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的近日點太陽和遠日點的太陽看起來大小差多少?

2021-01-11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但更有趣的是近日點的北半球是冬天,而遠日點的北半球則是夏天,當然大家都知道這是自轉軸歪斜,太陽光的直射與斜射的問題!一筆帶過,我們回到正題,討論下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太陽視角問題!

一、為什麼會有近日點和遠日點?

行星環繞恆星公轉,只有在絕對理想的條件下才會形成正圓形的軌道,但行星公轉受到的影響太多,因此趨向於橢圓軌道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我們平時所說的日地距離1.5億千米是一個平均值,當在1.5千米的軌道上就差那麼410萬千米,偏心率大約是0.016710219,一個非常小的數字,不過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水星的偏心率是最大的,達到了0.206,所以畫水星軌道的時候都將其畫成花瓣,因為水星軌道還有進動現象!

進動:水星軌道偏心率很大,近日點與遠日點差異巨大,在軌道的近日點它因歲差以及相對論運動按歲差方向圍繞太陽公轉,稱為水星進動!

二、在地球上看起來太陽的近日點和遠日點視角差多少?

遠日點視角:0.5244°

近日點視角:0.5422°

兩者角度差異0.022度,如果遠日點和近日點太陽都在天空中,那麼0.022度的差異也許是可以區分出來的,但太陽從近日點到遠日點是在逐漸變化的,人類的肉眼對於這種緩慢而又逐漸變化的現象是直接忽略的,因為沒有特別大的差異會對我們視線構成影響,因此我們根本就看不出來!

三、既然地球上看不出來,那麼水星上的太陽如何?

水星近日點太陽視角:1.7336°

水星遠日點太陽視角:1.1423°

視角差接近0.6度,整個太陽在地球上的視角都只有0.5°,水星的遠日點與近日點就相差0.6°,是不是有些誇張?估計即使用臉去感受也是相當的明顯了!

當然水星也不是一個人呆的地方哈,還是不要用臉去感受了!

相關焦點

  • 水星離太陽很近,水星上看太陽是不是很大?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無論是早晨還是中午,太陽到地球的距離都是相同的。太陽到地球的平均距離大約是1.496億公裡。雖然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地球在近日點的和在近日點的距離相差了大約500萬公裡。但是這500萬公裡的距離差距僅僅是日地平均距離的三十分之一,微不足道,對地球氣候是沒有影響的。
  • 為什麼冬季距離太陽更近還那麼寒冷,夏季在遠日點,反而更熱?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為什麼冬季地球處於太陽的近日點,卻很寒冷;夏季地球處於太陽的遠日點,反而很熱?距離太陽近不是更熱麼?為什麼近日點時北半球反而在冬季呢?北半球季節更替示意圖,遠日點是夏季,而近日點則是冬季,為什麼會形成如此反常現象呢?也許我們得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考慮:一、遠日點和近日點對地球獲得太陽能有影響嗎?毫無疑問,這肯定是有的,那麼影響有多大呢?遠日點距離為:15210千米近日點距離為:14710千米兩者相差為500萬千米,那麼兩者輻射值相差多少呢?
  • 星球物語|水星:充滿懸念的行者
    水星離太陽最近,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是5790萬千米,約為日地距離的0.387倍(0.387個天文單位),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比水星更靠近太陽的行星。在近日點(perihelion)時,水星與太陽的距離是4597萬千米,遠日點(aphelion)時是6977萬千米,兩者相差2380萬千米。水星繞太陽公轉軌道的偏心率是0.206。太陽系諸天體中,除冥王星外,要算水星的軌道最扁了。
  • 今年7月,金星、木星、土星、水星先後迎來觀賞好時機
    7月4日 C/2020 F3 彗星過近日點北京古觀象臺王玉民博士介紹,今年3月發現的C/2020 F3(NEOWISE)彗星,預計在7月4日0時以0.3天文單位(AU)的距離通過近日點,屆時預測亮度可達3等左右。「不過由於彗星位置偏低,在彗星過近日點前以南半球的觀測條件為佳。」
  • 假如站在水星上看太陽,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太陽作為系統的核心,其本身蘊含著巨大的光和熱,這八顆行星無論遠近,都能接收到它散發出來的光輝。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也各不相同,離它最近的是水星, 雖然它的名字中有個水字,但是在這片星球上卻一滴水都看不見。
  • 圖片看宇宙;太陽、水星、金星及地球的罕見大圖
    一,太陽表面驚現的一團「蓬亂鬈髮」。美國航天局NASA的解釋:「這一壯觀的現象,其實是漂浮在太陽表面的一團帶電粒子云,被磁力束縛住而形成的」。巨型日珥噴發;日珥是個神奇的存在,能實現雙百萬——百萬km高度,百萬℃。二,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也是最小的一顆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 熱會使冰融化,但來自太陽的熱量卻在水星製造冰塊,這是怎麼回事
    眾所周知,我們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離地球最近,海王星離地球最遠。離太陽越遠,接收到的熱量也就越少,就越容易結冰。離太陽越近,接收到的熱量越多,也就越不容易結冰。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水星離太陽是如此的近,它接收到的強烈的太陽光使它的表面溫度是如此高,以至於在水星上面不可能有水冰的存在。
  • 水星真的「逆行」嗎? 專家:只是一種視覺差
    水星真的「逆行」嗎? 專家:只是一種視覺差 原標題:   「天災預警!水逆叕來了!」最近一段時間,「水逆」這個詞傳遍了朋友圈,不少「佔星愛好者」甚至為此倍感憂心。「水逆諸事不順!」「水逆影響健康作息!」……這是真的嗎?
  • 在航天拍攝中,行星幾乎看不見,水星消失在太陽裡,地球呢?
    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中心,地球完全依賴其提供的能源,我們都知道沒有太陽,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無法生長,但是,在未來我們的太陽將會發生改變,這點不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有一天它的博愛會對它滋養已久的行星不利。
  • 地球正在靠近太陽,人們為什麼沒有害怕,其實真相……
    大家都知道,太陽系最靠近太陽的行星為水星,它的地表溫度在400℃上下。這麼可怕的溫度如果換做地球,那麼地球上的生物將會滅絕99.99%。當然,它的溫度與太陽的距離密切相關。太陽系但是最近科學家有公布一個數據,我們所居住的地球,也正在靠近太陽,雖然地球距太陽的遠點比200年前要遠,但近日點卻越來越近。
  • 如果你能站在水星上,你會發現太陽大很多,但是離死亡也很近!
    文/仗劍走天涯如果你能站在水星上,你會發現太陽大很多,但是離死亡也很近!在宇宙太空中有很多的,地球不過只是其中的一顆,雖然從目前來看,地球可能是宇宙中最為特殊的一個星球。畢竟科學家們並沒有在其他的星球中,發現生命存在的跡象。
  • 太陽的壽命還有多少年 太陽毀滅後人類會怎樣
    這樣的對比能夠最生動地表現我們人類自身面對宇宙的渺小和卑微。太陽的青年時代:氫的燃燒那麼當太陽最終迎來生命的終結,將會發生什麼?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必須弄清楚太陽是如何發光的。恆星形成於巨大的星雲之中,這些星雲的大部分物質成分是氫氣和氦氣,以及少量其他元素。氣體本身擁有質量,因此如果你將足夠多的氣體放在一起,它們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發生塌縮過程。
  • 金烏真身——太陽
    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由裡往外的順序,太陽由核心、輻射區、對流層、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構成。光球層之下稱為太陽內部;光球層之上稱為太陽大氣。核心區溫度高達1500萬度。
  • 太陽,我們真的了解它嗎?它究竟什麼時候升起和落下呢?
    我們可能不完全理解觀測天文學中最易理解的情況之一:太陽究竟什麼時候升起?這件事情看上去再簡單不過了,以至於我們很少去談論它。每天早晨,太陽從東邊以每小時1000英裡(每小時1600公裡)的速度從東邊升起(如果你在赤道上),而且這樣的日出會在我們的有生之年成千上萬的早晨出現。如果你認為你一生之中有什麼能夠每天數的,那就是日出。
  • 關於太陽的十大有趣事實(內含中文視頻)
    太陽已經47億歲它決定了地球上的氣候與天氣高達5500攝氏度的表面溫度,\N使這顆近乎完美的球體擁有著驚人的毀滅能力第九名,重力。太陽引力是地心引力的28倍多所以,一個重150磅的地球人在太陽上的體重將是4200磅第八名,大小。
  • 科普:引力場中太陽光線的偏折,牛頓力學與廣義相對論的開始碰撞
    並且,牛頓本人基於牛頓力學也對很多天文現象進行了解釋和預測,比較出名有兩條:太陽光線的偏折、水星近日點的進動。今天,我們寫一篇科普性質的小短文來討論一下引力場種太陽光線的偏折現象。不論是簡潔的大家熟悉的牛頓力學,還是看起來複雜無比的廣義相對論,在進行光線偏折計算的時候,都需要一些繁瑣的數學計算,為了避免過多的數學計算,這裡從量綱計算入手,光線偏折的物理現象,共包含有物理參數四個:偏折角度θ(無物理單位),太陽質量Ms(質量單位M),光線與太陽中心的距離R(長度單位L),光的運行速度c(長度單位除以時間單位,L/T),引力常數G(物理單位是質量
  • 天文知識__水星探測器
    然後它繼續朝水星前進。1974年9月21日,水手10號第二次經過水星;1975年3月6日,它第三次從水星上空330公裡(203英裡)處經過。此時,水手10號耗盡了使它保持穩定位置的氣體,因此無法再對這顆行星作進一步研究了。不過這3次近距離觀測已拍攝到了超過1萬張圖片,涵蓋了水星表面積的57%。 任務結束:在姿勢控制瓦斯大約耗盡之後,水手10號開始環繞太陽運行。
  • 歐洲和日本研發的水星探測器完成地球借力飛行,向水星進發
    貝皮科倫布是一顆怎樣的水星探測器貝皮科倫布號是歐洲太空總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共同開發的一個水星探測器,不同於普通的行星探測器,貝皮科倫布號是一個探測器,兩個軌道器,分別是日本研發的水星磁層軌道器,在水星的較低軌道上飛行,主要用於探測水星的磁場和大氣情況。
  • 立掃帚與引力大小無關#還是有關?
    立掃帚與引力大小無關#還是有關?時間:2020-02-12 17:0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NASA立掃把挑戰你試過了嗎? 立掃帚與引力大小無關#還是有關? 閒來無事,大家玩起了NASA立掃把挑戰。
  • 戴森球:造一個大殼把太陽圍起來,讓它變成大號的聚變發電機
    提個醒,宇宙誕生才多少年? 太陽系的扛把子當然是太陽,別說木星土星了,太陽系裡所有行星衛星彗星隕石全加起來,在太陽公公面前都只能算誤差。太陽佔據了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而且,全是燃料。換句話說,整個太陽系的能源幾乎都在太陽上,地球那點家當不知道排在小數點後多少位!