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外貿企業利潤飆升10倍,秘訣就是它

2020-12-05 中國經濟網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10個月我國貨物出口總額143296億元,同比增長2.4%;同時,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前10個月,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增長3.8%,佔出口額的59%。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在全球的貨物貿易出現了下降的情況下,中國外貿如何做到了穩增長?中國企業如何應對國際形勢的新挑戰?

20年以來第一次如此繁忙

GE得益於中國強大的供應鏈系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簡稱GE,是享譽全球的超級工業巨頭。位於北京亦莊的影像製造基地,是GE在華創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也是GE全球最大的醫療影像設備製造基地,供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往全球的CT設備,70%產自這裡。

隨著今年疫情的全球蔓延,工廠訂單激增,員工從除夕當天接到生產任務至今幾乎無休,生產異常繁忙,每天大量的醫療設備從這裡源源不斷地發往全球的抗疫一線。20多年來,全球訂單增長如此迅猛,還是頭一次。

馮濤告訴記者,基地之所以能消化這天量訂單,要歸結於工廠這些年本土智能化改造,因為GE全球唯一全智能連續流生產線就在這裡,每60分鐘就會出一臺設備。

2016年啟動的「智慧工廠建設項目」,如今已經成為「GE全球智慧製造示範工廠」。依託智能化升級,智慧工廠讓庫存周轉率大幅提升,單臺設備的綜合能耗遠遠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做到這一點,主要得益於中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

GE醫療北京基地的供應鏈遍布全球,中國國內的供應商超過150家,主流產品的零部件國產化率已達85%,在應對疫情挑戰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中國供應鏈體系的韌性。

雖然全球貿易局勢及地緣政治形勢在疫情影響下日益複雜嚴峻,確實為跨國企業的業務發展帶來諸多不穩定因素,但中國仍然是GE全球供應鏈和創新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GE中國總裁兼執行長 向偉明

小家電集群發力跨境電商

終於自主掌控定價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慈谿是我國三大小家電產業集群之一,上千家企業、近萬家配套商雲集於此。疫情暴發後,中國成為全球範圍內少有的能夠提供可靠產能的國家,「接單接到手軟」是當地企業當下真實的寫照。

張宇是當地一家企業的負責人。為了應對激增的訂單,張宇剛剛投入了50萬元新增一條生產線,現在5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每天要生產一萬臺三明治機,全部出口到俄羅斯。訂單量的暴增對於任何一家生產製造企業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然而這卻讓張宇一籌莫展。

張宇告訴記者,生產的利潤只有3%,受到疫情影響,原材料和國際物流價格上漲,僅匯率變化的利潤損失就達到7%。現在是賠本賺吆喝,生產一件賠一件。

目前慈谿部分小家電製造企業的產品科技含量和企業品牌價值不高,生產還停留在貼牌階段。這不僅讓這些企業需要看「別人臉色」過日子,在市場上也缺少「話語權」和自主定價權。

浙江省慈谿市電子商務協會會長餘雪輝接手父親的企業20年,眼睜睜看著利潤從15%一路下跌到如今的3%。他在2014年開始試水B2C模式的跨境電商,「企業直接面對消費者」,通過自主品牌的出海銷售,利潤從此前的3%-5%,達到如今的30%以上。不僅積累了用戶,而且爭取到了寶貴的自主定價權。

另一家生產洗衣機的工廠,年初受到疫情影響,海外訂單下滑嚴重,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生死一搏做起來的跨境電商讓他們一年銷量達上萬臺,銷售額能達到300萬美元,有了自主定價權。

「兩條腿走路」,B2B和B2C同時進行,成為當下更多企業出海的選擇。今年前三季度,慈谿外貿家電企業實現產值409.96億元,同比增長9.45%。

浙江省台州市黃巖模具小鎮,被譽為中國的「模具之鄉」。小鎮上聚集著大大小小上百家模具企業,亞洲第一大塑料擠出模頭,服務全球車企的汽車模具、微發泡大型模具、各種模具一應俱全。

賽豪實業的主要客戶是全球車燈行業的頭部企業,他們的產品通過配套進入奔馳、寶馬、大眾等全球知名車企。公司往年海外市場的佔比在50%左右,今年受疫情影響,原以為海外訂單會驟減,但沒想到東南亞地區訂單不減反增,同比增長了20%以上。

近期,國家剛籤訂的RCEP協議,也給公司開拓東南亞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

今年11月,黃巖模具小鎮被正式命名為省級特色小鎮。通過打響黃巖「模具之鄉」的金名片,促進黃巖區模具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協同合作,擴大黃巖模具的國際競爭力,將成為未來發展的方向。

寧波出口今年同比增長16.9%

民營企業佔比70%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位於「長江經濟帶」南翼的寧波舟山港,是中國沿海主要港口和中國國家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貨物吞吐量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個世界第一大港一度變得冷冷清清。隨著國內疫情形勢的逐漸好轉,港口碼頭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景象。

日益增加的船舶數量讓碼頭的貨櫃堆場逐漸趨於飽和,每一個泊位,每一個貨櫃位都成為了極為稀缺的資源,很多人想不到港口業務恢復得如此之快。

寧波舟山港北侖第一貨櫃公司海鐵貨運組主任 王蕾

根據海關數據統計,1至10月寧波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為7985.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5.6%。其中10月份進出口總額875.4億元,同比增長達到了16.9%。其中民營企業的出口份額超過70%。

今年以來,寧波市進出口總體呈現了逐季回升的良好態勢,今年1-10月寧波市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和進口總值這三項指標在第三季度均創下了季度歷史的新高。

來源: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

責任編輯:邢宇

支持我們請點讚或使用評論功能

相關焦點

  • 外貿郵箱測評,外貿企業郵箱那家好?
    作為進出口、外貿等業務商務人士,選擇一個專業的郵箱品牌作為重要的一項先決條件,但很多企業或個人選擇時卻無從下手。
  • 從對手到夥伴 「一拍檔」助企業共御「外貿寒冬」
    而類似阿里巴巴一達通這樣的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的興起,更是衝擊了溫州美揚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溫州美揚)等傳統外貿服務商的生存空間。  2014年5月,阿里巴巴宣布,企業通過一達通平臺出口,不僅不收取代理費,每出口1美元還將獲得2分人民幣的補貼,網上自助下單的更可獲得3分人民幣的補貼。這對於本就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外貿行業來說,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
  • 寧波慈谿外貿企業積極開拓內銷市場
    疫情發生以來,寧波慈谿市優化營商環境,強服務紓困難,努力提振外貿企業轉向內銷的信心。該市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穩訂單轉市場政策,支持外貿企業開拓內銷市場,對企業普遍關注的社保緩繳、稅收減免、金融支持、用氣用水用電優惠等方面給予精準扶持,支持中小企業和外貿企業共渡難關、共克時艱。
  • 運費狂漲隔日飆升25%,半年虧損近8萬,外貿還能堅持多久?
    至5月29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7.1316,跌破2008年3月以來的低點。但此後,人民幣開啟一路狂飆模式,7個月時間,反彈幅度超7600點。出口企業「虧大了」?外貿企業一般採用美金核算、人民幣結算的方式,對於出口企業來說,當人民幣升值後,若以4日離岸人民幣升破6.44關口,最低價6.4362計算,早前換了美元的人或許已經哭暈在廁所,假如半年前有人兌換了10萬美元持有至今,再換回人民幣,將虧7.6萬元人民幣。來源:Wind:2020年在岸人民幣全年漲幅約6.12%對於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不盡相同。
  • 聖誕訂單季降溫,外貿企業調整戰略
    每年的聖誕節都被外貿企業看作是當年業績「衝刺」的一個重要節點。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被寄予厚望的「聖誕訂單季」卻不像往年那樣火熱。面對困境與新形勢,外貿企業唯有另謀出路。彼時企業復工復產,銷售開始好轉,除了已經錯過銷售期的,訂單大多恢復,有些商超客戶的訂單還有所增加,彌補了進口商訂單下降的缺口。往年12月,山東恩來得實業有限公司外貿部負責人劉曉薇正在工廠忙碌地加班加點,但是今年,這家專注做多功能健康按摩鞋的企業沒有那麼忙了。受疫情影響,企業接到的訂單量明顯不如往年。
  • 兔子免費送,養殖場還能讓利潤翻10倍,背後套路很簡單
    【2】活動結果利潤翻10倍。【3】拆解玄機第一步:尋找商家合作,實現利益最大化對於養殖場來說,他們的終端客戶就是餐廳或者飯店,只有在這些地方才能夠產生大量的銷售,而渠道商最大的買家也是這些餐廳和飯店。要想實現利益最大化,那就是省去中間商,直接將產品賣給飯店。
  • 外貿轉內銷 外貿企業轉戰「雲批發」尋求轉型突圍
    為了改善經營狀況,飛劍工貿開始謀求新的發展路徑:在維穩外貿的同時,大力開拓國內的自有品牌市場的銷售,也就是「外貿轉內銷」。 飛劍工貿並不是唯一需要走出困境的外貿企業。根據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下降6.4%,其中出口下降11.4%。目前,中國內需正在穩步恢復,而出口下行風險仍然較大。
  • 海關部門推出政策「組合拳」 外貿企業轉變發展路徑
    海關部門推出政策「組合拳」,外貿企業轉變發展路徑——  得了「及時雨」 添了競爭力(構建新發展格局·關注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③)  本報記者 杜海濤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14日 第 07 版)  核心閱讀  2020年以來,各地海關部門出臺政策
  • 外貿經營如何走出U形曲線(構建新發展格局·一線看外貿 )
    核心閱讀  從去年上半年業務突然遇冷,到下半年的出口攀升,廣東一些家電生產企業的外貿經營經歷了一條U形曲線。  向產業鏈要合力,向創新要活力,向市場要動力,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正迎來新一輪上升期。  「訂單實在做不過來了,做出來也找不到發往海外的貨櫃。」2020年12月30日,記者來到位於廣東順德杏壇鎮的康寶電器。
  • 會議|我區召開重點外貿企業座談會
    會議|我區召開重點外貿企業座談會 2020-10-13 18: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期間,歐美的訂單取消了,這讓很多外貿企業瀕臨破產
    之前三月,一些國外的企業為了不延遲自己的企業進度,在我們國家剛剛復工復產的時候就發來了催單。但是隨著全球疫情的擴散,歐美的訂單卻取消了。在一定程度上,外貿企業在疫情期間已經損失了不少,本來可以趁著復工復產將之前的損失彌補回來,但是現在卻遭到了退單,國際上的很多國家已經封閉海關,我們的貨物無法輸出,遭到了堆積,而且銷量也直線下降,這讓很多外貿企業瀕臨破產。
  • 逐鹿新市場:外貿企業的破局之策
    據佛山商務局近期對400餘家外貿企業的調查顯示,約95%的企業遭遇過訂單被推遲的情況。面對這場大考,一大批佛山外貿企業正在謀求破局之策。一些佛山外貿企業積極開發口罩、衣物消毒包等防疫用品,爭奪疫情造就的新市場蛋糕;疫情以及「宅家經濟」對廚房家電帶來的新需求,也讓不少佛山企業看到了機會,他們紛紛加快了對國內市場的投入力度。
  • 我教你效果提升 10 倍的 4 個秘訣!
    我教你效果提升 10 倍的 4 個秘訣!開講前言:通過大家日常接觸的商業現象,生動有趣地講明白背後的賺錢道理和商業邏輯知識點,讓你能夠很好的舉一反三,有方法地發現更多適合自己的商業機會。這裡簡要地給大家分析這個案例:和大家分享如何零成本讓傳單廣告效果倍增 10 倍以上的 4 個秘訣。 在我分享這些秘訣之前,我們一定要先了解普通的傳單為什麼會失敗,效果不好的原因在哪裡。普通的傳單廣告其實就是一個產品或者促銷的說明,什麼產品/服務?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搞什麼特價活動?大部分人接到上面這樣的傳單的情況會怎樣?
  • 三資企業成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外貿順差主要來源
    新華社北京3月28日電(記者雷敏)商務部28日發布的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我國國有企業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回升,私營企業進出口增速最快,三資企業是外貿順差主要來源。    據統計,1至2月份,國有企業高新技術產品進口44.3億美元,增長33.7%,高出2005年全年增幅30.3個百分點;出口26.8億美元,增長37.4%,高出2005年全年增幅22.1個百分點。三資企業高新技術產品進口264.5億美元,增長32.6%,出口314.3億美元,增長36.4%。三資企業實現外貿順差49.8億美元(內資企業為逆差)。
  • 海外訂單逆增5倍!寵物企業搶灘阿里國際站「新外貿」
    「舊外貿是沒有機會的,新外貿才有機會,」阿里巴巴國際站總經理張闊表示,國際站今年將舉辦20場線上展會,幫助中國外貿企業打造「新出口」;長遠目標則是幫助150萬傳統外貿企業完成線上轉型。疫情以來,全球貿易大幅下挫,作為全球最大的跨境B2B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一直保持高增長態勢,4月份平臺交易總額同比增長86.3%。
  • GSP促使魚藥行業集中度的提高 10億以上企業增4.5倍
    GSP促使魚藥行業集中度的提高 10億以上企業增4.5倍2012-05-29 14:4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南方農村報        瀏覽量: 1809 次 我要評論   10億以上企業增4.5倍&nbsp  現行人藥GSP於2000年7月1日起實施
  • 外貿郵件騙子「橫行無忌」,如何防範讓企業大傷腦筋
    業內人士認為, 採用風險防範能力較強的外貿軟體是一個重要的解決之道。然而,市面上很多外貿軟體都是自建伺服器,抗風險能力較弱,而只有那些依託於強大第三方雲伺服器的外貿軟體才具有抵禦黑客的強大功能,比如基於saas技術的小滿科技外貿軟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外,高性能的外貿軟體也是高效地管理客戶資料、強有力地進行郵件營銷的重要手段。
  • 2020年中國外貿逆風翻盤 成績亮眼
    2020年前11月,該公司出口新造貨櫃10.83萬個,貨值30.89億元,貨值同比增長近九成。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11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同比增長1.8%,創歷史同期新高。從全年數據看,4月我國出口總值1.41萬億元,同比增長8.2%。這是繼一季度同比出現兩位數下滑後,貨物貿易出口首次實現恢復性增長。
  • 去年前11個月廣州規上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4%
    去年1-11月,全市587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70.76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較1-10月提升4.4個百分點,年內首次大幅提速;實現營業收入18277.45億元,同比增長0.6%,實現年內首次增長。
  • 邵武市稅務局:出口退稅再提速 助外貿企業復工復產
    口播:受國外疫情蔓延影響,邵武市部分出口企業訂單下降幅度較大,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邵武市稅務局依託稅收大數據,積極加強對外貿企業的實時跟蹤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