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的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
河南商報記者鄧萬裡/攝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
提到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相信不少省內外的人都聽說過。如今,這裡早已經成了鄭州地標性建築之一。不過,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一個展覽面積是其6倍大的新國際會展中心已拔地而起。
據了解,新國際會展中心位於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與鄭州南站之間,交通優勢明顯,預計2021年第四季度一期一標段可投入運營。
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一期一標段,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投入運營
1月6日,從鄭州市區出發,向南行駛40多分鐘後,河南商報記者便到達了位於鄭州航空港區的新國際會展中心項目部。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位於鄭州航空港區濱河東路東側、迎賓大道南側、荊州路西側、皛店路北側。
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項目經理蘇雲龍表示,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項目佔地面積2450畝,室內總展覽面積為40萬平方米,包含34個展廳和2個登錄廳,建成後將與上海虹橋的國家會展中心規模相同,是鄭州國際會展中心的6倍。其中一期佔地面積938畝,室內展覽面積12.8萬平方米,室外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
目前,正在施工的為一期一標段(共有兩個標段)。「一標段共有8個展廳和1個登錄廳,有一個展廳受外界因素影響未開工。另外7個展廳和登錄廳地下室混凝土主體結構已完工。」蘇雲龍說,預計2021年第四季度將與高鐵南站同步投入運營。
一期項目呈「品」字造型,布局上秉承了商代古村落結構
從效果圖上看整個項目,你會發現,新的會展中心一期項目整體呈「品」字造型,而一標段就像是「品」字下面的兩個「小口」加「大口」下面的那一橫(登錄廳)。
為何要這樣布局?
據介紹,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的設計延承了河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布局上秉承了商代古村落結構。登錄廳猶如古村落的祠堂,位於整體建築的中心位置,單體展廳環繞登錄廳設置,相互間通過通廊相連,如同古村落中的阡陌。造型上也借鑑了傳統民居的斜屋頂建築形式,錯落層疊的屋面元素使人聯想起中國古村落的層簷疊瓦,建築整體的特色鮮明,令人過目不忘。
在施工現場,抬頭望去,已主體完工的建築屋頂,確實很像中國傳統的磚瓦房頂。「因為靠近機場,附近房子都限高,建築最高不能超過50米,所以,一標段中最高的登錄廳也就40米左右,其他建築均在30多米。」蘇雲龍說。
值得一提的是,「品」字造型中兩個「小口」的中間,將被建設成為夏商遺址公園。這樣做的原因是該處下面有古墓,為了保護文物,項目不再繼續向下挖,僅在地面上做了一個主題公園。
特點
距新鄭國際機場6公裡,距鄭州南站2公裡
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位於鄭州東南30公裡的鄭州航空港區中心位置,距新鄭國際機場6公裡,距鄭州南站2公裡,京港澳高速、商登高速和鄭民高速、107國道、102省道等高速公路、快速公路環繞四周,地鐵9號線、13號線和輕軌直達。
未來,參展參會客商乘坐輕軌20分鐘可到達鄭州市區,乘坐高鐵2小時可抵達北京、4小時可抵達上海,乘坐飛機2小時左右可以抵達國內大多數中心城市。
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將成為我國聚集和疏散最為便捷、高效的展館之一。
將成為集展覽、會議、活動、賽事為一體的綜合性會展活動舉辦地
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總體規劃建築面積有100萬平方米,淨展面積為40萬平方米。項目一期採用國際通用的展廳設計理念,可滿足不同類別展覽會舉辦需求。
展館最北端的兩個多功能廳,可以舉辦大型會議、宴會以及高規格的體育賽事活動。展館入口3萬平方米的多功能廣場,可舉辦大型音樂節、馬戲節和大型開幕儀式。
多功能的設置和靈活多變的場景布置使鄭州新國際會展中心成為集展覽、會議、活動、賽事為一體的綜合性會展活動舉辦地。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