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
「我1米75的個子,體重只有50多公斤,有糖尿病,每天吃的很少,總是餓著自己,血糖還是降不下來,太痛苦了,這輩子難道只能這樣活受罪了嗎?」
這是一位糖尿病人無奈的訴說,不少偏瘦的糖尿病患者也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事實上,雖然飲食控制在糖尿病的治療中非常關鍵,是控制血糖最基礎的治療,但也要因人而異,特別是偏瘦的糖尿病人,來飲食上要根據自身情況做適當的調整,甚至要多吃一點才對,為什麼呢?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在於引起多種併發症,而併發症發生的根源在於高血糖對血管的損害,即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但在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過程中,高血糖只是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在此基礎上血液中的脂肪沉積其中,並發生一系列炎性反應,最終才會導致動脈硬化及斑塊形成。
由此可見,控制血脂在糖尿病治療中重要性不亞於對血糖的控制,二者聯合在一起,將加速加重對血管的損害,導致各種併發症的發生。因此,對糖尿病人來說,比如對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要求控制在2.6mmol/L以下,如果已經發生心腦血管病則要求控制在1.8mmol/L以下,而正常人只需要不超過3.37mmol/L即可。
這樣要求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控制血脂減少一個引起血管病變的因素,儘可能減輕及避免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佳對血管的損害,所以糖尿病人不能只關注血糖控制的如何,把血脂降到目標水平同樣重要。
而很多偏瘦的糖尿病人,由於機體糖代謝機制障礙,血糖得不到充分利用,機體不得不通過分解脂肪來滿足身體的需要,一方面導致脂肪貯存不足而體重不斷下降,一方面血脂各項水平也會偏低,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對血管損害的風險,如果此時嚴格控制飲食,便可能導致各種營養素攝入不足,使機體的各種代謝更加紊亂。
因此,偏瘦的糖尿病人在飲食上應當適當放寬要求,不必過於苛求自己,在血糖的管理上也可放寬要求,在控制好血脂的基礎上,即便血糖偏高一點,並不會對防治併發症產生嚴重的影響。
總結一下,偏瘦的糖尿病人符合下面的條件,在飲食上可放寬要求,尤其要增加奶、蛋、豆類等優質蛋白和魚肉、牛肉、羊肉、雞肉等肉類食物的攝入,主食方面每餐可增加1-2兩粗糧,以吃飽吃好為好:
空腹血糖不超過7.5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不超過12mmol/L甘油三酯不超過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不超過1.8mmol/L血壓不超過130/80mmHg
【如果此文幫到了您,點個讚打個賞點擊關注吧,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