也可以存活下去;它們寬厚的腳掌可以分攤壓力,免得自己陷入鬆軟的流沙。

  「沙漠之舟」,似乎就是對這種生物最好的詮釋。

  

  「沙漠之舟」也成了人們對駱駝的刻板印象。圖片:Pixabay

  然而這個描述似乎是不準確的,儘管古代的絲路上時常聽到那悠長的駝鈴,但真正生活在中國境內的雙峰駝,其實更願去直面戈壁的寒風,而非沙漠的炙熱。事實上,被認為是中國家養雙峰駱駝Camelus bactrianus祖先的野雙峰駱駝Camelus ferus,幾乎不會到沙漠地帶活動。

  

  野雙峰駱駝幾乎不會到沙漠地帶活動。圖片:John Hill / wikimedia commons

  作為起源於北美大陸的動物,駱駝的演化之路碩果纍纍。在加拿大,人們挖掘出了脖子很長、適應了森林生活的古駱駝化石;在北極,也出土了體型碩大、長有濃密厚毛的耐極寒駱駝化石。儘管古駱駝已經從北美消逝,但它的子嗣早已通過白令海峽、巴拿馬地峽擴散到了世界各地

  

  駱駝的曾經分布區域(淺藍)、現分布區域(深藍)和近代人為引進區域(綠色)。圖片:Andrew Z. Colvin / wikimedia commons

  現存的駱駝中,既有像羊駝這樣徵服了高山的美洲駝,也有像雙峰駝一樣耐寒的戈壁巨獸,而最符合「沙漠之舟」美譽的,則是單峰駝Camelus dromedarius。

  

  單峰駱駝。圖片:Florian Prischl / wikimedia commons

  只有家養,野外絕跡

  恰處於人類兩大古文明發源地的單峰駱駝,在距今至少4000年前就已經被人類馴化,以至於在距今2000年前它的野外種群就已絕跡。現存的單峰駱駝,都是人類養殖的家畜,且數量驚人,達到了1400萬頭之多,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駱駝的總和。

  

  駱駝是最重要的家畜之一。圖片:Pixabay

  無論是數量,還是馴化歷史,都彰顯出單峰駱駝在人類文明中的獨特性,在中亞和北非地區,單峰駱駝是最為重要的牲畜之一

  儘管雙峰駱駝體型更大、馱負能力更強,但在乾旱炎熱的沙漠地區,單峰駱駝強悍的環境忍受力更為重要:它的毛髮更短,可以快速釋放體內的熱量;它長長的睫毛不僅可以抵禦風沙的侵擾,更能遮擋日光的直射;獨立的駝峰內,結締組織包裹住大量的脂肪,使得它們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也同樣擁有優秀的續航能力

  

  長而卷翹的睫毛。圖片:Blackmysterieux / wikimedia commons

  而儘管力量相比雙峰駱駝稍顯不足,但依然遠比馬和驢更優秀,如果這還不行,阿拉伯人也自有妙計——讓單峰駱駝和雙峰駱駝雜交,就可以得到結合雙方的優點的雜交駱駝了。

  

  依次是a雜交駱駝、b~d單峰駱駝和e蒙古雙峰駱駝。圖片:Pamela Burger / Animal Genetics 2019

  一個駝峰也能騎

  和任何能馱得動人的牲畜一樣,駱駝顯然也被人們用作坐騎。雙峰駱駝的騎乘方式顯而易見——它的兩個駝峰已經是天然的鞍子,人只要坐在其中就可以四平八穩,但單峰駱駝的騎乘卻似乎不那麼容易——原本可供騎乘的駝背部位,恰好有一個高聳的駝峰,這可怎麼辦呢?

  

  雙峰駱駝看起來比較好騎一點。圖片:John Hill / wikimedia commons

  其實這一點也不難,單峰駱駝的背上雖然有一個駝峰,但駝峰前方的肩膀還是很平的,當地的老騎手們拿條毛毯搭在駱駝肩上,腿往駱駝脖子旁邊一夾就可以行走了。而如果要享受更舒服的騎行體驗,還可以在它的肩膀上加個帶靠背和扶手的鞍子

  

  有了鞍子,騎啥駱駝不是一樣穩穩噹噹。圖片:AntanO / wikimedia commons

  也正是因為有了鞍子的加入,騎單峰駱駝的方式得以大為拓展。看似礙事的駝峰,恰好正是卡住鞍子的固定物,只要根據駝峰尺寸定做一個帶凹槽的鞍子,就可以套住駝峰騎在整隻駱駝的頂端,可謂是登高望遠,風光無限。

  

  遊客成雙成對坐在左右平衡的鞍子上。圖片:Pixabay

  既然駝峰能卡住這樣的鞍子,那以駝峰為支點,設置左右平衡或前後串列的鞍子供雙人騎乘自然也是可行的。倘若你去埃及旅遊,就有機會騎著這樣的雙座駱駝漫步在金字塔的腳下。

  騎駱駝可不簡單

  但如果你以為這樣就能騎好單峰駱駝,那就大錯特錯了。單峰駱駝學名中的dromedarius一詞,其詞源來自古希臘語中的「奔跑」,而只需看看它修長的四肢,就能理解這意味著什麼。和東方的雙峰親戚們不同,單峰駱駝的奔跑速度可以超過70km/h,這也賦予了它們極強的軍事潛能,相傳古代波斯帝國曾專門訓練過一支駱駝騎兵,騎手們騎著發狂的駱駝們衝向呂底亞王國的騎兵,竟嚇的對方的馬匹慌作一團。

  

  印度的「駱駝部隊」。圖片:Antnio Milena / wikimedia commons

  時至今日,駱駝和馬匹一樣,軍事作用已被大大淡化,但這種擅奔的習性,卻令它們在另一個「戰場」大放異彩。在阿拉伯諸國,賽駱駝都是令王公貴族們痴迷不已的遊戲,這種看似原始的比賽,其專業化已經發展的極高:許多賽馬比賽裡,為了減輕馬匹的負荷,會選擇體態較小的騎手,而沙特的賽駱駝比賽,乾脆取消了騎手!可是沒有了騎手的參與,駱駝又如何指揮的?

  

  杜拜塔前的駱駝比賽。圖片:Lars Plougmann / wikimedia commons

  不用擔心,沙特人專門研發了一種騎駱駝機器人。這種只有幾公斤重的機器人被捆綁在駱駝的屁股上,用高音喇叭向駱駝傳達著賽道旁觀戰的主人的口令,而機器人兩側的機械臂驅動著鞭子,催促著單峰駱駝奮勇向前。

  

  「高科技」賽駱駝。圖片:BBC

  駱駝還能這樣「玩」

  為了能尋得一匹良駝,沙特的酋長們不惜一擲千金,據說一匹奪得冠軍的「極品跑駝」,其售價甚至可以炒到令人乍舌的800~1000萬人民幣。而駱駝的維護費用更為驚人:為了讓這些「跑者」們以最佳狀態參賽,富豪們甚至給它們開設了特供農場,據傳,一位沙特酋長擁有一個300多頭奶牛的奶場,專門用來給駱駝提供鮮奶,而另一位巨富則使用先進的滴管系統在荒地種植西紅柿,只因為他的駱駝喜歡這一口。

  

  「你看我美不?」圖片:PIxabay

  沙特人對駱駝的喜愛之深,甚至到了給駱駝舉辦選美比賽的程度。體態的勻稱、肌肉的緊實度,甚至鼻梁和嘴唇的形狀都影響著一頭駱駝的選美比分,為了贏得高額的獎金,一些參賽選手不惜造假,2018年1月,就有12頭駱駝被判作弊而取消參賽資格,其原因竟然是主人給它們的面部注射了整容手術常用的肉毒桿菌……

  

  不知道有沒有「睫毛最長的駱駝」的比賽。圖片:Pixabay

  縱然實在遍地黑金的沙特,參賽和選美的駱駝也不是尋常百姓能染指的,可這並沒有影響駱駝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除了那些賽駱駝、美駱駝,絕大多數的單峰駱駝最終的歸宿還是被端上餐桌。千百年從朝夕相伴,塑造了中東地區獨有的駱駝飲食文化,類似牛肉的口感也深受蜂擁而至的遊客的喜愛。

  

  駱駝肉做的菜餚。圖片:Ji-Elle / wikimedia commons

  既有實用和食用價值,有可供消遣娛樂,單峰駱駝在中東和北非地區日益緊俏,以至到了需要從境外進口的地步,而出口國正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澳大利亞

  從家畜、玩物,乃至生態入侵鬧劇的主角,原來不知不覺間,駱駝已經陪我們走了這麼遠,不知在它們的夢裡,是否還能記起古老歲月深處的聲聲駝鈴呢?

  本文來自物種日曆作者@一個男人在流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已射殺5000頭駱駝是什麼情況?澳洲射殺駱駝的原因揭秘
    澳大利亞已射殺5000頭駱駝是什麼情況?澳大利亞東南部地區乾旱嚴重,大批野生駱駝在偏郊城鎮尋找水源,卻威脅到原住民住地,當地官員14日表示,當局完成5天撲殺行動,以直升機載運槍手射殺超過5000頭駱駝。這是怎麼回事呢,澳洲什麼要射殺駱駝呢?
  • 澳洲野生駱駝為患,四處找水喝、破壞空調機,遭到當地人成群獵殺
    眾所周知,澳洲這塊大陸與其他大陸不同,過去這裡是有袋類動物群的天堂,如袋鼠、考拉、袋鼩、袋獾。但自18世紀歐洲人開發澳洲,給它們帶去了很多有趣的競爭對手(外來物種)。原本澳洲是沒有駱駝的,就像是南極沒有北極熊一樣。
  • 為什麼沒有聽過動物捕殺駱駝,駱駝有什麼樣的能力?
    駱駝目前主要有三種:單峰駱駝,主要分布在中東,非洲之角、西歐和南亞(印度)等熱帶地區。目前全世界數量有大約1400萬,全部是家畜,駱駝奶、駱駝血、駱駝肉是沙漠牧民的食物來源之一。因為地處嚴熱,單峰駱駝主要以短毛為主,從而防止陽光灼傷,也不至於太熱。在19世紀末,非洲大量單峰駱駝被引入澳大利亞,有一部分被散落在澳洲沙漠中重新野化。
  • 因澳洲西北的嚴重乾旱,上萬隻駱駝將被捕殺
    據《鏡報》1月7日報導,在澳大利亞,大約有1萬隻脫水的野生駱駝面臨被槍殺的危險,因為它們的家鄉面臨著長期乾旱和數百場森林大火。南澳大利亞州西北 Anangu Pitjantjatjara Yankunytjatjara (APY)地區的土著官員在社交網絡上發表聲明稱,駱駝和其他野生動物正在消耗自然資源,危及人類和其他動物。在這份聲明中,官員們批准了一項為期五天的「駱駝與野生動物」撲殺行動。
  • 為滅絕100萬駱駝,澳洲實施猶大項圈計劃,但事情發展有些失控!
    1840年,駱駝從印度引進了駱駝,這些耐旱性強、對環境要求低、地形適應性極佳的動物被當成了畜力運輸工具,對澳洲早期的殖民建設提供了大量幫助,但隨著澳洲內陸交通網的建設,現代化交通工具引進,駱駝的價值再沒有早期那麼重要,所以這些駱駝從家畜逐漸變成成了野生駱駝!
  • 澳大利亞射殺萬隻駱駝,只因喝太多水?駱駝泛濫才是根本原因!
    澳洲目前正經歷近年最嚴重的野火災情,野火延燒4個多月未止熄,燒毀近728萬公頃土地。據雪梨大學保守估計,包含鳥類、爬蟲類、蝙蝠除外的哺乳動物在內,野火已經導致近5億隻動物慘死。而真實數據或會更高,因為倖存下來的動物,也會因沒有及時救助,脫水或飢餓而死。
  • 澳洲射殺駱駝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
    在今天,小龍蝦已經成為親朋好友聚會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菜品了,一邊喝著啤酒,一邊啃著小龍蝦,簡直就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可是,還有多少人知道,小龍蝦本身是外來的入侵物種。前段時間,「澳大利亞政府已經射殺5000頭駱駝」的消息被刷上熱搜,世界各國的人們都對此事件非常關注,對澳洲政府這一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和質疑。事件的具體情況到底是如何的?網絡上流傳著一種關於澳洲政府實施該行動的原因:駱駝的喝水量大,遠超於當地居民的飲水量。為了節省更多的淡水,只能對5000頭駱駝下毒手了。
  • 澳洲射殺駱駝行徑惹眾怒,駱駝真的是「沙漠之舟」嗎?
    沒有了天敵,野鹿自然就會放下警惕性,肆意的繁殖生息,結果野鹿的數量馬上就增加了,食物不夠,導致野鹿群出現大面積餓死事件,生態環境亦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從以上的例子看來,人為造成某種生物滅絕,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畢竟每種生物都在自然界中扮演著獨一無二的角色,它們的生存意義和價值並不是人類賦予的,因而人類並沒有權力剝奪它。
  • 澳大利亞要打死1萬峰駱駝?他們還有30萬峰呢
    騎在駱駝背上的國家單峰駝(Camelius dromedarius)是駱駝科駱駝屬現存兩種中的一種,另外一種自然是雙峰駝(C. bactrianus)。單峰駝可能起源於阿拉伯地區,在約6000年前被人類馴服,所有野生群落都已滅絕。現在,原產地的單峰駝都是人工馴養的後代。
  • 曝光澳洲射殺16萬頭駱駝,這片本不該存在
    有人說,駱駝在澳洲屬於入侵物種,射殺沒毛病。 野生駱駝在澳洲的確是入侵物種,而且這樣的射殺從2009年就已經開始了,跟山火沒有直接關聯。 但仔細想想,這背後隱藏的行為邏輯就是對的嗎?
  • 澳大利亞射殺1萬頭野生駱駝
    在近5億野生動物命喪山林大火之際,南澳大利亞州8日起,在5天內射殺乾旱區1萬頭野生駱駝。原因在於駱駝喝太多水加重乾旱,並排放過多的溫室氣體。  報導稱,如果直升機能夠近距離屠殺,這些駱駝的屍體會被焚燒或者掩埋,剩下的屍體將被留下。工作人員將會按「動物福利的最高標準」進行撲殺。  當地人稱,在備受乾旱煎熬的情況下,野生駱駝不僅消耗水源,還破壞了他們的家園。  相關機構APY Lands的執行董事會成員貝克(Marita Baker)表示,駱駝給當地社區造成了麻煩。
  • 澳大利亞已射殺5000頭駱駝 原因竟然是喝水太多?
    1月14日,為應對乾旱,南澳大利亞州已經射殺超過5000頭野生駱駝。此前,南澳大利亞州當局宣布將集中撲殺約1萬頭駱駝,引發大量批評。(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澳大利亞東南部地區乾旱嚴重,大批野生駱駝在偏郊城鎮尋找水源,卻威脅到原住民住地,當地官員14日表示,當局完成5天撲殺行動,以直升機載運槍手射殺超過5000頭駱駝。
  • 很少聽說駱駝被食肉動物捕殺,難道它們沒有天敵嗎?
    駱駝特殊的身體構造也讓它們成為沙漠行走的能手,首先就是抗饑渴的能力,可以連續10天甚至更久的時間不飲水正常行走活動,由於廣闊的沙漠水源幾乎沒有,只要走進沙漠就需要十天半月才可能走出來,那麼駱駝的這種能力就至關重要了。駱駝的胃很強大,有很多像水瓶一樣的「水浮」,它們可以成為駱駝的儲水器,當飲水的時候它們可以短時間內喝進去超過100升的水,這些水都儲存在「水浮」中。
  • 駱駝有天敵嗎?為什麼沒聽過駱駝被食肉動物捕食?
    據2006年數據統計,在我國境內,野生的雙峰駱駝僅有500峰,全世界只有800峰,而且還在不斷減少。甘肅瀕危動物研究人員介紹說:野生雙峰駱駝甚至比大熊貓還要瀕危,人類已經很難在西北地區尋覓到它們的身影了。
  • 澳大利亞已射殺超5000頭駱駝,原因究竟是什麼?
    來源:中宏網據《每日郵報》報導,澳當地官員近日證實,在為期五天的撲殺中,南澳大利亞州已通過直升機射殺了超過5000頭野生駱駝。當地人稱,在乾旱期,這些野生駱駝侵佔當地水源,幹擾居民生活。此前,南澳大利亞州當局宣布將集中撲殺約1萬頭駱駝,引發大量批評。當地原住民區發言人稱,此舉是為了保護珍貴的水資源,考慮到幼兒、老人,以及本地動植物的生存。相關機構APYLands的執行董事會成員貝克(MaritaBaker)表示,駱駝給當地社區造成了麻煩。
  • 為什麼人類不吃駱駝肉?
    其實,我們沒有看到過類似的新聞資訊,並不代表駱駝就不是肉食動物捕獵的對象,駱駝是有天敵的,除了要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作鬥爭之外,野生駱駝也時刻要警惕被天敵捕殺。駱駝的天體是誰呢?在駱駝的棲息環境中,狼和雪豹是它們最主要的天敵之一,根據資料顯示,中蒙邊境野駱駝數量不斷減少的原因,就與狼的捕殺有關。
  • 澳洲野生駱駝為患,當地甚至動用直升機捕殺,100萬頭真吃不完
    在我國說到比大熊貓還珍貴的野生動物,你知道是什麼嗎,沒錯,就是野生駱駝,在我國野生駱駝十分稀少,而且僅存於新疆、甘肅以及這兩個省與蒙古國交界地帶的「孤島」地區,所以它十分珍貴,屬於我國一類保護動物,除中國外,野生駱駝在其他國家也幾乎滅絕了。
  • 駱駝做錯了什麼?澳大利亞將在5天內射殺1萬頭駱駝以緩乾旱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單珊在近5億野生動物命喪山林大火之際,南澳大利亞州8日起,在5天內射殺乾旱區1萬頭野生駱駝。原因在於駱駝喝太多水加重乾旱,並排放過多的溫室氣體。《澳大利亞人報》報導稱,為期5天的射殺行動將在當地時間8日展開,當地的環境部門將派出多架直升機射死大約1萬隻駱駝。報導稱,如果直升機能夠近距離屠殺,這些駱駝的屍體會被焚燒或者掩埋,剩下的屍體將被留下。工作人員將會按「動物福利的最高標準」進行撲殺。
  • 駱駝有天敵嗎?是什麼動物?
    駱駝野生駱駝其實非常稀有,被列為《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級別。據2006年數據統計,在我國境內,野生的雙峰駱駝僅有500峰,全世界只有800峰,而且還在不斷減少。甘肅瀕危動物研究人員介紹說:野生雙峰駱駝甚至比大熊貓還要瀕危,人類已經很難在西北地區尋覓到它們的身影了。
  • 為什麼從來沒有聽說過駱駝被食肉動物獵食?駱駝真的沒有天敵嗎?
    眾所周知,駱駝是食草動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大家很少聽說駱駝被食肉動物捕殺的消息。而在自然界中的食草動物大都有天敵,難道駱駝真的沒有天敵或者沒有食肉動物可以吃掉它們嗎?問題似乎沒有那麼簡單。由於數量稀少,現在的野駱駝(野生雙峰駱駝)全部被保護了起來,我國在羅布泊設立了野駱駝自然保護區,禁止擅自進入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