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很多大媒體,網紅品牌都拿出了自己的年度報告,我們也嘗試做了一下總結,發現太難做了,想聊的東西太多,會不會很羅嗦?但意外發現一點,感覺2017年的全屋定製行業,五行應該屬:土。因為接下來的每個總結關鍵詞都會帶有「土」字,這算不算巧合?
壕
先來點喜慶一點的吧,比方說:壕。2017年很多家全屋定製行業的上市公司,至此包括索菲亞、好萊客、歐派、尚品宅配、維意、金牌、志邦、我樂、皮阿諾....等一大波品牌陸續從私企變成上市公司,老闆們和中高層都變成了「壕」。
部份老闆身價逾百億,這在全屋定製行業來講比那啥藥還刺激,於是有了後面的很多關鍵詞誕生。
為什麼是帶土字的豪呢?因為大家都還是做的傳統家居行業的生意,不論是產品或者是銷售模式都沒有太大變化,錢太多也不好,畢竟這樣的觀點來源於一位月賺幾十億很痛苦的馬姓老闆。錢太多而沒有把產品或服務進行大幅革新,在我們理解就是壕。
增
再來一點喜慶的詞,比方說:增。如果大家關注全屋定製行業的各個公司財報或者是沒有上市的公司老闆的專訪就會發現,少則30%,多則上倍的業績增長,也許老闆們沒有不暗地裡喜笑顏開的。
現在的市場環境下,上市公司們財報裡的增長一般都是真實的,至於你信不信我不知道,反正我信了。
沒有上市的公司的增長其實是打了折的,因為現在很多不有上市公司其實增長速度比大家想像中更高,種種原因不會報得太樂觀。
就像小的時候你長得比同齡人高受到鄰居表揚時,父母總會笑眯眯的講,這娃傻長,光長骨頭不長肉。這裡不去羅列具體大家增長了多少,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
地
其實這個字也算是開心的,因為帶這個詞的大多數歷史典故都會讓人很爽,比如早在數十年前就有打土豪分田地,再往前很多年還有什麼圈地運動等。
在2017年的全屋定製行業這個詞頻繁出街,因為真的好多品牌廠家都拿了地,少則數十畝,多則數百畝。假如,我說是假如啊,以四川崇州200萬元/畝計算,這幾天尚品宅配拿的500畝地就價值10億。
再假如一下,科凡在六安拿了600畝地,那麼600*200?不明覺歷。這樣的公式還有很多,什麼亞丹、勞卡、詩尼曼、百得勝....你知道的品牌在2017年大多數都有下叉不同面積不同區域的地塊。
所以「地」對於2017年的全屋定製行業來講是個重要關鍵詞,至少很值錢的一個詞,有了地還要建設,還要設備,還要各種執照.....玩好遊戲得配備的裝備會越來越多,沒錢不行。
坑
這個詞不是什麼好詞,但也不是壞詞,當成中性詞吧,有兩個詞意。
跨界入坑:不論是2017年3月的中國定製家居展(原廣州衣櫃展)又或者是7月的廣州建博會(現中國建博會),相信大家都有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都進入了全屋定製行業。
跨界進來的,我們都認為是入坑了,這個坑會坑到誰還不知道,但是進了坑脫坑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少說也得脫層皮。因為在入坑後,每個廠家都會遇到坑貨,各種大神有之,各路大咖有之,不適合自己的就是坑。
電商入坑:也許用新零售會更時尚一些,但在我們看來還真就是電子商務,改個名稱而已。電商入坑是指不論大家願不願意,都開始了天貓、京東的電商坑,再不濟也會搞個淘寶店,或者自己開個線上商城什麼的。
電商的坑我們是有過深切感受的,從上線開始,就意味著不停花錢,而且還得像皇帝的新衣那樣表揚自己今年在電商上什麼什麼業績,不然多沒面子,而且經銷商也不會假裝信你電商真的搞得好。
電商的坑主要是用戶還沒有習慣線上購買定製家具,經銷商還很多會認為本身就是他自己的客戶被線上搶了...反正做得不好的話理由多的是,我就不幫大家找了。
但做得好的入坑選手一般就算把招數完全賣給你,你也學不會,他趟過的坑你還得一個一個的趟過去,只是有人帶的話你趟坑的安全係數可能會高一點。
場
賣場、場景...反正都與這個關鍵詞有關。現在線下賣場的人流量被大家都話為詬病,但又不得不吞下這枚果子,有了新賣場還得屁顛屁顛去看看要不要拿鋪子,據了解單個店面月進店客戶組數僅30-50組,也就是說平均1~2組客戶每天進店。
於是,前面講到的電商坑以及很多營銷大師們講的場景化營銷閃耀面世,如果是服務商給你提的話,這兩個方面**終會演變成開了個淘寶店、天貓店、京東店、自建商城、小區營銷、微信營銷、會銷...等看起來牛X閃閃的詞或工作量。
特別是場景化營銷,表認為真的多神奇,這麼些年小區營銷或者微營銷其實還是屬於廣撒網,勤播種這樣的模式,通過蹲點、打電話等傳統方式展開,大多數場景化營銷區別就是換了不同場景而已。
坎
「坎」這個字在2017年對於很多老闆來講應該能有共鳴。從年初開始的環保風,讓相當多的全屋定製廠家都經歷了創業以來**大的一個坎,某個廠家有個這樣的故事,花三天時間搬廠,搬過去開工一天被關停,然後連夜往原廠搬。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甚至嚴重的停工數月者也不是沒有。對於生產型企業來講停工數月都還不叫坎的話,就不知道什麼才叫坎了。
2017年的這個坎對於這些老闆們來講也是幸運的,大部份都安然度過了,而且這個坎的存在讓大家對於企業生產管理有了全新的認識,說實在的,對於未來來講,經歷過這個坎的廠家,一馬平川的機率會很大。
所以「坎」在很多時候就像危機一詞一樣,危險度過了就是機會,所以接下來幾年全屋定製行業還會有紅利期。
堆
全屋定製行業的派系在不停競爭中逐漸行成,很抱歉用「堆」這個字來歸納。簡單來講會有粵派、川派、京派等稱謂,但事實上各個派系裡又還會有細分派別,或者不同大哥的山頭。如果較真起來的話,會發現全屋定製行業的老闆們或從業人員們跟烏鎮網際網路大會的各個飯局似的,你跟強東熟,我跟丁磊混....
地域型的派系算是一種扎堆,還有就是細分行業型的,模協(**開始感覺像是在講「魔協」)、金屬全屋定製品類、木門整裝品類等就是如此。
模協,在2017年是由很多搞模壓產品配套的企業組建而成,可能密謀了很久,但真正落地是在今年,這是行業大發展中可能悄悄發了大財的一些廠家們。
金屬全屋定製,記憶中**早是一個叫嘉斯頓的品牌用全鋁材質進入行業,賣得死貴死貴的,出廠價比很多實木材質的都高,但是就在不久前,金屬全屋定製(不知道準確稱謂)品類卻不知不覺的有好些擁躉了,細數的話得有超過10個品牌了!!!
木門整裝行業,其實他們也認為自己是全屋定製領域的,但這個細分行業裡的廠家或者是從業人員提及免漆類全屋定製行業的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態度,比方說看不起,認為免漆類品牌的工藝啥的低端,不上檔次,哪有咱描金描銀的牛X,而且沒有匠心精神.....再者就是,唉,他們賣得好,動不動就幾億,生產設備也很牛閃閃,眼紅。
不得不說,這些協會或者是品類都是扎堆形式出現,比方說實木整裝在華東很多牛閃閃的品牌,而上升勢頭很猛的川派定製行業也是在扎堆野蠻生長。
牆
「牆」這是一個沒有屬性的字,可以理解為產品方向。「凡牆皆是門」,不知道在哪裡看到這麼一句話,印象特深刻。全屋定製行業2017年在牆這方面做了很多產品升級,**直接的就是很多廠家開始賣木門了。
「木門多簡單啊,我們全屋定製行業本身就是做靠牆的櫃類家具嘛,順便做木門分分鐘的事情。」這會不會是很多全屋定製廠家們的思路?阿西吧。太自以為是了。
於是相當多的全屋定製品牌店面的木門根本就是一個配牌貨,賣不出去,賣出去了也問題很多,一些廠家找外協的生產也這樣或那樣的毛病,以至於從來不知道哪個全屋定製品牌在木門產品上做得很好的。
牆類產品還體現在護牆上,哪誰誰品牌賣護牆賣得很好,咱們也開發幾款護牆吧。呵呵,展會上於是有了大量的護牆產品出現,這這這就完全是廠家思維嘛,巴不得人全家滿屋滿地都是用自家的產品。
可能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朋友圈,至少我朋友圈裡從打工族到身家億級的老闆我已知的他們家裡基本上都沒有完全滿牆滿牆的護牆產品,**多半護牆,一些所謂的中產業主連半護牆都欠奉,**多用一些木線條。
培
萬萬沒有想到會有培這個字吧?如果拉通全年各個主流全屋定製品牌的新聞來看,你就會發現他們在培字上花了多少米,或者是說培訓上。
商學院、外聘講師、外協資詢管理公司...為毛啊?因為全屋定製行業的從業人員很多都是跨界過來的,啥都不懂,一切都是零基礎,前些年大家受沒有培訓團隊的累久矣。
培訓實在不是像買臺豪邁設備這麼簡單,以至於很多2017年才開始培訓項目的廠家其實已經落伍了,萬幸亡羊補牢還來得及,羊沒有跑完。
培訓方式方法有了許多,線上、線下或線上線下結合都有,我圈2017年就有數家專業的培訓機構出現,新設的機構們主要是培訓設計的,誰叫全屋定製行業的設計是**大的難點呢?
但更花錢的是培訓銷售技巧類的、營銷管理類的,從幾百到幾千到幾萬的課程賣起來簡單不要太爽,我們的一個合作夥伴就有花近百萬的費用買某諮詢公司的課,也不知道學到的乾貨能否帶來百萬收益。
堵
"堵"不只是說入坑過坎的事,更多的是指全屋定製廠商們其實面臨堵點了。人才堵點。雖然營銷版塊換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2017年各個品牌的營銷總監都有大幅變動,不點名了,所以珍惜在你公司幹了兩三年還在崗的營銷總監吧。
除了中高層人員堵點外,很多崗位的人都是困擾各品牌大力發展的堵點,目前手上的人上不了,下不去,用吧感覺差點能力,不用吧,又沒有更好的....不知道這樣描述會不會有人共鳴?
賣點堵點。賣點與產品有關,與營銷套路有關,總之就是感覺自己的產品不那麼牛X,但別人好像也不牛X,我要如何才能牛X起來?重視研發吧,親。目前全屋定製行業真真的重視研發的未來都會是大牌,而且有機率進入一線或超一線,立字為證。
產能堵點。堵得讓很多品牌都新籤了生產基地,事實上是後端或者是現行生產基地產能即將或已經出現堵點的原因才會讓這些品牌有此舉動。2017年在產能這個堵點,各廠家人員會極為認同,誰誰誰沒有延期啊?除開環保等原因外,老實說和產能有沒有關?
2017年是個不平靜的一年,上到大老闆們和明星不熟的馬老師,一億小目標王老師,會做PPT的賈老師,喜歡爬山的王老師......還有很多老師在2017年的日子都沒有那麼好過。2018年,希望各位老師逢兇化吉,一帆風順。希望全屋定製行業更高更快更火的大發展,也希望我們的小業務能在明年慢慢的多起來。
(來源:家居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