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期)
七、益智或蒙氏玩具
1、形狀分類方面,我買過的:瑪麗莎初級拼圖,眼動巴士,費雪形狀分類盒。
推薦:瑪麗莎初級拼圖。
理由:瑪麗莎和另外兩個最大的區別,就是大!眼動巴士和費雪,娃的小手抓著形狀塊嘗試投入的時候,不容易看清形狀,更不容易調整正確的投入角度。這兩個玩具的形狀也比較複雜。瑪麗莎的圓形,橢圓,正方,長方,是最基本的。瑪麗莎的做工也不錯,沒有異味,如果邊緣能打磨更光滑就完美了。我家一周七的時候買的瑪麗莎,瞬間就會了,似乎沒有難度。看來可以更早一點買。話說回來這種玩具不買也可以,生活中學習形狀的機會還有很多。
2、配對:盒子蓋子配對
推薦:你家裡的各種瓶子、罐子、食品盒子……帶蓋子的就可以。
理由:老公從宜家帶了玩具火車、布絨手偶,和一套食品盒。可是娃玩這套食品盒的頻率遠高於玩具,再次證明了日用品才是最好的玩具。娃喜歡把盒子掏出來,然後配對蓋子,蓋上蓋子,並且對其中個別的小蓋子情有獨鍾。
3、大小排序:我買過的:孩之寶疊疊積木,Plantoys圓錐排序,Plantoys疊疊樹,皇室滾球塔。
推薦:Plantoys圓錐排序,孩之寶疊疊積木。
理由:plantoys圓錐排序可以有無數種堆疊方式,即使不是從大到小堆疊也能行。鍛鍊寶寶的耐心和創造力。適合一周半以上的寶寶。上面這幅圖是我家寶寶堆的。孩之寶疊疊積木性價比很高,才20多元,塊數不會太多,只有五塊,適合初學的寶寶,一周歲就可以買了。最近寶寶還用其中的藍色那塊來玩水。這兩個雖然都不錯,寶寶玩的次數並不多,還是蠟筆之類最常玩。
Plantoys疊疊樹玩法比較單一,娃沒興趣,完全不推薦。
皇室滾球塔。每層大小變化不明顯,而且是通過中間部位串起來,所以堆疊順序的判斷對於小寶寶很難。我家一周五時候可以基本按照順序堆疊,但很久沒有玩之後,一周十再玩,又找不到順序了,所以我覺得原先他或許是靠記憶的順序堆疊的,而不是直接看大小判斷順序。
4、數字學習:我買過Hape數字堆堆塔(不推薦)。
這個玩具可以鍛鍊寶寶串珠子,比起用繩子串珠,這個適合初學寶寶。雖然我也嘗試用這個玩具教會寶寶1、2、3、4的意義,但是並沒有成功,完全不吸引寶寶的注意。這個玩具也有蒙氏教具的特點,目的單一。我想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機會讓寶寶認識數字,比如電風扇按0,就不轉了,那麼就可以知道0是沒有,比如讓寶寶拿兩個積木過來,等等。總之這個數字塔在認識數字方面的效果遠不如預期。
5、拼圖:華容道,goki拼圖(不推薦),hape六面拼圖
華容道原本是我自己的玩具,看寶寶喜歡擺放華容道的棋子,想到了拼圖。逛了一大圈,選了goki拼圖覺得形式不錯。收到後初看起來很美觀,但是有一股刺鼻氣味,放了好多天都不消散。因為拼圖是不規則形狀,娃雖然能找到那個模塊對應哪個坑,但是放進去時對準角度的難度很大,娃很著急。我覺得這種不規則形狀的對準意義不大,加之擔心甲醛超標,於是退貨。
Hape動物六面拼圖寶寶還算喜歡,但目前還沒有拼好的能力。但是他有時會用這個積木來堆高或者擺成一串,也能找出同樣背景色的一面,所以我覺得這個玩具還不錯。
6、其它:磁力拼貼,繞珠,Hape解鎖玩具,鑰匙和鎖
Magforms磁力拼貼(推薦):我先買了基本款。美亞上很貴,淘寶上有簡單包裝的,質量也很好,便宜。寶寶剛開始對這個沒啥興趣,後來漸漸比較喜歡。他喜歡我搭個房子形狀,然後打開一個拼貼,說是「開門」,指著中間說「裡面沒有媽媽!」。他也喜歡自己在平面上把拼貼一塊塊吸起來。
繞珠(不推薦):在寶寶十個月時給他買過hape泡泡樂繞珠,有兩根繞珠杆,他能夠把珠子在簡單的那根上移動。但他對繞珠沒什麼興趣,我把繞珠吸在桌面上(底部有吸盤),他只喜歡把整個玩具大力拔下來。一歲時把這個賣了,在寶寶一周十個月時候又買過一個hape花園繞珠,寶寶一下就會了,然後就無視這個玩具了,完全沒興趣。其實我個人覺得繞珠沒啥玩點,不就是把珠子在彎曲的鐵絲上移動嗎?是要培養寶寶的空間感嗎?在遊樂園裡面有更複雜的繞珠,寶寶也不愛玩。我覺得這個東西性價比很低,去遊樂園玩玩就可以了,不用自己買。
Hape智力幾何分類拼圖(可以試試):四個解鎖從易到難。看似簡單但是對小寶寶難度不小。他現在還不能理解其中的原理,但偶爾會拿來玩玩,轉不下來常會著急。可以讓寶寶自己慢慢摸索其中的原理不必著急教他。
鑰匙和鎖:就是家裡櫃門上的鑰匙,娃很喜歡插拔和旋轉。還有小鎖頭也不錯。瑪麗莎豆豆也有一款解鎖玩具,但是既然生活中有,還是用生活中的最好。
7、蒙氏經典玩具:圓柱體插座,粉紅塔,二項式,加減法板,乘法板。圓柱體插座和粉紅塔,一歲多的寶寶可以嘗試。
有段時間很長草這些,但是國內蒙氏玩具市場非常混亂,沒有正規的可靠的蒙氏玩具品牌。無論是淘寶還是天貓的蒙氏玩具,都存在質量粗糙,做工不精確,木質品異味大等問題。所以一直猶豫沒有購買。後來聽說有一家外國品牌,挺正規的,但是一查價格讓人咋舌,也沒法買。
另外,我覺得很多蒙氏教具一個不可忽視的缺點,就是每個玩具都為單一的目的設計。這樣成本高,乏味,佔空間,娃還很可能不買帳。只適合幼兒園教學,不適合家庭購買。據說純蒙氏幼兒園裡,因為只有蒙氏玩具,沒有別的玩具,所以娃才會願意玩蒙氏教具。但其實對於正常的寶寶來說,生活中可以學習認知的形式很多,沒必要那麼刻板。比如認識顏色沒必要非得用什麼木質色卡,堆疊也沒必要非得用粉紅塔,形狀分類的板可玩性也很一般。至於什麼解鎖板啊,練習解紐扣的板啊,更沒必要了。
但是蒙氏的數學教具相對於日常玩具來說,有一個好處,就是在幼兒園期間,可以以精確而直觀的方式,對數學有一定感性的認知。在以後娃大一些後,我想在這方面進行嘗試。
八、其它玩具
1、火火兔,強烈推薦。
可以給寶寶放好多歌曲,音質好,形象可愛。特別是火火兔的矽膠耳朵,光線柔和,可以啃咬,寶寶都很喜歡。這個玩具從寶寶一出生就可以買了,比費雪小海馬之類不知道強多少倍。市面上好多山寨版,大家一定要買阿李羅的哦,我認為G6版本就很好了。不論是學英語還是聽兒歌都很好用。剛開始我想用手機給寶寶放英語,但是操作麻煩,聲音太小,還容易讓寶寶玩手機。從這個角度講,火火兔還可以避免寶寶接觸平板電腦和手機。我家寶寶很愛火火兔,常常都會主動要「聽小兔子唱歌」。比起沒有活力的布絨玩具,這個明顯討寶寶歡心。
2、畫架、顏料和紙張
我家剛開始畫畫都是站在床邊畫。後來想給他試試手指畫,怕弄在床上,就開始選畫架,最後買了hape的畫架。
下面比較一下幾款畫架吧:
hape畫架 得力大號畫架 宜家莫拉畫架
調料罐 有 沒有 沒有
調節高度 可以 可以 不可以
寬度 55釐米 62釐米 62釐米
結實程度 最結實 不錯 支腳有點單薄
刺激氣味 沒有 沒有 有一些
白板磁性 有 有 沒有
價格 360-590 100多 100多
發現hape的三個所謂調料罐子其實只適合裝水洗畫刷。綜上,認為得力的性價比最高。
我家寶寶其實對畫架沒啥興趣,他還是喜歡在平面上畫畫,於是我把梳妝檯放低改造成兒童桌給他用,他很喜歡。
蠟筆最適合小寶寶。白板筆容易弄到手上身上,雖然可以水洗,但如果家裡有老人難免口角。無塵粉筆其實還是會掉粉。手指畫顏料有的小寶寶會喜歡,但是我家好像不愛,不喜歡顏料黏在手上。手指畫同樣不適用老人家有潔癖的家庭。輔助的繪畫顏料有畫刷,海綿棒等。海綿棒的優點是比畫刷更適合小寶寶,缺點是比較費顏料。
圖畫紙:畫架上有捲筒式的圖畫紙,但是容易被寶寶扯下來撕破。給寶寶買過1開的大圖畫紙,也一樣容易被撕破,太大的畫紙平鋪開也不方便。普通A3紙張最方便,寶寶自助使用沒問題。
3、布絨玩具
利用率很低。建議買體型小的,一兩個就夠了。別買大型的。布絨玩具主要可以用來模擬小朋友和寶寶交流,培養一點友愛吧。
九、那些年的雞肋玩具
奧貝小鴨子、遙控小汽車。學爬時期的玩具,還行,不過對寶寶的吸引力持續時間短,新鮮勁很快過去。
小蜘蛛推推樂。類似的推拉玩具很多,偶爾借來玩玩就行。
回力車。買了b.toys的兩輛,質量是超好的,利用率也是超低的。。。
撥浪鼓。中華傳統玩具,娃完全沒興趣。
碰鈴。奧夫奧樂器的一種,或許幼兒園時期能用得上?
陀螺。還行,不過小寶寶還無法控制陀螺。
扭扭蟲。也是常見玩具,不過沒啥玩點,娃也不喜歡。
寵物旅館。寶寶都喜歡開小門,把小門拆下來,喜歡啃小動物。適合一周三以內的寶寶。可以試試但不耐玩。
皇室水槍、水車。正如前一篇說過,所謂戲水玩具娃不愛。而且皇室這款水槍太硬了娃根本拉不動。
謝謝大家。1-2歲玩具分享到此為止。下次繼續分享0-6個月哺乳、寶寶睡眠和1-2歲的繪本經歷。
查看歷史文章可以按照下面回覆:
回復1:一周歲以內的寶寶有啥合適的繪本(繪本經歷分享第一輯)
回復2:一周歲到兩周歲寶寶繪本分享(繪本經歷分享第三輯)
回復3:寫給即將生產的準媽媽——省婦幼醫院那些坑娘的事情及其對策
回復4:繪本經歷分享第二輯(適合剛開始學看繪本的一歲寶寶)
回復5: 最詳細真實的生產紀實、生產經驗總結(看了這個準媽媽或許能多一些勇氣和淡定渡過難關)
回復6:那些年娃最愛的玩具,0-1歲篇(寶寶最愛的其實不是市售玩具,拔草神貼)
回復7:給新媽媽,那些專業母乳書籍所未能詳述的實戰經驗(接地氣的最真實的經歷)醫院篇。
回復8:關於家具和育兒的一些感悟(兒童房篇)
回復9:我們今天的欲望將扼殺寶貝們未來的希望——寫在破紀錄颱風蘇羅迪之後
回復10:那些年娃最愛的玩具,1-2歲篇(適合大動作發育的玩具、仿真工具、日常工具)
回復11:關於家具和育兒的一些感悟(起居室篇)
回復12:那些年娃最愛的玩具,1-2歲篇(自然物品,經典玩具)
回復13:關於家具和育兒的一些感悟(實用、快樂、省錢的廚房設計)
回復「繪本」查看所有繪本相關帖子。
回復「準媽媽」查看所有生產備產相關帖子。
回復「玩具」查看所有玩具相關帖子。
回復「家居設計」查看所有家居設計相關帖子。
歡迎大家關注 媽媽天天向上 公眾號。我會經常分享一些心得。
本公眾號內容均系本人原創,轉載請經過本人許可並註明出處,未經許可盜用必維權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