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向「長記性」式懲罰說拜拜
戰士犯錯,自當受罰。我過去一直認為,不管以何種方式加以處罰,關鍵在於讓戰士「長記性」。然而,上個月發生的一件事,卻讓我看到了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上個月中旬的一天,等全連官兵前去訓練時,我對各班排的內務情況搞了個「突襲」。檢查到四班時,我看到桌上赫然擺放著一個黑色錢包。打開一看,裡面有新兵蘇鵬的身份證。這種隨意破壞內務秩序、亂擺亂放個人物品的行為自然不能縱容。於是,我便拿走了蘇鵬的錢包並放進我的抽屜,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他心裡「咯噔」一下,長長記性。
檢查完畢,我開始整理相關情況,準備利用晚點名時間進行講評,結果突然接到上級緊急通知,要求我馬上啟程執行押運裝備的任務。時間緊、任務重,我當即收拾行李,跟隨車隊奔赴指定地域。
3天後,我完成任務返回營區。剛一回來,就聽說四班在我離隊的這段時間鬧了些不愉快。細一打聽,事情竟和我有關——
原來,那天上午,蘇鵬剛從內務櫃取出錢包,準備拿點兒錢裝在身上備用,結果集合哨就響了。情急之下,他把錢包放在了桌子上。等訓練結束回到班裡,蘇鵬發現錢包不翼而飛,挨個詢問戰友,都說沒看見。錢包不可能憑空消失!就是從那時起,蘇鵬開始對朝夕相處的戰友生出了戒備心,覺得他們不可信任……
我這才想起來,蘇鵬的錢包還放在我的抽屜裡。因為當時走得匆忙,我沒來得及將此事告訴其他人,結果導致了這場誤會。我趕緊把錢包還給蘇鵬,並向他當面表達了歉意。接過錢包,儘管蘇鵬沒說什麼,但他的眼神告訴我,這件事在他和戰友們之間留下的隔閡,恐怕短時間內難以消除。
看著蘇鵬低頭離去的背影,我很是自責。仔細想來,蘇鵬所犯下的錯誤,並非什麼不能容忍的大錯,通過批評教育完全可以解決,可我為何選擇了所謂「長記性」式懲罰?
經過反思,我覺得是自己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作祟,熱衷於立竿見影的短期成效,卻忘記了按綱抓建才是管長遠、治根本的良方。我還認識到,這種「長記性」式過度懲罰的模式,只會滋長官兵不敢犯錯的恐懼,卻難以形成不會犯錯的自覺,對連隊建設並無益處。
知錯就改!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堅決摒棄了「長記性」式懲罰,開始一步一動、穩紮穩打地按綱抓建,真正走進官兵內心,幫助他們成長。慢慢地,我欣慰地看到,蘇鵬對班裡戰友開始恢復了信任,對連隊的認同感也增強了。這不,聽說旅裡要組織籃球比賽,上學時便是籃球隊主力的他主動報名,還笑著向我保證,一定為連隊拿到第一名。
(田鴻儒、劉 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