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不僅有傳統恐怖懸疑片嚇人的畫面和驚悚的配音,更有一個完整且足夠吸引人的故事。導演沙馬蘭最令人讚賞的是通過小男孩這個角色誘發觀眾的同情心,驚嚇之餘寫情寫得深刻,冷峻之餘充滿人情味。整個故事既有懸疑又有驚悚,還有愛情和溫情,那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結局更是讓人五體投地。
在小嗨觀看過的#恐怖片#中,有這樣一部「神仙級」的存在。
它的製作成本僅有4000萬美元,卻狂攬了全球6.73億美元的票房。
它算不上特別恐怖,卻被認為是歐美恐怖片轉型之作。
它已經過去了二十幾年,卻依然經久不衰,不但保持著極高的分數,而且常年躋身各大電影排行榜。
沒錯,它就是
——《第六感》。
01典型的沙馬蘭式風格
在正式介紹本片之前,小嗨不得不先提一個人——M·奈特·沙馬蘭。
這位導演有著非常鮮明且獨特的個人風格:在以效果取勝的同時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他的作品始終對於生存和命運這兩大主題情有獨鍾,貫徹對於生命意義的追問、對於命運無常的感嘆,探討個體在面對世界、理解人生時的困惑及反應。
而本片作為其代表作,尤為明顯。
整部電影不僅有傳統恐怖懸疑片嚇人的畫面和驚悚的配音,更有一個完整且足夠吸引人的故事。
身為傑出兒童心理學者的主人公麥爾康曾幫助過許多問題兒童回歸正途,直到一個治療失敗的男孩闖入他的家裡,開槍打傷他後舉槍自盡。
一年後,麥爾康又遇到了一個自稱能夠看到鬼的小男孩柯爾,故事就在二人的彼此交集中不斷展開。
故事看似簡單,實則既包含對於人類生存困境的探討,又包含對於生命終極意義的思考。
你看麥爾康和柯爾,他們之間有一個共同點——孤獨。
對於曾經幫助過無數問題兒童回歸正途甚至一度獲得政府表揚的麥爾康來說,治療失敗導致患者自殺無疑是職業生涯中最大的敗筆。
事後妻子也不斷「冷落」他,而且似乎有了「外遇」。
他的孤獨在於,事業和婚姻的雙重失敗,誰人能懂?
至於柯爾則更加明顯,他不明白那些「不懷好意」的鬼魂為何出現在自己的世界裡,也不知道應該如何擺脫,只能飽受折磨、痛不欲生。
久而久之,他變得冷漠、孤僻、不愛與人交流,偶爾還會神經質地和老師同學抬槓、被同齡人欺負。
最關鍵的是,沒有人相信他能夠見鬼的事實。
當治療遇到瓶頸時,麥爾康幾乎想要放棄,柯爾說:你不相信我對嗎?你不相信我要怎麼幫我?
可見他心知肚明自己的遭遇沒人能真正幫上忙,只是渴望有人相信自己,僅此而已。
可這簡簡單單的信任卻難如登天,甚至連他的母親都不相信。
事業危機、家庭危機、信任危機,何嘗不是人類作為個體的生存困境?
兩個孤獨的人,兩個孤獨的靈魂,註定會相遇。
02令人驚嘆的反轉
如果說人物塑造是對於生存困境的探討的話,那麼影片最後的反轉就無疑是對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了。
嚴格來說,本片是一部典型的結局式恐怖片,而經典的結局總是讓人無法忘懷。
原來麥爾康早在一年前的槍擊案中不幸喪生,只是他始終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而已。
這樣的結局其實非常符合M·奈特·沙馬蘭的個人風格,他總是喜歡給觀眾留下一個出乎意料的結局。
千萬別以為這很簡單,恰恰相反,很難。
一來前期鋪墊掌握不好分寸很可能致使觀眾提前猜到結局。
二來反轉不是瞎反轉,在給人驚喜的同時也要保證整個故事順理成章。
如果只在意料之外卻不在情理之中的話,那麼再驚豔的反轉也等同於白費功夫。
沙馬蘭在這一點上處理得就非常巧妙,他並沒有利用過多的前期鋪墊和細節來暗示觀眾,而是讓觀眾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柯爾身上。
等到結局一出你再去回味麥爾康的妻子對待他的種種冷漠時才會恍然大悟:她看不見他,自然「冷漠」。
妻子傷心難過、情緒低落了整整一年,但在麥爾康看來,那就是一種冷漠。
因為男孩自殺一事是他心裡揮散不去的陰霾,他自以為自己被全世界拋棄、眾叛親離。
一切顯得那樣自然,那樣有理有據,那樣順理成章,實在難得。
正因如此,本片也成為了歐美恐怖片逐漸擺脫血腥暴力的轉型之作。
不再依靠單純的視覺衝擊來刺激觀眾的感官和神經,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注重劇情上的懸念和故事本身的精彩。
憑藉心理上的壓迫製造懸念、利用豐富的細節讓人不知不覺代入其中,慢慢走近真相。
而且以鬼魂的視角來講述故事,這在整個恐怖片史上可謂是頭一遭,成為了後來很多同類型電影的靈感來源。
《小島驚魂》、《馬柔本宅秘事》,都是在借鑑本片的基礎上完成了自身的創新。
只可惜這樣的套路屬於典型的一次性消費品。
無論後來的作品有多優秀,也還是不如第一次帶來的衝擊感強烈。
03最為人稱道的是情感
反轉固然驚豔,但要說本片最為人稱道的,還屬它其中蘊含的情感。
身為東方人,沙馬蘭向來喜歡表現東方人對於家庭倫理的重視。
他嚮往著人間情感所湧動的溫情,在近乎冷酷地將人物置於極度苦難時又給予脈脈的情感慰藉。
這在本片中簡直一眼可見。
整個故事在包含懸疑、驚悚的同時也包含著愛情和溫情,驚嚇之餘寫情寫得深刻,冷峻之餘充滿人情味。
麥爾康與柯爾的友情。
麥爾康幫助柯爾脫離苦海,柯爾幫助他徹底釋懷,一人一鬼在相互陪伴、互相開導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歸宿,完成了自身的救贖。
正如麥爾康最後對熟睡的妻子說得那樣:我之所以還在,是因為要幫助一個人。
這個人不只是柯爾,更是他自己。
柯爾與母親的親情。
當柯爾試圖對母親訴說自己的遭遇之時,母親曾心疼又無奈地打斷了他,並決定帶他去看醫生、看牧師,總之要讓他正常起來。
第一次看本片時,我多少有些氣憤:為什麼你就不能相信他呢?
後來逐漸長大、漸漸較為懂得人生,再回過頭去看片中母親的做法,我才終於理解。
哪個母親希望自己的孩子承受這一切?哪個母親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正常成長呢?
當最後柯爾轉達了母親在外婆墳前總是詢問的那個問題的答案時,母親終於相信了他。
母子二人淚流滿面抱在一起的那一刻,實在催人淚下。
也許對於柯爾而言,只要至親至愛相信自己,就足夠了吧。
還有麥爾康與妻子的愛情。
面對熟睡的妻子,他的千言萬語最終也只匯聚成了兩個字——晚安。
這兩個字是那樣簡單,那樣平淡,又是那樣感人,那樣深沉。
甚至比「我愛你」還要有分量。
所以,晚安,我最愛的人們。
(本文由High電影原創,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