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小區不知從哪飛來的鴿子不走了 每天等上下班居民投餵

2020-12-05 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寧田甜通訊員牛魏敏文圖

  十年前,鄭州一小區門口來了一群鴿子。周邊越來越多的居民不但沒有趕走它們,反而經常餵它們小米、饅頭等。有鴿子生病了,還有居民抱回家給它們包紮,等傷養好了再放飛。

  十年後的今天,這群鴿子已由一二十隻變為五六十隻。每天,它們都定時定點飛到小區門口,等著小區業主和一位美女車長來投喂。十年如一日。仿佛,它們和愛它們的主人們已經有了默契。

  鄭州美女車長和一群鴿子的「情緣」

  虎萍是鄭州公交一公司203路的一名車長,除了這個身份外,她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每日兼職給一群可愛的小白鴿當投餵員。

  虎萍住在鄭州市隴海路崑崙路交叉口的一個小區。在她家小區門口,每天她上下班時,都會遇見這群可愛的小鴿子。

  「每天上午八點,下午三點,這些鴿子會準時在這,好像在等我似的。」虎萍笑說。

  剛開始,她的一雙兒女經常和小鴿子們一起玩,沒事了就從家拿出些小米麵包之類的去投喂。長此以往,她也跟著孩子一起對這群小鴿子產生了感情,每天上下班的時候都會帶些食物去喂喂它們。

  時間久了,好像小鴿子們也對虎萍有了感情,每天掐著點似的一起飛到小區門口等著。虎萍說,這些鴿子在此已經有十年了,腳上和身上也沒有明顯標記,看著也不像是家養的信鴿,應該是附近野生的鴿群,平時全靠自己和周邊的居民一起餵食,才讓鴿子們繁衍長大。

  「看著這群可愛的小鴿子,慢慢從一二十隻變成現在的五六十隻,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這群可愛的小傢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孩子們也變得比以前更加有愛心了。希望這些小傢伙能伴隨著我的孩子們一起長大,希望在這附近住的市民們都能善待這些可愛的小傢伙。」虎萍說。

  有鴿子受傷了居民會抱回家給它養傷

  採訪中,有附近的居民說,她在這住十多年了,平時,大家都是提點米拿點饃餵鴿子,「大家一起餵」。

  據附近居民們說,這些鴿子在這時間長了,也不怕人了,天天和老人孩子圍在一起玩,大家很開心,「這些小傢伙很聰明,它們知道小區裡有水,吃完大家餵的食物後,會飛到小區裡喝點水,之後還會飛到附近房簷上停歇」。

  居民們講,有一次,有一隻鴿子受傷了,有居民把它抱回家,給它包紮了一下,等傷好後,又把它放回這裡。

  「大人小孩誰逮一隻回家玩?沒人這樣做。誰也不逮它們。」居民們說。


相關焦點

  • 上海一小區投餵流浪貓引發業主矛盾 專家建議合理化投餵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上海長寧區中山元一新苑小區的不少業主最近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小區內的流浪貓肆意流竄,甚至溜進了業主家陽臺遛躂。這背後是小區周邊長期存在的投餵行為引發的流浪貓聚集,業主與餵貓人之間的矛盾也因此加劇。
  • 小夥在紫荊山公園做鴿子生意,一做就是20多年,生意好時一月賺6000多
    九月初的鄭州,還未褪去夏天的暑熱,站在鴿群中間的夏龍春,頭上和身上沾著深深淺淺的鴿子屎,卻也從不惱火——在紫荊山公園養鴿子,是他20多年來的事業。湖北小夥在鄭州公園做起鴿子生意,一做就是20多年守著鴿群20多年如一日,夏龍春儼然成了一個「鴿子奶爸」。
  • 鄭州小區裡飛來一隻藍孔雀 一群寵物狗追著咬
    一隻藍孔雀誤入一小區,被小區幾隻寵物狗追咬,小區熱心的居民上前把它救了下來。
  • 小區裡的流浪貓,每天都有人投餵,可如今草叢裡卻傳出貓的慘叫聲
    我們知道小區是流浪貓最多的地方,小區裡雖然有喜歡它們的人,但不喜歡貓咪的人同樣也會存在,可這並不會影響貓咪們的生活,反而因為好心人的投喂,使貓咪在小區裡過上了還算不錯的生活,畢竟不至於再餓著肚子了。我們對流浪貓的善良友好,讓貓咪非常信任我們。
  • 瀋陽一小區有人定點投餵流浪貓,這樣做合適嗎?
    瀋陽某小區,有一個居民設置的投餵點,專門餵小區裡的流浪貓,據附近居民說,已經出現兩年多了。誰弄的?不知道。但是每次路過,貓糧都填滿了。大桶飲用水改成的容器用來盛放貓糧,還有自製的瓶子,用來裝水。餵水的盒子上邊也有一個紙條,「請不要將這個給貓咪拿走,動物和人一樣需要喝水,感恩。」設置這個投餵點,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每天都會放貓糧,而不是剩的飯菜。聽周圍人說,白天的時候,偶爾看到有貓在吃,也是小心翼翼那種,看到有人在看它,轉身就跑沒影了。晚上的時候從這裡路過,有時會嚇一跳。
  • 早晨聽到鴿子叫曾經很動聽如今嫌太吵
    本報記者趙曉華實習生黃鶴  這段時間,沿西小區的張先生心情很複雜,這緣於一群可愛又可恨的鴿子。  兩年前初春的一個清晨,還在睡夢中的張先生被一陣清脆的叫聲吵醒。張先生甩了甩頭,仔細再一聽,「咕咕咕」,是鴿子叫。居住在城市的繁華中,鳥的存在早已被淡忘。
  • 上海松江一小區驚現60隻野生貉嚇壞居民,如何請走它們成了難題
    「31號樓北面放一個」,保安將最大的一個籠子擺在綠化帶邊,指著旁邊的一大片空地說,這裡可以說是貉的「樂園」,之前一到晚上貉就會穿來穿去,追逐撕咬。「36號石頭這裡放一個。」36號旁是小區的一處綠化景觀處,綠化豐富,綠化帶內點綴了多塊大石,是小區居民投餵貓糧最集中的區域,也是此前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研究者王放拍攝到大量貉聚集的地方。
  • 投餵樓下流浪貓,以為奉獻愛心,卻發現問題多多,該繼續投餵嗎?
    前陣子經過樓下草坪,聽到小奶貓的叫聲,持續不斷,不知從哪來的,又不忍心它受飢換餓,於是開始投喂。也發現其它投餵者,一起奉獻愛心!這是一隻小黑貓,孤獨弱小無助,經過月餘的被餵養,已長大不少,也似已習慣草叢生話。原以為這是件好事,大家憐惜弱小,尊重生命。然而,投餵期間逐漸發現了問題。其一,不只小黑貓,還有其它貓過來分享食物了。我一共看到約五隻,大小毛色不等。
  • 我想養麻雀,卻飛來了鴿子
    於是,我用塑料瓶製作了一個投食盒放到了窗外,投食盒裡面裝了一些小米,我想,只要有麻雀到我家的窗外吃食,就算養鳥成功。自己思量,這樣的養鳥方式一是不用花錢買鳥,二是不用花錢買鳥籠子。只要麻雀每天來吃食,唱幾句歌或者隨便叫上幾聲再飛走,我就是個養鳥人了。 第一天,麻雀沒來。
  • 陽臺飛來一群蜜蜂築巢,南寧一小區居民自行摘蜂窩被蜇傷
    數月前,在南寧市白沙大道的雲星·尚雅名都小區,居民莫女士家陽臺飛來一群蜜蜂築巢。擔心蜜蜂傷人,幾天前,莫女士和父親想自行摘除蜂窩。沒想到,更多的蜜蜂到處亂飛,把他們蜇傷。蜜蜂曾在莫女士家陽臺築巢(畫圈處)。
  • 鄭州一小區飲用水現大量白色沉澱物 物業:已投用飲水機,居民可免費...
    河南商報記者 孟浩傑 文/圖1月初,鄭州市二七區綠地·濱湖國際城五區的業主們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小區2016年年底交房後,生活用水出現問題,煮沸的水會有乳白色沉澱物附在容器上,業主們懷疑這不是自來水不敢飲用,物業坦承小區用的的確不是自來水。
  • 北京大興香海園小區居民自發餵鴨護鵝,也曾有不和諧的事情發生?
    沿著湖邊小路向西走,能夠看到湖心裡有一座種滿綠植的小島。往小島望去,樹蔭下、草叢中幾隻小傢伙在岸上歇息,或梳理毛髮,或啄食草籽,各種萌態讓人忍俊不禁。在湖岸邊,一對年輕的小夫妻正在用手中的花卷投餵湖裡的鴨子。幾隻小鴨子圍在四周,伸長了脖子,撲扇著翅膀,向人討要食物。有一隻甚至飛到岸上來,跟在女孩的屁股後頭,撒嬌乞食,十分親人。
  • 鄭州一小區傳出「詭異」聲音...
    鄭州的張女士向小莉求助,最近晚上凌晨4-5點總能聽到一些詭異的叫聲,剛開始以為是小區飛來的鳥,或者是流浪小貓的叫聲,可事實卻沒有這麼簡單...到底什麼聲音?戳視頻您也來鑑別一下?
  • 流浪貓每天上門乞討,卻拒食店長投餵的貓糧,挑食的真相讓人落淚
    如今的流浪貓已經不再適應城市生活,小區角落裡布置的老鼠藥、不法分子對貓胎盤的需求,都會導致流浪貓喪命。不少人看來,流浪貓不適合城市生活,沒有生存的權利;而多數人並不介意小區裡有流浪貓生活,自己偶爾還會投餵流浪貓。流浪貓在人類褒貶不一的目光中生存,那麼流浪貓對人又是什麼樣的情感呢?
  • 連雲港一小區居民樓頂養鴿子 鴿糞經常掉鄰居家窗臺上
    中國江蘇網5月31日訊 「我們小區有人養鴿子,糞便經常掉在我家窗臺上。」「氣味太難聞了,平時根本就不敢開窗戶,還得經常打掃鴿子糞便。」近日,家住海州區雙盛花園小區的業主李女士反映,由於小區有兩戶人家養鴿子,鴿糞像「炸彈」般常落在她家陽臺窗戶上,加上羽毛隨風飄散,樓道裡滿是刺鼻的味道,令人不勝其煩,希望物管和相關部門可以出面處理。  居民吐槽 天上掉「炸彈」,不敢開窗  5月24日,記者來到海州區雙盛花園小區B5號樓,站在樓下望向樓頂,看不到什麼東西。
  • 大連一小區飛來新「房客」
    9月6日下午,一隻白鷺的身影出現在甘井子區嶺秀濱城小區的人工湖裡,吸引很多業主前去觀看,居民們用麵包和鮮魚招待這位「新鄰居」。「9月6日下午飛來的,本以為只是棲息一會兒離開,沒想到今天還在這小區業主孫先生說。
  • 鄭州一市民窗外養野鳥10年 每月餵鳥費用需百元
    姜女士家的窗外有美景 辰 文/圖昨天上午,讀者劉建民致電晚報熱線96678:花園路與廣電南路附近市廣電社區,居民姜女士在窗戶養野鳥10年,每天小鳥站滿窗臺,形成一景。記者 劉怡窗外,小鳥排一排尾巴翹著像五線譜一樣姜女士家住6樓,餵鳥的窗戶位於餐廳東窗,白色紗簾遮擋著窗戶,防盜窗上的木板上放著一個鐵盒子,裡面放著玉米糝,旁邊還有一碗清水,不時有鳥兒來吃食,排成一排的小鳥尾巴向上翹著像五線譜一樣。鳥兒飛去飛來,一撥一撥的,有斑鳩、喜鵲、鴿子,最多的是麻雀,嘰嘰喳喳好不熱鬧。聽著快樂的鳥叫,此時「百鳥朝鳳」也不過如此了。
  • 定點投餵、適齡絕育——杭州江幹海天社區探索「小區貓狗小區養」
    社區工作人員向社區居民介紹文明養犬知識。新華社 翁昕揚攝  據悉,海天社區成立於2009年10月12日,轄區面積0.25平方公裡,住宅有海天城小區,共25幢居民樓,總戶數3051戶,總人口數1.2萬餘人。2019年,海天社區被評為三星級文化家園。
  • 小區居民長期餵貓,卻引來大量野生貉,最多有80多隻!
    很多人在看到路邊有瑟瑟發抖的小動物時,往往會動了惻隱之心,想著拿點什麼東西喂喂它。至於這個小動物到底是走失的家養寵物還是覓食的野生動物,很多人並不會分辨。最近,在上海一個小區,就因為隨意投餵野生動物出現了問題。
  • 河南鄭州:動物園新設動物「投餵試點」,引導遊客與動物良性互動
    2020年6月23日,河南鄭州,鄭州市動物園暫時在園內增設天鵝湖、鳥語林、猴山三處遊客「投餵試點」,以增強遊客與動物之間的互動體驗。據介紹,亂投亂餵的問題,一直是動物園的一個管理難題,遊客們投餵的方式潛在很多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